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友,是惺惺相惜的夥伴。在戰鬥過程中,戰友們互相掩護,互相幫助,是彼此的最堅強的後盾。在戰鬥的過程中,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因此,當看到戰友被敵人殘忍殺害時,報仇,成為了憤怒不已的戰士們心中最強烈的願望。
1935年,一場戰鬥結束之後,為了報復紅軍,川軍將抓到的紅軍戰士們壓到了江邊,並殘忍地砍殺了他們。訊息傳到部隊後,戰士們憤怒不已。一位紅軍師長立下誓言:“我就是不當這個師長,也要為戰士們報仇雪恨。”
一、紅軍的紀律
土地革命時期,黨組織帶領著革命者和紅軍戰士們,經歷著非常艱苦的革命鬥爭。從1930年到1934年,國民黨反動派先後對位於江西的中央蘇區,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圍剿”行動。起初,在毛主席等人的正確領導之下,紅軍取得了戰鬥的勝利,成功地將敵人擊退。
然而,隨著博古、李德等不瞭解中國革命實際情況的人,掌握了黨組織和紅軍的領導權和指揮權之後,因為他們錯誤的指揮,紅軍在與敵人的交戰過程中,多次失利。最終,導致了中央蘇區的範圍不斷縮小,紅軍被迫作出戰略大轉移的決定。
長征的過程中,紅軍和黨組織的領導者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領導者對於軍隊的重要性。因此,1935年1月,紅軍在貴州遵義召開了“遵義會議”,將毛澤東任命為紅軍的領導人。這一決定改變了紅軍,改變了中國革命的命運。
有著優秀的軍事領導和指揮能力的毛主席,不僅非非常重視軍隊戰鬥力的培養和訓練,還非常重視軍隊紀律的培養。在毛主席等人的積極實施和推行之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規定,成為了紅軍戰士們必須遵守的軍隊紀律。
這些紀律中,就包括了“優待俘虜”。對於那些從戰場上俘獲的俘虜,不得隨意打罵,更不能隨意殺害。違反規定者,不管處於什麼樣的職位,都將會受到處分。在軍隊各級政委的大力宣傳之下,紅軍戰士們都非常好地遵守紀律。
二、戰友被殘忍殺害
然而,1935年時,在紅四方面軍的93師中,卻爆發了一場非常嚴重的軍隊違紀事件。這一事件,還需要從1935年3月發生的嘉陵江戰役說起。
1935年3月,徐向前司令指揮著紅四方面軍與嘉陵江對岸的川軍作戰。其中,由陳友壽領導的93師,被徐向前委以重任,負責起了作戰先鋒的重任。
接到命令之後,陳友壽師長就帶領著93師的將士們,來到嘉陵江邊,與敵人交戰。按照已經決定好的作戰計劃,93師274團的團長易良品,帶領著一個尖刀連,趁著夜色的掩護,乘坐小船,偷偷渡過嘉陵江,發起對敵人的偷襲。
然而,因為湍急的水流,易良品等人,很快被敵人發現了。敵人對他們發起了非常猛烈的進攻。最終,只有少數的戰士們成功突圍。大部分的戰士們,在與敵人的交戰過程中,就犧牲了。此外,還有四十多名戰士,被川軍俘虜了。
按照往常的交戰習慣,“不殺俘虜”,成為了交戰雙方都預設的規則。因此,陳友壽等人,並不擔心這些被俘虜的戰士們的生命安危。但是,這一次的事情,卻出乎了陳友壽等人的預期。
第二天,兩軍交戰的時候,惱羞成怒的川軍,將四十名被俘虜的紅軍戰士,壓到了嘉陵江邊。川軍計程車兵,將紅軍戰士們身上的衣服扒光之後,殘忍地將他們砍殺。
隔著一條嘉陵江,93師的所有戰士們,都親眼目睹了川軍的暴行,親眼看著戰友被敵人殺害。全軍上下的將士們,都憤怒不已。從師長到普通計程車兵,都默默地在心中發誓:一定要為戰友報仇。
三、違規處決戰俘
最終,在紅四方面軍派出軍隊支援之後,93師取得了嘉陵江戰鬥的勝利,成功地渡過了嘉陵江。戰鬥結束之後,紅軍抓獲了一千多名的戰俘。
戰鬥結束之後,93師的將士們,並沒有忘記那些被川軍殘忍殺害的戰友們。因此,當得知這些被俘虜的川軍,就是來自殺害了紅軍戰士的那支川軍部隊之後,戰士們既高興,又憤怒、不甘。
他們為取得了戰鬥的勝利而高興,但也為了這些敵人成為了戰俘而憤怒。因為,按照部隊“優待俘虜”的政策,對於這些已經放下武器的戰俘,是不能隨意打罵、隨意殺害的。糾結不已的戰士們,找到了師長陳友壽。
當初,看著自己手下計程車兵,被敵人殘忍殺害的時候,陳友壽就曾當眾作出承諾:“我陳友壽,一定會為戰士們報仇的。”當士兵找到陳友壽之後,陳友壽二話不說地再次作出承諾:“你們放心,我陳友壽就是不當這個師長,也一定會為那些慘死的戰士們報仇雪恨的。”
最終,陳友壽與93師的一些將領們召開會議之後,一致決定:將俘虜們全部槍殺。很快地,93師發生的事情,就傳到了紅四方面軍的領導耳中。
徐向前司令,緊急趕到93師的駐地,對這件事物進行調查。最終,得知了事情經過的徐向前,非常生氣的對陳友壽說:“川軍無恥地砍殺我軍的戰士,你也學著他們的行為。你與他們,有何區別?你好好反省,等著組織的處分吧。”
軍隊紀律,是維持軍隊穩定和發展的重要規範。軍隊紀律是鐵律,任何人都不能違反。作出處決俘虜決定的陳友壽等人,都受到了軍隊嚴厲的處分。
四、總結
戰鬥不是目的,戰鬥只是獲取和平的一種手段。戰場之上,手持武器、殊死搏鬥的雙方,是敵人。然而,在戰鬥結束完之後,面對那些已經放下了武器的俘虜,也應該把他們當成普通的民眾來對待。
“優待俘虜”,是紅軍長期堅持的一種應敵政策。給予俘虜優待,可以在無形之中消耗敵人的戰鬥力,降低他們的戰鬥意志,從而使得我軍能夠以最小的傷亡和成本,獲得戰鬥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