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巴鐵,巴鐵。可中巴關係到底有多鐵?為啥中巴關係會這麼鐵?
這還得從上世紀60年代說起,1965年,印度集結大量部隊,越過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停火線。
向克什米爾爭議區發起突襲,巴基斯坦沒有準備就遭遇偷襲,差點遭遇亡國危機,還好我國在這時出手,擊潰印度軍隊,幫助巴基斯坦成功化解了危機。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巴友誼的種子悄悄種了下來,直到今天慢慢地長成了參天大樹。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當年硝煙漫布的印巴戰場,看看當年到底都發生了些什麼。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在近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屬於莫臥兒帝國和英屬印度的統治之下。
在當時的莫臥兒帝國,有兩大教派,一個是印度教,另一個就是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是僅次於印度教的存在,不過在當時他的地位以及對印度群眾的影響力逐漸有超越印度教的趨勢。
印度教作為正統教派當然眼睛裡容不得沙子,也正是因此,兩大教派之間的矛盾開始產生,也逐漸激化。
兩大宗教之間有矛盾,作為殖民者的英國自然是最開心的一個,畢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為了能夠讓兩個宗教陷入水火不容的地步,英國人表面上,分而治之,實際上就是有意在瓜分古印度帝國,讓其一分為二,從而達到自己長治久安的狼子野心。
1940年,穆盟拉合爾年會提出巴基斯坦計劃後,英國開始逐漸向印度轉移政權。可貪婪的英國人怎麼可能輕易放棄印度這塊肥肉。
他們暗地裡挑撥多年的穆斯林與印度教之間的矛盾開始徹底爆發,英國駐印度的蒙巴頓甚至說道,現在的印度就像一個炸藥桶一樣,只要一個火星,就會發生大爆炸。
也正是因此,蒙巴頓方案出現。方案的最終結果是,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繼宣佈獨立。古老的印度帝國從此被一分為二。
可是這樣,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宗教矛盾就能解決了嗎?
當然不可能,甚至有更加變壞的趨勢,印度自獨立之後,就不承認巴基斯坦的存在,他們盲目自大地認為,巴基斯坦存在就是明晃晃地對印度教的侮辱。
對那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古印度的侮辱。
而巴基斯坦呢?同樣對印度嗤之以鼻,覺得他們佔領了本該屬於自己的肥沃土地。所以在1947年,兩國剛剛沒有分開獨立後多久,就因為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爆發戰爭,最後一直鬧到聯合國出面,勒令兩國簽署停戰協議,這件事情才不了了之。
停火之後的兩國沒有辦法,只能開始各自的發展,隨著內部政權的逐漸穩固,巴基斯坦的發展也慢慢地走上了正軌,印度人逐漸意識到,現在的巴基斯坦無法在短時間內收復了,於是也潛心開始發展國家經濟。
不過即使這樣,多年的宗教矛盾,克什米爾問題依然懸之未決,依然是掛在兩個上空的阿克琉斯之錘。
1965年,隨著印度的國內經濟逐漸走上正軌,這個我國吵鬧的鄰居又一次感覺自己行了。
他們覺得以自己現在的經濟實力,可以重整當年的雄風了,印度的內政部長更是公開發言表示,克什米爾地區就是印度的一部分,這樣的公開挑釁引起了巴基斯坦方面的強烈不滿。
同年5月8日,克什米爾的前總理,伊斯蘭教教長穆罕默德被捕。
巴基斯坦也藉此事開始大做文章,煽動印屬克什米爾地區伊斯蘭教信徒的情緒,鼓動他們上街進行大規模的遊行,反對印度政府的統治。甚至巴基斯坦還暗中資助了反對印度統治的武裝起義。
然而,巴基斯坦雖然有這樣的報復行為,但是他們的目的不過就是給印度政府製造壓力,脅迫他們放人罷了。
他們壓根不想挑起戰爭,畢竟現在的巴基斯坦依然處於一個發展較為滯後的階段。可是印度人,壓根不吃這一套。
他們對穆斯林早就恨之入骨,對於遊行示威和武裝起義,直接動用軍隊進行鎮壓,那些穆斯林組成的民間武裝怎是強大的印度軍隊的對手,最終,穆斯林的武裝人員損失了5291人。
