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現形記》:“別事見風使舵,再作道理。”雖忠義為中華傳統美德重要組成部分,可不忠不義之人數不勝數。為維繫自身利益,他們不惜出賣人格,進而淪為世人唾棄物件。
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程序中,曾出現過許多優秀臣子,基於他們的努力,國家發展水平得以穩定提升,皇帝所揹負的沉重負擔得以有效減輕。對於這些優秀的臣子來說,憑藉其出眾才能,他們得以身居高位,掌握著普通人所難以企及的權力。
可並非所有身居高位之人,皆有著出眾的才能,部分大臣為獲得升遷機會,不惜曲意逢迎,以諂媚的姿態對待皇帝及其他大臣。對於這部分人來說,他們必將成為世人所唾棄的物件。
曾經,一位諂媚的宰相,便遭到皇帝的羞辱。當時,皇帝將宮中50歲的奶孃賜予他為妻,而在結婚當晚,這位大臣則激動得高呼萬歲。這位遭到皇帝羞辱的宰相究竟何許人也?為何在娶到50歲的奶孃後,他會如此激動呢?
這位遭到皇帝羞辱的宰相便是竇懷貞。作為一位出身名門望族之人,竇懷貞自幼便耳濡目染,學習到許多為官知識。在家人的幫助下,長大成人後的竇懷貞成為清河縣令,任職期間,竇懷貞表現出色,政績顯著,而後,他便接連升遷,並有著清廉幹練的名聲。
公元706年,竇懷貞升任御史大夫。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韋皇后及安樂公主把持朝政,而竇懷貞則為提升自身地位,選擇曲意逢迎韋皇后。在世人看來,竇懷貞巴結韋皇后的行為,與年輕時的幹練形象有著巨大差別,儘管竇懷貞因此事遭受世人負面評價,可他卻毫不在意此事。
在公元706年時,唐中宗下令各級官員皆來到皇宮當中守歲,在這個時候,竇懷貞便成為唐中宗取樂的物件。當時,唐中宗向竇懷貞表示,自己將許配一個佳人給他,本以為得到皇帝青睞的竇懷貞沒有想到,皇帝許配給他的女子,竟然是韋皇后年過50的乳母。
當大臣們得知此事後,紛紛鬨堂大笑,可竇懷貞卻並未感到尷尬,而是激動得跪倒在地高呼萬歲。在此事發生後,竇懷貞甚至以“國赩”自居,絲毫不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負面評價。而後,憑藉與韋皇后奶孃的婚姻,竇懷貞與韋皇后之間的聯絡更加密切。
可隨著時代背景的改變,竇懷貞與這位乳母之間的婚姻,自然而然走到盡頭。公元710年時,韋皇后將唐中宗殺害後,李隆基發動政變,將韋皇后與安樂公主全部誅殺,並開始清除韋皇后殘餘黨羽。
當竇懷貞聽聞這一訊息後,便將奶孃妻子殺害,向李隆基表達自己的心意。儘管憑藉如此行為,竇懷貞免於遭受李隆基的誅殺,可當唐睿宗李旦復位後,竇懷貞卻遭到貶官處罰。
可竇懷貞卻並未認命,在此後的日子裡,竇懷貞依附於太平公主的勢力,得以回到中央地區任職,在很短的時間內,竇懷貞便升任宰相,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要臣子。
可令竇懷貞沒有想到的是,他所依附的太平公主未能夠給他帶來榮耀的生活。當唐睿宗無法平衡太平公主與李隆基之間的關係後,便將皇位禪讓與李隆基,而在李隆基上位後,便將太平公主在朝中的黨羽遭到剷除,而太平公主本人亦被逼迫自盡。
當竇懷貞發現大勢已去後,便自縊而亡,對於李隆基來說,竇懷貞的自縊結果顯然不能令其滿意,在後來的日子裡,他將竇懷貞的屍身重新找出,而後將其砍首示眾,並將竇懷貞的姓氏改為“毒”,以此表達對竇懷貞的嘲諷之意。
從竇懷貞的結局中便能感受到,對於那些見風使舵、不忠不義之人而言,雖他們能夠憑藉一時的小聰明,獲得階段性的成功,可從長遠來看,他們必將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應有代價。
無論在哪個年代中,忠義之人皆將成為世人尊敬物件,而那些“牆頭草”,則將遭到世人的一致唾棄。
雖在現代社會發展程序中,我國早已擺脫此前的封建落後局勢,但古人的故事同樣對現代社會有著一定的啟示與借鑑意義。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有更多人認識到忠義的重要性,並努力成為忠義兩全之人。
本文轉載於歷史,純屬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