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據統計,中國的頸椎病患者約有2億人,年輕人發病率也呈明顯上升趨勢。
由於頸椎病的症狀過於常見,不少人即使沒有去醫院經過專業醫生的診斷,也能大致判定自己的頸椎出了問題。
這兩種型別的頸椎病最常見
頸椎不但工作強度大,“待遇”也不好。人們長時間伏案或低頭玩手機,都會對它造成壓力。
頸型頸椎病和神經根型頸椎病是臨床中最常見的兩種頸椎病型別,它們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幾乎每個有頸椎不適的人都經歷過:
頸型頸椎病:這類人更易出現落枕,睡了一覺醒來發現頸部疼痛嚴重,不能向一側轉頭,必須轉頭時身體不覺中隨之轉動,給人一種特別僵硬的感覺。
神經根型頸椎病:這類患者常出現肩部和上肢的電擊樣串痛,感覺從肩膀到上臂到前臂內有一種說不清楚位置的疼痛,有時可以僅表現為痠痛,疼痛位置有時可達指尖,五個手指疼痛的程度多不一樣,以拇指和中指疼痛相對嚴重較為多見。
護頸的錯誤方法
對於經常出現頸椎不適的人來說,常常是各種“護頸”方法齊上陣,但效果往往並不是太好。
為什麼?因為這些方法都是錯的!
一些被大家當成護頸椎方法的行為,其實是在傷害它:
1 錯誤一:不規範的頸部按摩
正確的按摩可緩解頸椎病,但並非所有的頸椎病都可以透過按摩來治療。
尤其是伴有椎管狹窄、嚴重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定等問題時,按摩或可加重症狀,甚至導致截癱。
因此,一般不建議在非醫療機構進行頸部按摩。
2 錯誤二:盲目做頸部保健操
對部分頸椎病患者來說,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會使頸椎更加脆弱,發病期間盲目做操會加速頸椎間盤老化,加重病情。
3 錯誤三:睡硬板床
目前沒有研究證明睡硬板床對頸椎有好處。硬床睡起來不舒服,肌肉無法放鬆,也休息不好,而且不會對頸椎、腰椎提供有效支撐。
4 錯誤四:經常“搖頭晃腦”
有些人以為,搖頭、扭脖子可以緩解頸椎痛,其實有些劇烈或頻繁的“搖頭晃腦”動作反而增加了頸椎的工作量,加重了關節磨損。
正確的護理方法
1.休息:這裡主要指的是頸椎的休息。減少低頭時間,最好一段時間內不低頭,不看手機不看電腦。
這樣可以使頸椎後方的肌肉放鬆,去除了致病因素,症狀才能儘快消失。
2.保暖:著涼後頸部肌肉的滋養血管收縮,肌肉緊張,容易勞損發炎導致疼痛。秋冬季節,有頸椎問題的人,一定要戴好圍脖。
3.仰臥頂頸: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我們恢復頸椎生理前凸,減輕不適症狀。
做法:首先準備一個圓柱狀枕頭,使其直徑大約在10cm左右。
然後,仰臥在床上,將小圓枕頭放置在頸椎下面,後腦勺後仰貼在床面,頸椎被向上頂起,使頸椎被動恢復曲度,恢復頸椎的生理前凸。
建議每次15分鐘,每天兩次即可。
4.及時就醫:如果上述保養方法不能及時起效,或是出現頭暈、乏力、打軟腿等症狀時,請第一時間就醫,謹防自己“誤判疾病”、延誤治療。
遠離頸椎最討厭的幾個姿勢
慢性勞損是造成頸椎不堪重負的首要原因,保護頸椎首先要遠離傷頸姿勢。
常見頸椎病引發姿勢為:
長期頸部固定姿勢;
頸部長期過度負荷;
頸部過度運動;
頸部外傷;
睡眠姿勢不良;
坐位或站立姿勢不當等。
此外,枕頭過高也會對頸椎造成損傷,特別是當脖子被墊得跟低頭一樣時,頸椎後面的肌肉被拉長了,日積月累會加速頸椎間盤退化。
一般來說,最合適的枕頭高度應能保持頸椎的生理前凸。
建議成年人枕頭的高度在8釐米~10釐米,選擇中間低兩邊高的元寶型枕頭,材質透氣、軟硬適中的枕頭比較好。
最好的方法是將枕頭放置在頸後,而不是後腦勺下。
資料:生命時報、科普中國
編輯:吳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