柳林之戰爭,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一場不起眼的戰鬥,但這場戰鬥卻給我軍帶來了深刻的教訓和慘重的損失。
1947年12月,王宏坤縱隊過平漢路的柳林、李家寨時,由於輕敵和偵查不到位,部隊沒有嚴密的戒備,尾部部隊延續遭遇敵軍58師和地方部隊的夾擊,打得我軍措手不及,我軍1800官兵被俘虜,其中包括團長王順如。王順如說這是指揮上的錯誤,也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恥辱。
國民黨難得有這樣的勝利,更加重視宣傳,在各大報紙上大肆渲染了此次戰役,還讓兩名將官帶領美國顧問團的兩名美軍軍官來到信陽檢查俘虜和繳械情況,檢查情況表明,王宏坤縱隊就是中野十縱,當時的任務就是攜帶物資與人員南下接應劉鄧大軍。國民黨從人員配置看出這支部隊任務尋常:自身建制就有19800人,大量人員是高樹勳部隊改造後的官兵,除此之外,還有6000人的幹部工作隊和12000人原來劉鄧的傷愈傷兵,從配置上看,這隻部隊不只是接應劉鄧,更有鞏固大別山政權的意思。加上隨行的民工,人數達到4.5萬人。
劉鄧挺進大別山 來源於網路
至於失敗的原因,最主要的是這支部隊剛組建不久,和國民黨打交道的時間很少,還是用以前打鬼子的辦法去跟國民黨打,這辦法顯然不行,打不贏不說,還浪費了最佳的戰鬥時機。另外,王宏坤的指揮水平顯得粗糙,不堅決果斷,讓掩護衛生部隊的30旅89團幾乎全軍覆沒,犧牲了炮團副團長。89團團長王順如被掩護在老百姓的家裡,後被國民黨搜捕,就義於雨花臺。此次戰役我軍損失實際上有4000人,可謂非常慘重,
戰鬥結束後,十縱首長向劉鄧彙報了此次戰役的結果,劉鄧在回覆王宏坤電文中說:損失由我們負責,你們突出重圍就是勝利。並且表揚了十縱頑強不屈、不怕疲勞和不怕犧牲的精神,這幾句話,又鼓舞了十縱的軍心。
打仗還是眼看整體,劉鄧大軍就像一把尖刀插入敵人的心臟,王宏坤的十縱隊雖然犧牲大,但是保證了這把尖刀的鋒利。
我軍遇到國民黨哪位將領,如此賣力?
國軍將領叫做張軫,此人後來率部起義於我軍。他的一本叫做《攔劉鄧大軍南下和馳援南陽、開封的回憶》中介紹過這場不起眼的柳林戰鬥,1947年下半年,張軫就已經認清了當時的形勢,準備起義為革命,但是從他在柳林設伏,吃掉掩護衛生隊的30旅89團來看,此人這個時候還是在為老蔣賣命。宛西之戰,張軫表現出一名悍將的本色,他怕我軍監聽他指揮部的電話,都用上日語交流,並放出狠話,要殺出一條血路來、撕開一個口子。張軫從北伐到解放戰爭,很少有敗仗,雖然名義上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但是他卻站到了桂系這邊,成了別人的政治棋子,他徹底對蔣介石寒了心,雖然桂系對他不錯,但是他還是決定起義。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我軍戰略上的一次大手筆,是一次軍事冒險,甚至是軍事賭博,偉人在軍隊誓師大會上說,你們要麼到不了大別山,要麼到了站不住腳,要麼紮根大別山。你們儘量避免第一、第二種,努力做到第三種。但是劉鄧大軍達到了第三種,柳林戰役,正是為達到第三種結果而不怕犧牲。戰爭難免會有犧牲,但是犧牲要有所得,要達到戰略目的,這樣的犧牲是偉大的,是值得後人永遠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