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處女座兼強迫症收納控,住友@Yimo的小泡饃 在裝修時,面試了不下 10 個設計師。
她甚至還列了一份超詳細的裝修需求清單,為的就是能有一個超強收納、居住舒適的家。
p.s.文末有全屋家居清單
面對如此「苛刻」的屋主,設計師@TUTU建築設計工作室 迎難而上,完美實現她對於家的所有願望。
簡單改動,
收穫完美的居住空間
我家是個飛機戶型,南北通透底子不錯。為了最大化發揮戶型特色,實現我們的居住訴求,設計師做了如下調整:
① 把原來的廚房合併到餐廳,做成餐廚一體;
② 犧牲部分主臥空間,打造衛浴 4 分離;
③ 沿牆的地方基本都是打造了儲物空間。
飛機戶型:指房屋客廳在中間,臥室在兩邊的戶型,就像飛機機身外加兩隻翅膀一樣。客廳南北通透,空氣流通,且臥室之間隔了客廳,休息環境比並排的臥室要好。
改造後
改造前
滑動檢視改造前戶型圖
設計師手繪的平面圖也被我們框起來掛在走廊的牆面上,成為家裡的獨特風景線。
一組高櫃,
打造寬鬆落灰區
我的理想的玄關格局必須是有貼花磚的落塵區,有高櫃可以掛衣服和放鞋子,有隨手置物的空間,最重要的是有可以擋住狗子的圍欄, 現在都一一實現了。
設計師利用地暖高差,打造了下沉式玄關,同時容納三五人沒有問題,這個區域作為狗子歸家擦腳處,小孩推車收納也綽綽有餘。
中間空格做了感應燈,安了插座,回家順手可以充iwatch,出門也不會忘帶。
櫃子左側高櫃掛衣服,右側上下都是鞋櫃。側面做了淺鞋櫃主要存放客人用拖鞋和小朋友的鞋子。
用摺疊圍欄攔住狗子,大門上的磁性掛鉤,掛狗子的胸背牽引和鏟屎袋。
右側鞋櫃上層,用 9 霜山鞋盒,正好卡著鉸鏈位置不影響鞋盒開蓋,完美治癒強迫症。深處橫著擺了 6 個宜家思庫布鞋盒,放置換季的鞋。
<< 滑動檢視鞋櫃深處空間 >>
極簡大容量,
還想實現所有孩子的夢想
客廳主要是日常打遊戲,長輩偶爾看電視,娃兒玩耍的地方,空間佈置以簡單為主。三人沙發 + 可開合的電視牆,沒買茶几,用的是女兒的遊戲桌。
地板:愛格強化地板,耐磨結實,適合狗子家庭。
電視牆做了可開可合櫃門,兩側做開放格,左右共做了 10 層書架,放置 400 本書不是問題。櫃門往兩側推開,遮住開放格,空間整潔。
電視機下方的開架用來放置零散玩具。
旁邊玻璃展示櫃放置了多年來我們收藏的高達和手辦。走廊牆底的「老鼠洞」也藏了一些小手辦,給孩子們搗騰。
電視牆最右側櫃子是工具收納區,安排了洞洞板,也預留了插座,可以給吸塵器充電。
換個方向看,玄關櫃背後的牆面,做了磁力貼黑板牆,給小朋友塗塗畫畫。
全屋陽光最好的南陽臺,被我們打造成了娃兒的遊戲樂園,幾乎每個來家裡玩的小朋友,都是哭著被爹孃拽走的。
陽臺做了 30 公分高的地臺,14 個收納格容量巨大,塞下了各種老物件、玩具囤貨和使用頻率較低的日用品。
側面的樹屋與客廳地板齊平,小朋友將上層作為迷你圖書館,最喜歡的書一定要躲在樹屋裡,讓爸爸念給聽。
目前靠牆處擺了小廚房當後廚,側面小視窗是外賣取餐處,過家家遊戲每天進行中。
距離頂板還有一定的距離,預計 4 歲前都不會撞頭。
全家人的活動中心,
必須得面面俱到
我們家的活動一直都是以餐廚為核心,所以採用了開放式包圍性的空間,確保採光通透,也增加了家人之間的互動。
中廚 L 型的檯面,清洗-備菜-烹飪-裝盤,一氣呵成。各類現代廚房的標配也都配備齊全。
全廚房檯面均採用巖板。
日式燃氣灶,體積雖小,功能卻非常強大,是我最得力的幫手。用它烤出來的青花魚基本可以和日料店相媲美,各種貝類燒烤更是遊刃有餘。
中島完美銜接中西廚,也是我御用麵點整形臺。家中長輩白天在家帶娃,還可以一邊摘菜一邊看到小傢伙在客廳裡的動態,安心很多。
中島預留拉籃放不進冰箱的蔬菜水果,從客廳望過來看不到,廚房顯得整潔很多。
1.8 米餐桌,緊貼中島組成 T 字形,6 人同坐也不顯擁擠。巖板桌面,耐熱耐操,湯鍋直接放上去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島臺側面安裝軌道插座,加班、打遊戲、吃火鍋都行。
家中沿襲北方傳統,經常會包餃子,巖板的特殊材質使得麵糰不容易粘在桌子上,可以直接揉麵擀麵,家人都很喜歡。
冰箱旁是原來廚房煙道,利用廚房檯面的進深差異,完美卡進宜家小推車。
餐桌底下粘了 2 紙巾盒,順手程度大大上升,隱蔽不易發現,同時又不會佔用桌面的空間。
餐邊櫃集成了西廚和大量收納空間,整個廚房的雜貨全部塞了進去。
百隆的抽屜把囤貨整齊劃一地歸類和擺放,對於收納控而言,真是倍兒爽!
