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彭秋菊
免疫治療自20世紀90年代問世以來,已在癌症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那麼什麼是免疫治療呢?免疫治療又分為哪些種類呢?
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什麼是免疫治療。腫瘤免疫治療主要分為兩種:細胞免疫治療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治療。細胞免疫治療是採用患者體內免疫細胞回輸的方式,定向消滅腫瘤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ICIs)藥物: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是抗腫瘤免疫的主要機制,腫瘤細胞除了表達可被免疫系統識別的某些特殊抗原,還可表達多種免疫抑制性配體,與T細胞表達的抑制性受體結合,這些共抑制分子會抑制T細胞功能,腫瘤細胞透過這種機制逃脫人體免疫系統的監視而存活下來;ICIs藥物可透過阻斷共抑制訊號解除對T細胞的活化和增殖的抑制(圖1示意圖),讓T細胞重新啟用,從而殺死腫瘤細胞1。
圖1. PD-1抑制劑可以解除阻礙,重新啟用T細胞,從而消滅腫瘤細胞。
美國和中國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分別於2015年和2018年批准首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用於肺癌治療。目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可應用於晚期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與胃癌等多種惡性腫瘤晚期的一線治療2。國內外已上市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如表1所列,包括帕博利珠單抗、特瑞普利單抗等。
表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分類
1、作用靶點:PD-1
主要藥物:帕博利珠單抗(可瑞達)、納武利尤單抗(歐狄沃)、特瑞普利單抗(拓益)、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信迪利單抗(達伯舒)、替雷利珠單抗(百澤安)
2、作用靶點:PD-L1
主要藥物:度伐利尤單抗(英飛凡)、阿替利珠單抗(泰聖奇)、阿維魯單抗
3、作用靶點:CTLA-4
主要藥物:伊匹木單抗
然而並不是所有腫瘤患者都適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治療。預測免疫治療療效的重要因素包括PD-L1表達水平、腫瘤突變負荷、微衛星不穩定與錯配修復缺陷狀態等。
PD-L1表達水平
PD-L1在許多腫瘤細胞表面表達,對於肺癌等部分腫瘤,PD-L1的表達水平越高,提示使用ICIs獲益的可能性越高。比如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帕博利珠單抗單藥使用需滿足PD-L1腫瘤比例分數(TPS)≥1%才能使用。此外,考慮到免疫治療療效,指導原則指出無論腫瘤型別,帕博利珠單抗單藥使用前均需檢測PD-L1表達3。
腫瘤突變負荷
腫瘤突變負荷(TMB)可預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的療效4。研究表明,具有較高水平的TMB,腫瘤細胞更易被免疫系統識別,從而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更強的免疫應答。比如TMB較大的患者,對免疫治療藥物(如帕博利珠單抗等)可能會有較好療效。
MSI/MMR
MSI與MMR分別是指微衛星不穩定與錯配修復缺陷狀態。研究報道胃癌患者中MSI-H者佔比約11.68%-33.82%5。一般而言,MSI-H相當於dMMR,指的是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MMR狀態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的療效相關。對於胃癌、結直腸癌晚期患者,MSI-H的人群使用PD-1抑制劑(如帕博利珠單抗)比MSI其他狀態者療效更好,權威指南推薦胃腸腫瘤患者應用PD-1抑制劑前需檢測MSI狀態作為治療方案選擇的參考5。
另外,還需注意患者的基因突變情況也會影響部分腫瘤的免疫治療療效。基因檢測結果作為抗腫瘤治療方案選擇的重要依據,基因的分子分型不同,最佳抗腫瘤方案可能不同。對於基因檢測EGFR/ALK變異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儘管 PD-L1 表達水平可能較高,但免疫治療單藥療效並不佳4。比如,卡瑞利珠單抗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應明確患者的基因檢測結果為EGFR與ALK基因變異陰性才使用,如果EGFR基因突變陽性選用靶向治療療效更好。
總之,PD-L1表達水平高、MSI-H/dMMR,與具有較高水平的TMB的腫瘤患者應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治療通常有較好療效。依據這些療效預測因素對腫瘤患者進行分層,有助於篩選出免疫治療獲益人群,實現精準化治療。
審稿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楊秀娟
插圖&排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郭中州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