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提莫,一個從業6年的地產人,今天的地產行業與以往不同,變化莫測,方向不定,這應該是大家共有的感覺,地產行業牽扯其多!
在中國大約有9000多萬人口從事地產或與之相關的工作,每一套出售的房子都帶著它所屬的價值,如同股票一樣流通在市場中,有人買入,有人接手,唯一不變得是市場人流,一直在變得是市場需求
今天咱們聊聊小戶型的二手市場怎麼樣!
小戶型一般指100平米以下的面積,統稱為小戶型,面積大致為一室一廳和兩室一廳居多
在17年之前,市面上最好銷售的戶型就是兩室的房子,面積不大,投資較少,首付款比較低,家庭一個孩子也夠用,比較適合80後90後組成的家庭,無論在大小城市均如此,造成這個市場的主要原因來自於“獨生子女政策”,家庭需求面積不大,購入後無論是自住還是買賣效果都不錯,90平米也是契稅的臨界點,過了這個線,契稅就要多交一部分,所以大量的小兩房,小三房面世也不為怪了,畢竟剛需我們需求的是實用,很要求價效比,小面積的房子,首付低,月供低,門檻也要低一些。
我個人的第一套房子就是97平米的兩房,買的是駐馬店鵬宇天下城,是在2013年購入的,當時才3900一平米,也是看中了市中心位置,這個價格在當時不便宜了,再往北一些的地段2千多也能買到,不過當時嫌遠,也沒去看,再一點手上的資金也不夠多,想把錢花在刀刃上,畢竟買市區能夠讓人更加放心一些,再加上當時鵬宇的口碑也不錯,也想著能夠避免一些爛尾的情況,總之一點,買的是放心。
15年我從部隊退伍後,這套房子也交房了,15年10月份開始裝修,所有的東西都是親力親為,小到一個螺絲釘,都是師傅說了資料自己跑到市場去購買的,印象特別清楚,在裝修期間也有不少人諮詢要不要買賣,也有許多做中介的來參觀遞名片,不過當時沒有炒房的觀念,也就沒想著買賣,主要考慮居住為主,當時物價不高,裝下來也就花了8.9萬左右,加上首付付了10多萬,下來也就20萬多了,後邊到了2016年政策調整,房價像過山車一樣翻了又翻,對此也很慶幸當時的決定,如果等兩年再買,首付最少也待20多萬了,而且當時的機率才4點多,現在也漲到6點多了,房子還是那個房子,不過當時的價格已經成為歷史了,算了算,一套房子賺了一倍左右!
到了去年疫情過後,手上的現金流越來越少了,在當時房價上漲期間,自己又購入了兩套房產,都是三房的住宅,決定把這套掛在二手房上去賣掉,本來想掛8千一平米,看了看二手市場,同類的房型不少,但價格出乎意外,基本上都是6千多,高的也才七千多,比起預想低了不少,記得在18年,19年的時候,毛坯房也要7千多才能買到,精裝修的更不用說了,最少也待8千多,自疫情之後,市場忽然冷淡了不少,錯過了最佳賣房的時機,掛到網上也有小半年了,陸續也有人來看,但是出價都不理想,到現在也沒賣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分析以下三點。
第一.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
我們80後90後都出生在計劃生育的時代,大部分家庭結構都是獨生子女居多,一般一對父母帶一個孩子,但17年資料發生了變化,國家人口老齡化嚴重,為了發展,國家出臺了二胎政策,就此全國開放了二胎,現在三胎也已經開放,一家至少要有兩個孩子,多的也要有三個孩子,隨著人口的增加,居住面積也增加了不少,大家在看房子時,最主要關心的就是面積和房間數量,一房兩房已經滿足不了購買需求了,最少也要三房起步,面積也是要120—130平米之間的居多,這一條件限制了很多剛需群體,所以現在剛需起步至少要三房保底,這一點在大城市會有一定區別,畢竟房子單價不同,不過大面積住房成為市場主流,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
第二.換房成本日益增加
我們先了解一下房子的構造,首先由政府進行城市規劃,劃分改造區域,然後成立拆遷辦,然後把土地拿到交易所進行拍售,開發者取得土地後,向政府繳納保證金,然後辦理產權證等一類證件,最後進行施工取得預售證,然後對市場進行發售,所以一個小區從規劃到建設到交付至少需要3年左右的週期,在這3年中,成本日益增加,3年前工程用料可能是3000一個平方,到了3年後也許就漲到了4000一個平方,所以造成3年前首批購房單價在4000一平米,到了3年後市場均價變成了7千一平米,這點我們深有體會,隨著周邊區域規劃愈加合理,價位也是水漲船高,所以在剛開始我們購入一套小房子,到了交付後,發現居住面積不合理,再去換房時發現市場價位已經翻了又翻,除了成本問題,最主要是時間問題,我們沒有3.4年的時間再去等待新房源的推出,所以一步到位也是目前市場的一致觀念,節省時間和成本問題,所以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人們對待大面積的房子可謂是口味一致,作為優先選擇,反之小面積的房子除了出租出去能夠有一定收益,在二手交易上,客戶太挑剔,價格低了不想賣,價格高了沒人問,然後就造成了這種尷尬處境,主要是首付成本幾乎差別不大,都在一個區間中。
第三.市場庫存量大
可以觀測一下,目前城市開發進度日益加快,幾乎每年都有數十個新樓盤面世,但每年的備案套數始終跟不上推出套數,大街上隨便拉一個人,要不然名下有一套房或者多套房,自己沒有的,父母名下也一定有,這個時代主力群體80後和90後都是在為了房子去奮鬥,基本上有了錢就是買房,揹負貸款也是最多的人群,00後基本是不缺房子住,這兩年市場經濟一般,加上疫情,很多人收入已經還不上月供金額,18年之後,信用卡逾期數量也令人感慨,僅僅19年就有800多萬人信用逾期,所以現在的購買熱情低迷,現在市場庫存量大,很多業主手上也有不少房源進行銷售,當供給大於需求的時候,就開始打起了價格戰,對於接盤著來說,一定是考慮價效比,目前市場新房大多數樓盤以改善為主,基本都是兩房換三房,三房換四房居多,所以大平層也變成了市場主流,這些房源單價很高,有些大平層的單價甚至比同類小區小面積房源貴出一兩千左右,一梯一戶和一梯兩戶也是人們追捧的物件,這種情況下,小面積越來越不受開發商和民眾喜歡成為定局!
所以,如果你是剛需,在量力而行的情況下儘可能購入自己能接受的最大面積,這樣能夠在未來多一點預知行,如果是考慮長期持有進行投資,那麼可以選擇中心城區的小三房,門檻低,變現快,能夠規避很多風險,還是那句話,“投資有風險,上車需要謹慎”
如果剛需上車,儘量能買大不買小,能買市中心就不去看郊區,一定要對手中的資金有一個理性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