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糖尿病不能吃米飯嗎?我還沒有吃米飯,怎麼血糖還升高?”
孫大爺今年70歲,糖尿病病史也有5年了。前段時間,孫大爺去醫院測量血糖,發現血糖高達10.1mmol/L。孫大爺看著這麼高的血糖,心裡很是失落。他回想這一年來,自己連米飯都不怎麼吃,怎麼會血糖還升高?
確實,大米是許多文化中的主要主食,但它會導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飆升。而這也正是許多糖友們會陷入的誤區,他們總認為糖尿病很多東西都是絕對不能吃的,尤其是米飯,更應該少吃,甚至是不吃。然而殊不知,米飯少吃點或不吃,間接帶來的後果便是正餐吃不飽,多吃零食或夜宵,更能導致血糖控制不佳。
米飯會引起血糖升高
大米是許多人的主要食物之一。全世界有數十億人每天都吃米飯,而且一天吃多少餐。研究表明它提供了世界大約 20%的卡路里攝入量。不幸的是,大米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一個關鍵的挑戰,米飯是一種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葡萄糖快速增加的食物,甚至會導致葡萄糖水平出現不可預測的波動。
在另一項針對21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00多人的研究中,人們吃的白米飯越多,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越大,風險高出約20%。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不同地區的風險確實有所不同。例如在南亞,白米飯攝入量高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白米飯攝入量低的人高65%。
這項研究可能會讓生活中的人們,有更多理由減少米飯。但是,對於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而言,我們不能因此就完全杜絕米飯,也不能跟著自己家人最喜歡的飯菜進行飲食。相反,我們在吃米飯時做一些小的改變,完全可以幫助自己管理自己的健康。
糖尿病患者真的不能吃米飯?3個理由讓您不能拒絕
很多糖尿病患者一說到大米,就想到保持血糖水平穩定的最簡單方法就是避免食用。確實,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像大多數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麵包、義大利麵和蛋糕,都是不適合他們的。但是對於我們的文化而言,大米可能是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眾所周知,自人類伊始,幾乎所有人的基本能量來源都是葡萄糖。而葡萄糖最主要的來源又是碳水化合物。一般來說,臨床上對糖尿病飲食的建議是吃定時定量的食物,而且碳水化合物要選擇緩慢釋放型的,又或者是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其中就以米飯為典型的代表。
1、白米飯能夠多元搭配其他食物
一般來說,我們每天所攝入的熱量,有80%來自於澱粉,而其中以白米飯對我們最為友好。在現實生活之中,白米飯還可以多元搭配其他食物,比如肉類、海鮮、蔬菜等各式各樣的食物。最為關鍵的是,現在的人們多傾向於西化飲食,米飯吃少了,必然會增加其他升血糖指數食物的攝入。
2、價格便宜
大米從生產出來,直到運送至我們的手中,所消耗的成本並不高。所以,大米也是相對便宜的主食。一般來說,大米大概2.5-3元一斤,花費100多元買個50斤可以夠一個人吃上一個月。此外,如果白飯與多元食物一起搭配,我們消化它們需要6個小時,更能幫助我們穩定血糖。
3、無麩質、不過敏
由於現代人的養生意識不斷提高,對於食物安全都十分重視。大米不像大麥等食物那樣,會因為含有麩質,而引起人們過敏的現象。更為主要的是,大米並沒有任何不安全的新增物,基本都是純天然的,我們完全不要擔心安全問題。
吃米飯時,記住4個建議有助穩定血糖
無論我們處於糖尿病之旅的哪個階段,如果我們正在吃米飯,最好評估一下自己飲食的習慣。不過,我們始終要記住,穩定的血糖水平會讓我們感覺更好 ,從長遠來看對我們的整體健康是更有益的。一般來說,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我們在吃米飯時,記住以下4個建議,是能夠幫助我們穩定血糖的。
1、少量
如果糖尿病患者要吃米飯,一個重要的改變就是嘗試少吃一點。簡單地吃更少的碳水化合物意味著進入血液的葡萄糖也更少。當我們這樣去做時,也要讓自己多吃蔬菜或蛋白質,這樣可以讓我們保持飽腹感。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千萬不要因為減少米飯的攝入,就增加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而是要將其他碳水化合物限制在30克左右。
2、注意用餐順序
糖尿病患者一般除了飲食要均衡以外,還應該注意用餐的順序。一般推薦的原則是先吃肉、蔬菜,再吃飯。一般來說,我們在先吃肉類之後,此時蛋白質會先進入血液,讓身體有足夠的時候做出反應,並分泌足量的胰島素。等到我們再吃米飯時,血糖會慢慢穩定下來。
3、儘量吃較乾的米飯
研究證明,我們在煮米飯的時候,假如米粒看起來越完整,那麼其消化速度以及血糖上升的速度就會比較緩慢。所以,我們在煮米飯時,可以讓米飯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也就是剛剛煮熟,而又不怎麼黏糊的樣子。這也是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喝粥,血糖波動快的原因。
4、選擇其他型別的米飯
不同型別米飯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分解。 作為一般規則,糖尿病患者希望以更少的碳水化合物和更多的纖維為最佳飲食目標。而野米含有大量的纖維和較少的碳水化合物,糙米雖然碳水化合物含量仍然有點高,但比白米含有更多的纖維。一個大規模涉及20萬人的研究表明, 用等量糙米等粗糧的替代白米,可以降低一個人的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