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產先進戰機,大家一定是止不住的自豪。但是在先進戰機出口方面,咱們的進展卻一直不太順利,看看咱們一直提及的殲-10或者是“梟龍”戰機,儘管總會有很多國家表現出饒有興致的樣子,但最終大多還是“只看不買”這種情況。
其實呢,咱們的航空工業始於上個世紀50年代,國產戰機也是在差不多的時間走出國門的。不過需要知道的是,那時候咱們的國產戰機是免費送給別國的,然而很奇怪的一點是,等待咱們開始按價錢出口時國產戰機就很難賣掉,而如今甚至是陷入“只看不買”這樣的怪圈。想必不用說大家也知道,現如今咱們的國產戰機早已今非昔比,那麼,咱們的先進戰機出口不順,這問題到底是在了哪?
老實說,依筆者看來,國產先進戰機收費難買主要暴露了這三大問題:其一,產品定位與買主的適配度不高;其二,產品效能會用來與美俄同代機相比較;其三,出口的先進戰機出現的並不是那麼的恰逢其會。可能大家看到這裡後滿頭霧水,那麼接下來咱們就舉例項論證。
首先,比如說咱們的殲-6、殲-7,這兩款可以算得上是開啟國產戰機軍售大門的戰機,畢竟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埃及、伊拉克、伊朗、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國相繼引進了一定數量的殲-6、殲-7,使得中國軍工產業有了新的研製資金。
但是呢,這些國家購買這兩款戰機並非偶然,因為在此之前咱們為了打破美蘇孤立局面、改善我國國際環境,先後向10多個國家提供武器援助,像阿爾巴尼亞的話,包括殲-6、殲-7、直-5等在內共180架戰機,都是咱們援助的。如此一來,基於這些國家已經有了使用體驗,並且當時這些國家很難引進更加先進的戰機,再加上外部環境或內部環境不利急需引進戰機,咱們這些價效比高、還沒有附加條件的戰機,也就成了最優的選擇。
其次,來說說在出口方面慘遭“滑鐵盧”的殲-8ⅡM戰機。毫不誇張地說,這款戰機就是生不逢時的最好詮釋,因為在其問世時,美國的F-16、俄羅斯的米格-29、法國的幻影-2000也在競爭國際市場。本來呢,殲-8ⅡM戰機是為了替代米格-21這樣的二代機而存在的,但誰曾想這些飛機有升級方案並且升級後的綜合性能也跟殲-8ⅡM差不多。再者,殲-8ⅡM的價格也沒有優勢,所以綜合來看的話,當時的殲-8ⅡM出口成績為零也是情有可原,畢竟這比不過三代機、又無法替代二代機,屬實是有些高不成低不就。
最後,來看看咱們現在主要出口的兩款戰機,“梟龍”和殲-10。顯而易見,目前只要提到出口這個話題,“梟龍”和殲-10必不可少,不過這兩款戰機的境遇並不相同。像“梟龍”戰機有著明確的買主以及替代米格-21、F-5這樣清晰的市場定位,所以咱們不僅有持續穩定的出口訂單,還能夠獲得國產航天工業史上單筆軍貿數額最大的出口訂單。
但是對於殲-10而言,走出國門可沒有那麼順利,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已經成功出口至巴基斯坦,但是其出口仍然有早期戰機效能不突出、可替代性太強的問題。與此同時,咱們還需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相較於國產戰機,大部分的國家還是更願意信任美俄或者歐洲國家,而之所以如此,無非兩點原因:一是美俄歐作為老牌軍火商且有很多戰機參與過實戰演練,二則是很多國家為了維持整個保障和訓練體系,都是進口同一國家武器。
很顯然,在這樣的境遇下,國產先進戰機作為後起之秀,很難從老軍火商手中分“蛋糕”。所以呢,國產先進戰機的暢銷之路任重道遠,而要想打破這樣的怪圈,咱們必須要從上述提到的三大問題著手,改變戰機曾經低廉的形象,多在各國面前“刷刷臉”,畢竟如此一來,這曝光度和認同感不就慢慢攢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