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勢力的重要維度。曾經,中國因為長時間的閉關鎖國,導致經濟、科技等方面的發展嚴重落後於西方國家。隨著中華兒女的覺醒,也不斷大踏步地追上其他國家的腳步,創下一項又一項優秀的成績。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是由美國的萊特兄弟製造出來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波音之父,其實是一名叫作王助的中國人。中國第一家轟炸機,就是由王助製造出來的。此外,王助還是錢學森的老師,他曾經寫信極力推薦和稱讚錢學森。
一、王助的早期經歷
1893年,王助出生在北平一個較為富裕的家庭中。在王助出生的第二年,中日甲午戰爭就爆發了,北平地區極不穩定。之後,又因為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庚子事變的發生,導致北平地區的民眾紛紛遷居到其他更安全的地方。
王助的父親,也帶著家人,也搬到了河北省的南宮縣定居。王助在河北度過了他童年的成長和學習的時光。1905年,十二歲的王助,以非常優秀的成績,從縣立小學畢業,並考入了山東煙臺的海軍水師學校。
洋務運動中,為了發展北洋水師,為水師軍隊培養人才,洋務派官員在天津、山東等地區興建了許多水師學堂。但是,在甲午海戰中,隨著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滅,這些水師學堂也都被日軍摧毀了。
清廷的官員,並不甘於讓這一切努力付諸東流。他們決定:重建水師,重建水師學堂。煙臺海軍水師學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煙臺水師學堂的校長,是清廷的官員薩鎮冰。
王助進入水師學堂之後,憑藉著自身優秀的天賦和勤奮的學習態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全校師生的稱讚和認可。這些人中,就包括了校長薩鎮冰。後來,薩鎮冰還將自己的孫女,嫁給了王助。
洋務運動失敗之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為了挽救清廷的統治,發起了清末新政的改革運動。這些改革措施中,就包括了派遣大臣出國考察、派遣優秀的學生出國深造等等。
1909年,十六歲的王助從煙臺海軍水師學堂畢業之後,就入選了公派赴英留學的名單中,與同校的巴玉藻、王孝豐等人,不遠萬里,飄洋過海,遠赴英國。
二、王助的留學經歷
到了英國之後,王助先後在阿姆斯特朗海軍大學、德蘭姆大學進修。其實,此時的王助,對於自己的未來,還是非常迷茫的。在出國之前,國內的教育體系並不完善,他並沒能夠接觸到太多的知識。出國之後,卻一下子接觸到了太多的東西。
這強大的差異,讓王助陷入到了迷茫的狀態。他並不知道自己適合學什麼,不知道學習哪些知識才能為國家做貢獻。好在,兩年之後,王助找到了答案。
1912年,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助和巴玉藻在外出遊玩的時候,有幸坐上了一個英國飛行員的飛機,體驗了一次高空飛行。這一經歷,讓王助找到了未來的方向。他開始學習機械工程和航空工程的相關課程,並希望自己將來能夠參與到飛機制造的工作中。
1915年,北洋政府向英國訂購了兩架軍艦。剛剛從學校畢業的王助,就被任命為軍艦的監造官,負責監督軍艦的製造、向北洋政府彙報軍艦製造進度等相關的工作。
為了學習更先進的飛機制造相關的知識,王助又遠渡美國,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深度學習航空工程的知識。因為在學校中有著非常優秀的表現,1916年,剛剛從麻省理工畢業的王助,就被聘請到了美國的飛機工廠工作。
1917年,王助又被剛剛建立起來的美國太平洋飛機公司,聘任為航空工程師。這個美國太平洋飛機公司,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波音公司”。在太平洋飛機公司任職期間,王助設計、並監造了第一架雙浮筒雙翼的飛機,這也成為了波音飛機最基礎的技術基礎。
因此,王助也被稱為是“波音之父”。學成回國,報效國家,是每一個公派留學生的責任。1917年年底,王助就與巴玉藻等同學,坐上了回國的輪船。
三、製造轟炸機
二十世紀初,中國國內擁有的飛機很少,且完全是從美國、英國訂購而來的。在王助回國之前,國內並不具有製造飛機的技術和能力。而王助等人的回國,正好彌補了這一方面的空缺。
王助等人回國不久之後,就在福州的馬尾,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家飛機制造廠。大家同心協力,從無到有,一步一步地實現中國自主製造飛機的願望。在這期間,王助帶領著團隊的成員們,成功地製造出中國第一架轟炸機。
製造飛機,需要技術,更需要人才。王助知道,中國的飛機制造業想要發展,想要追趕英國、美國,就需要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因此,在飛機制造廠走上正軌之後,王助抽出一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人才的教育和培養中。
王助創辦了中國第一所飛行學校,培養出中國最早的一批飛行員和航空工程師。為了解決沒有教材的問題,王助將自己在英國和美國所學習到的知識和積累下來的經驗,系統地編製成教材,發放給學生。
王助為中國的航空事業奠定了基礎,後來在中國航空事業中做出巨大貢獻的許多航空科學家,都曾是王助的學生。其中,就包括錢學森。王助非常喜歡錢學森,在與友人的信件中,王助多次稱讚和推薦錢學森。
總結
作為“波音之父”的王助,有著非常傳奇的人生經歷。少年時期,他遠赴異國求學,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學成歸國之後,王助興建飛機制造工廠,製造出完全由中國自主製造的飛機和轟炸機。此外,他還非常重視教育,培養了許多的人才。
民族的發展,需要傳承,產業的發展,也需要傳承。王助看到了錢學森身上的天賦,寫信極力推薦錢學森。最終,錢學森也沒有辜負老師的青睞,成功地製造出中國第一顆自主研發的原子彈。王助和錢學森,都為中國的航空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