利用碎片空間下掛網籃,用於放置膝上型電腦。
餐邊櫃也是家屬的咖啡區,檯面上方的小開架,可以隨手放一些咖啡器具和各種好看的杯子,不用再像以前總是苦惱如何擺放這些小玩意兒了。
蒸烤箱左側是北陽臺的雜物收納區,主要收納狗子物品和家務電器。
北陽臺作為半個家務區,定製了杜邦檯面一體盆,周邊倒圓角容易打理,手感溫潤,顏值過關,受到家人一致好評。
這裡也是狗子就餐區。
三代同堂,
乾溼四分離少不了
我堅定地要做成通長臺盆並搭配雙龍頭,雖然被吐槽像學校洗衣房,但對於多人口家庭來說非常實用,三個人同時洗漱毫無壓力。
因家庭成員較多,倒置了兩排磁吸杯,還能減少衛生死角。
鏡櫃+底下兩大抽屜,收納空間充足。鏡櫃左下角做了兩個紙巾抽口,放置抽紙和棉柔巾,取用方便。
宜家踩腳凳的高度與臺盆櫃的懸空落差完美契合,小朋友可以自己洗漱。
更衣區和獨立馬桶間一樣,都鋪設了日本山月的地面卷材。右側的凹位疊放洗衣機烘乾機,粉色小櫃放用來清潔用品,下方懸空處放置髒衣籃和臉盆。
荷包蛋地墊右側,就是浴室。
日式整體浴室,洗狗洗娃毫無壓力。地面為整塊浴室卷材地板,腳感溫潤且防滑,每天洗澡順便沖洗一下,每月用清潔劑再洗刷一遍,縫隙及角落很好打理。
因家中有長輩,還安裝了防滑扶手。
置物檯面運用了杜邦材質,kvk 的花灑,雖然噴面比較小,但是出水擴散面非常大,配上大水壓完全可以當噴槍沖洗地面和浴缸。
馬桶區安裝了浴霸,冬暖夏涼,解決暗衛缺陷;迷你水池方便如廁後洗手;馬桶旁增加了雙紙巾+扶手的一體支架,保障老人如廁安全,旁邊小儲物盒,還可放置溼廁紙、姨媽巾等小物。
馬桶間安裝了感應燈,半夜上廁所很方便。
一切以功能性為前提,
打造簡單睡眠環境
為了實現衛浴四分離,主臥犧牲了挺多空間(現在還擠進了一張兒童床),幾乎把空間用到極致。
摺疊門 + 宜家艾格特組成了主臥衣櫃,為了避免灰塵,兩側用了石膏板打底,對比磚牆能夠做到更垂直,縫隙也更小。設計師還在衣櫃右側做了一個小小工作臺。
主臥衛生間的半牆用粉色瓷磚,搭配白框長虹玻璃移門,空間變得柔軟。主臥門後還安排了隔夜衣收納空間。
北臥室安排給爺爺奶奶,方便他們夜間上廁所。定製了科技皮床頭,幾乎不怎麼需要打理。衣櫃右側做了開架,充當床頭櫃使用,還挺順手。
兒童房衣櫃安裝了圓形木扣作為把手,充滿童趣。床頭櫃和床都是老家搬過來的,目前是姥姥偶爾住,等小朋友獨立睡了再重新佈置。
花了 75 萬裝修?聽起來像是一個天文數字。
尤其對於還在租房的我來說,更有點遙不可及的意思。但數字只是數字,一點兒也不妨礙我欣賞和喜歡這個家,認同屋主的居住理念。
夢嘛,還是要做的。萬一,哪天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