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的質量大約有1.9億億億噸(1.8982 x 10^27千克),即使將太陽系中其他的七顆大行星的質量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足木星質量的一半,正因為如此,木星也常被我們稱為“行星之王”。
然而這個稱號僅限於在太陽系的範圍內,其實在已知的宇宙中,還存在著質量比木星更大的“超級木星”。
超級木星現身宇宙,質量大得令人吃驚
這顆超級木星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大約為325光年,在天空中位於半人馬座方向,其編號為“b Centauri (AB) b”,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編號,是因為它同時圍繞著兩顆恆星公轉,這兩顆恆星分別被編號為“b Centauri A” 和 “b Centauri B”,它們一起組成了一個雙星系統“b Centauri”。
上圖為天文學家利用智利帕瑞納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獲取到的直接影象,影象左上的明亮天體就是“b Centauri”雙星系統,其總質量在太陽質量的6至10倍之間,右上那個的亮點是一顆背景恆星(就一打醬油的,我們不用去管它),右下的那個亮點就是“b Centauri (AB) b”了。
觀測資料顯示,“b Centauri (AB) b”與“b Centauri”雙星系統的質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560天文單位(這比木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大了10倍有餘),其質量是木星質量的11倍左右,要知道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大約317倍,也就是說,“b Centauri (AB) b”的質量相當於3千多顆地球。
不得不說,這顆超級木星的質量實在是大得令人吃驚,相信大家在對其表示讚歎的同時,也會好奇宇宙中還有沒有比它更大的行星。
從理論上來講,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可以有多大呢?
由於行星的體積可以因為其密度的不同而出現很大的差異,因此我們通常是以質量作為標準來衡量一顆行星的大小。
實際上,行星的質量是有上限的,因為行星的質量越大,其核心的溫度和壓強就越高,如果一顆行星的質量達到了木星質量的13倍左右,其核心就會啟動氘(D)的核聚變,從而演化成一顆褐矮星。
褐矮星不屬於行星,它們是一種質量介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的天體,當其質量進一步增加到木星質量的80倍左右的時候,其核心就會啟動氕(H)的核聚變,從而演化成標準的恆星——紅矮星。
(注:氕和氘都是氫的同位素,氕的原子核只有一個質子,氘的原子核由一個質子和一箇中子構成,在宇宙中的氫元素中,有大約99.985%都是氕)
由此可見,從理論上來講,就算是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其質量也不會超過木星質量的13倍,如果超過的話,它就會演化成其他型別的天體,而不能稱之為行星了,因此可以說,前文所言的那顆超級木星,其實已經接近這個質量上限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要問了:如果某顆行星的構成物質中沒有氫元素,那它豈不是就沒有這種質量限制了?
一顆星球的形成是一個由小到大的過程,首先是重元素(或者固體顆粒)不斷地凝聚,當其質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透過引力來吸積更輕的元素,一切順利的話,其質量就會越來越大,引力也會隨之不斷增強,可以吸積的物質也就越來越多,在星雲物質足夠多的情況下,星球的質量就會迅速增長。
上圖為宇宙元素丰度表,按質量來計算,氫元素佔據了73.9%,氦元素佔據了24%,餘下的2.1%則是其它的元素,要知道恆星和行星都是形成於原始星雲之中,而原始星雲中的元素丰度其實與宇宙元素丰度等同,也就是說,在形成恆星和行星的“原料”中,氫元素永遠是佔絕大多數。
這就意味著,宇宙中的那些質量達到一定程度的天體(不管是行星還是恆星),其物質成分必然是以氫元素為主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像地球這樣的岩石行星,為什麼沒有像氣態行星那麼多的氫元素呢?其實這與太陽有關。
地球形成的位置距離太陽較近,太陽的熱量會使其附近區域的氫、氦以及各種揮發性物質(如水、氨、甲烷等)只能以氣態的形式存在,與此同時,太陽釋放的恆星風還會不斷地將這些氣態物質“吹”向更遠的地方,因此在這片區域中,只有較量的重元素能夠凝聚,這樣就造成了像地球這樣的岩石行星“先天不足”,其引力也就不足以吸積氫氣了。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