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主講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 李靜
日光同空氣、水一樣是萬物生長、繁衍生息必不可少的,但不適當的日光暴露,其危害性不容小覷。日光中的紫外線(UV)除了引起面板反應,增加面板癌的患病機率,還可導致角膜炎、視網膜炎、白內障、眼底黃斑變性等,尤其對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光線照射引起的危害更明顯,如白化病患者無法抵禦UV,日曬後很容易灼傷面板。光線相關性面板病患者,如遺傳性光面板病、光敏性面板病(光接觸性皮炎等)、光加劇面板病(黃褐斑、紅斑狼瘡、玫瑰痤瘡、痤瘡)、光線性角化病、面板基底細胞癌等患者長時間受UV照射後病情易加重。那麼,常用的防曬措施有哪些?
規避性防曬。室外活動要注意規避紫外線指數(UVI)高的時段(如中午時分、春末夏季)和地點(如高原、海邊、雪地、幕牆玻璃周圍等),選擇在樹蔭、建築陰面活動。
遮擋性防曬。用遮陽傘、太陽帽和衣物等遮擋,織紗密度越高、顏色越深或加有防曬塗層越好。帽簷的長度最好在7.5釐米以上,宜選紫外線防護係數(UFP)>25,UVA透過率
防曬化妝品。1.無機防曬劑即物理UV遮蔽劑,如二氧化鈦、氧化鋅。2.有機防曬劑,即化學性UV吸收劑,如吸收UVB的水楊酸鹽及其衍生物、肉桂酸酯類等。3.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E、金屬硫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花青素以及甘草、蘆薈、葡萄籽等植物提取物,可提高面板抗氧化能力,起間接防曬作用。
防曬化妝品使用原則:可能受UV照射的室內選SPF15/PA+以內的產品;陰天或樹蔭下的室外活動,選SPF15~25/PA+~++;直接在陽光下活動,選SPF25~30+/PA++~+++;雪山、海灘、高原等環境或春末、夏季陽光下活動,使用SPF50+/PA++++;如活動涉及出汗或水,應選擇防水抗汗類產品。塗抹產品宜在出門前15分鐘,每隔2~3小時重複塗抹,量以1分硬幣大小塗於全面部為宜。
系統性光保護劑。口服藥物或食物補充劑,透過對抗光氧化損傷、修復細胞膜和DNA、減少炎症反應等途徑,減輕光損傷。平時不妨吃些番茄、西瓜、獼猴桃、葡萄、紅薯、絲瓜、牛油果等果蔬和薏米、腰果、核桃、魚類等。具有防曬作用的中草藥有杏仁、紅花、桃仁、菊花、甘草、山楂、蘆根、黃芩、金銀花、山茱萸、黨參、肉桂、丹參、苦參、蘆薈等,但必須根據身體情況,不宜盲目“進補”。一些藥物如維生素C/E、煙醯胺、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特殊人群如何防曬?6個月的嬰兒應採取規避性和遮蓋性防曬,不建議使用防曬產品。6個月至2歲以衣物遮蓋防曬為主,也可挑選SPF10/PA+以內的物理性防曬產品。6歲以下兒童不適合長時間戴遮陽鏡。當兒童在陽光下的陰影長度短於身高期間都不宜過度室外活動。老年人長時間在陽光下活動應採取合理的防曬措施減緩面板衰老,預防面板腫瘤。孕婦使用防曬劑雖可保護面板,減少黃褐斑發生率或阻止妊娠期皮損進一步加重,但防曬劑配方應更加簡單,風險評估要求更高。一般來說,一天中最適合曬太陽時間段是上午6時~10時和下午4時~5時
需提醒的是,服用光敏性藥物後要避免曬太陽,否則在光照刺激下,可能引發人體過敏性反應,如面板瘙癢、紅斑、水腫,嚴重者可引起水皰,潰破後形成糜爛或潰瘍。另外,有些人塗防曬劑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該產品,嚴重者及時就醫。對化學防曬劑過敏者首選遮擋防曬和無機防曬劑。凡事要有度,過度防曬會影響維生素D的生成。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