不過印度可沒有因此洩憤,他們打算揪著這件事情大做文章,直接一鼓作氣拿下巴基斯坦,消除掉這個恥辱。1965年,印度以巴基斯坦煽動印屬克什米爾民間武裝起義為理由,在印巴邊境集結大量部隊,對巴基斯坦的卡爾吉爾防區進行猛攻,戰火直接燒到了巴基斯坦的國內。
對於印度的突然發難,巴基斯坦顯得有點措手不及,他們一面警告印度政府不要罔顧停戰協議,一面召集大量兵力往邊境進發。
形勢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在邊境數次大敗巴基斯坦的印度人嚐到甜頭之後,決定加大進攻火力。
8月14日,印度又調了兩個師的兵力前往巴基斯坦。由於印度在這些年對於軍事上的大力發展,印度當時共擁有戰鬥機755架,巴基斯坦全國只有可憐的141架。
懸殊的戰鬥力使得巴基斯坦節節敗退,總統阿尤布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集全國兵力前往巴印戰爭中的兵家必爭之地奈溫達與印度軍隊一決勝負,並且將其稱之為大滿貫計劃,希望以此給國人帶來信心。
可是由於巴基斯坦軍隊方面的倉促指揮,再加上武器與作戰人員素質的差異,這一仗,巴基斯坦竟然敗了,老百姓一片譁然,整個國家都陷入了隨時都有可能要被滅國的危險之中。
沒有辦法的巴基斯坦只能尋求英美國家的幫助,阿尤布表示“印度現在對巴基斯坦就是明晃晃的侵略,希望世界各國跟據法律和義務來援助巴基斯坦。
”然而,阿尤布的發言卻如同石沉大海,在國際社會上一點水花都沒濺起來。
英國方面認為,這本就是自己當年搞的事情。現在自己出面,不就是讓全世界把自己當年的舊事重提,國家形象要受到影響,再加上,當時英國人鼓吹巴基斯坦和印度簽下的所謂停戰協議。
也只說明瞭,在兩國受到社會主義侵略的時候,自己才會發起援助,現在兩國內戰,當然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而作為世界警察的美國呢?他們的心思更復雜,他們覺得,印度與巴基斯坦是敵對關係,現在印度向自己靠攏,巴基斯坦勢必會投入蘇聯,中國的懷抱。
那從長遠角度來看,印度的發展前途要好於巴基斯坦,美國人自然是偏向印度,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向這些大國求援的同時,阿尤布也向伊斯蘭教的國家,申請援助,比起西方世界的冷漠,伊斯蘭教國家則是表現了對巴基斯坦的支援,不過他們有心殺敵,無力迴天。
這些國家大多都自顧不暇,壓根沒有足夠的兵力,財力去幫助巴基斯坦,就像印尼,在大滿貫計劃剛剛官宣的時候,印尼總統蘇加諾就表示了對巴基斯坦的支援,可是兩國之間的距離太遠,印尼壓根沒有辦法派兵遠征巴基斯坦。
阿尤布乃至整個巴基斯坦的全部希望只能寄託在中國的身上,早在年初3月的時候,阿尤布訪問中國,劉少奇同志就表示過,如果印度對巴基斯坦進行侵略,那中國一定會不留餘力的幫助巴基斯坦,中國會襲擊印度後方,迫使他們退兵,圍魏救趙。
阿尤布早在當年自衛戰爭中就聽說了中國幾個連隊就打退印度王牌師的英勇事蹟了,只是不知道現在的中國還能不能想起當時的承諾,助巴基斯坦一臂之力了。
其實在最早,印度武力鎮壓克什米爾遊行的人民時,中國政府就發動過譴責,陳毅元帥更是在那段時間親自訪問巴基斯坦警告印度,破壞和平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可是印度仗著自己這一次有美國人的撐腰,無視中國的警告,繼續我行我素。
大逆行事,天道難容。毛主席在第二次全運會上做出援助巴基斯坦的決定,這一次中國沒有讓巴基斯坦失望,我國先是在9月19日擊退了擊潰了盤踞在我國西部邊界虎視眈眈的印度部隊。
同時羅瑞卿副總理更是批准向巴基斯坦援助188架七五型無後坐力炮以及10000發炮彈。之後,我國還向阿富汗施壓,防止他們想趁著印巴戰爭的時候,坐收漁翁之利。
第一批援助物資在10月15日成功到達巴基斯坦,這批高效能的武器使得巴基斯坦部隊的作戰能力大漲,最終,在兩國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巴基斯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大國的必備要素不過底蘊與實力。
乘火打劫,搞偷襲這種下三濫的行為只會讓這個國家的底蘊慢慢消失,淪落到二流的行列。
真正的大國是什麼,言必信,行必果,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這也是為什麼我國發展綿遠留長,越來越好,為什麼能結交到巴基斯坦這樣的友國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