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昆明軍區併入成都軍區後,司令員、政委去向何處?
1984年11月1日,中央軍委召開了軍委委員、全軍各大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會議一開場,鄧小平肯定了建國35週年國慶大閱兵辦得不錯,國內外各方面都很好。
圖|建國35週年國慶大閱兵上的鄧小平
但是,鄧小平也直言不諱指出了一個問題:
我說,有個缺陷,就是80歲的老人檢閱部隊,這表現軍隊的老化。這個問題不解決不行。
隨即,鄧小平丟擲一個精闢論斷,即虛胖子打不了仗。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鄧小平一出手就是大手筆,裁軍一百萬!
根據鄧小平的指示精神,裁軍方案已經初步定了下來,具體舉措如下圖所示:
圖|百萬大裁軍具體舉措
其中,軍區合併的方案是大頭,牽涉到方方面面。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精神,裁撤方案初稿如下圖所示:
圖|軍區調整初步方案
當時,裁軍方案雖未正式公佈,可昆明、成都兩家已經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然而,昆明、成都軍區兩家都認為自己有存在的必要。昆明軍區是當時十一大軍區中唯一一個執行作戰任務的大軍區,而成都軍區則認為自身戰略縱深好。
1985年6月3日下午,楊得志在中央軍委常務會議上發言,第一條就是成都、昆明軍區合併後,機關定在成都,稱成都軍區。中央軍委為何臨機調整?
圖|成都軍區司令員王誠漢、政委萬海峰
原來時任成都軍區司令員王誠漢、政委萬海峰向中央老同志說明軍區合併後機關定點要充分考慮歷史、地理、文化、軍事等多方面因素,特別是戰略縱深。
最終,中央軍委決定將軍區合併後的機關定點成都。時任昆明軍區司令員張銍秀、政委謝振華都是久經戰火考驗的開國少將,堅決執行中央軍委的命令。那麼,兩位老將軍在昆明軍區併入成都軍區後,去向何處?
張銍秀:當選中顧委委員
張銍秀1915年7月,江西永新縣人。1928年,張銍秀參加虹橋村農民暴動,投身於革命事業。此後多年,張銍秀歷經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晚年又指揮了對越作戰,可謂是戎馬一生戰功赫赫。
圖|張銍秀夫婦
及至1985年6月,昆明軍區撤編已成定局後,中央軍委對張銍秀的安排是有充分考慮的。開國中將張震在回憶錄裡寫道:
就在我接手籌建工作不久,總政餘秋裡主任告訴我,軍委考慮我任國防大學校長,原昆明軍區司令員張銍秀為政治委員。
正如張震所言,中央軍委有意讓張銍秀出任國防大學政委。但是,張銍秀放棄了,理由也是簡單明瞭:
我的職級已經很高了,還想當什麼?我服從了一輩子組織,在這個時候更應這樣。
中央軍委出於多方面考慮,任命沙場老將李德生出任國防大學政委。在軍區合併的關鍵節點,張銍秀站好最後一班崗,深入老山前線視察一線部隊,為精簡整編工作讓路。
圖|張銍秀視察老山前線
同年9月,張銍秀在全國代表會議、中共十三大上分別增選為中顧委委員,直至正式離休。1988年9月,國防大學校長張震、政委李德生雙雙被授予上將軍銜。憑藉張銍秀的資歷與戰功,授予上將並無不妥。
謝振華:與上將軍銜失之交臂
1985年6月,“成昆之變”已成定局後,楊尚昆特意徵詢謝振華的意見,打算讓他去軍科院當政委。謝振華生於1916年9月,江西崇義縣人。謝振華早在土地革命時期就是主力團政委,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當過縱隊司令員、軍長,屬於一個典型的軍政兼修型軍事主官。
圖|謝振華(前排中)與工作人員合影
此外,謝振華還有過紅大、抗大、華東軍政大學、南京軍事學院的學習、任職經歷。因而,謝振華出任軍科院政委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謝振華卻與老搭檔心有靈犀似的做了同樣的選擇:
我願意把位子讓給較年輕的同志,對我的工作就不要再考慮了……我願回去與大家共同努力,完成昆明軍區最後一段光榮的歷史使命。
中央軍委經慎重考慮,啟用了處於“半離休”狀態的王誠漢,任命其為軍科院政委。1988年9月,我軍實行新的軍銜制,王誠漢被授予上將軍銜。按照當年的授銜標準,謝振華沒有理由不授上將。就這樣,謝振華與上將軍銜失之交臂。
張、謝兩位老搭檔寫完了昆明軍區的最後一頁,兩位老將軍的高風亮節,讓我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化用范仲淹《嚴先生柯堂記》中的至理名言,用來致敬兩位老將軍再合適不過: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將軍之風,山高水長……
參考資料:
[1]《親歷百萬大裁軍中的“成昆之變”》(郭正新. 〈百年潮〉);
[2]《懷念我的老首長張銍秀》(馮忠文.〈邊疆文學〉);
[3]《和上將軍銜失之交臂的開國少將謝振華》(水新營.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