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路在何方?來一次尋路之旅。
開啟北京市地圖,很容易看到幾個圈圈,那是環城公路,從外往裡依次是六環五環四環三環二環 ,但是卻看不到一環。這挺讓人納悶的。
一環哪兒去了?這種閒事兒老北京人愛上心,來個尋路之旅,敢問路在何方?
自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來500年,北京就是皇城、內城和外城。只有窄窄的土馬路,沒有像樣的環路。出了外城牆就是郊區。墨守“城”規,一“城”不變。
解放初開闢了有軌電車環行路,由平安裡經西四、西單、天安門、東單、東四、北新橋、地安門返回平安裡。後來多次舉行的“環城賽跑”也大體按這個路線。
隨著人口增長經濟發展,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客觀需求大增,改善和發展交通勢在必行。
二環路,全長32公里,是在原城牆的位置上修建的城市快速環路。1992年全線竣工通車,是中國第一條全封閉、全立交、沒有交通訊號燈的城市快速路。
三環路,全長48公里。三環的建設早於二環,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建設,是北京第一條建成通車的環路。但直到1999年才成為全立交的城市快速路。
四環路,全長65公里。北京的環路建設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段一段地建。四環路的建設持續了十餘年。2001年6月,整個四環路全部連成一體,全封閉、全立交。
五環路,全程98公里,按高速公路建設,分流過境車輛。當時被認為是北京市區最外圍的一圈高速公路,名稱曾為“公路一環”,於2003年11月建成,通車後屬於收費高速公路,兩個月後停止收費。
說到這裡要穿插一段本人親歷的舊事。
那時我在通州一家大型國企工作。地方上把我們這種單位稱為駐通央企或市企,沒有管轄權,但因為都是納稅大戶,所以在水電供應等方面會加以照顧。並且建有府企之間聯絡交流機制。
五環路建成不久,區政府請我們這些企業開個通氣會,由規劃局負責人介紹北京市和通州區的發展規劃。他提到北京是攤大餅式的發展,已經攤了五圈還沒攤到通州。我至今對新奇形象的“攤大餅”一說記憶深刻。後來很多人以為是老百姓的說法,其實是專業規劃師提出的比喻。
很快就有了六環路,全程187公里,是連線北京第一圈衛星城的環形高速公路,名稱曾為“公路二環”。2009年9月建成通車。
說到這兒,還得回來說一環在哪兒?
雖說北京的城市規劃中沒有一環,但有個內環的概念。老北京人認為最早跑有軌電車的環路就是內環路,順理成章地也是一環。但官方不認同。
本世紀初曾經有個說法,北邊平安大街、南邊廣安大街、東西單延長線,這個四四方方的路為內環。但直到今天也沒成為正式說法。
其實在二環之內,再也容不下一條全封閉、全立交的城市快速路了,所以實際上北京是沒有一環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