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各個軍區變遷的故事,例如昆明軍區、成都軍區等等。今天,我們聊聊當年的武漢軍區。武漢軍區存在了30年時間,1955年設立,1985年撤銷。當時,武漢軍區的管轄範圍內,駐紮了4個軍。那麼,1985年,武漢軍區被撤銷以後,4個軍到底如何分配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聊聊我國每個階段的軍區變化。大家瞭解了我國的軍區變化歷程以後,對各個軍區的變化會更加直觀。在建國初期,我國總計設立了6個大軍區,分別是:東北軍區、華北軍區、華東軍區、中南軍區、西南軍區、西北軍區。從6個軍區的管轄範圍來看,基本上對應了當時的6個地方局。例如西北局、東北局、西南局等等,管轄範圍基本上是重合的。
除了劃分6個大軍區之外,1950年之後,我國還劃分了18個二級軍區和25個三級軍區,基本上對照了我國的各個省份和地區。請注意,二級軍區和三級軍區之間,並不是上下級關係。而是根據具體重要程度不同劃分的,二者屬於平等關係,都隸屬於大軍區的管理。例如邊疆省份基本上屬於二級軍區,內陸省份則基本上屬於三級軍區。
當時,湖北省、河南省等地隸屬於中南軍區管理。隨著經濟穩步發展,156個重要專案先後設立,我國的軍工體系開始逐步建立。出現了一系列的國產化裝備,例如54式手槍、56式衝鋒槍等等。從當時的實際需要來說,6大軍區的劃分格局,已經無法適應50年代中期的要求。因此,1955年,6大軍區被撤銷。同一年,我國設立了12個軍區。
1956年,鑑於東南沿海地區的實際需要,又組建了福州軍區。截至這個時候,我國13個軍區的基本格局徹底成型。分別是:瀋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武漢軍區、成都軍區、昆明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內蒙古軍區、西藏軍區、福州軍區。從管轄區劃來說,每個軍區的管轄範圍並不大,大體上兩三個省。
例如武漢軍區管理了湖北省、河南省等地,濟南軍區管理了山東省。在13個軍區中,由於各個軍區的目標任務不同,各個軍區駐紮的部隊情況也不一樣。13個軍區中,瀋陽軍區、南京軍區的實際任務非常明確,因此,駐紮了大量的精銳部隊。瀋陽軍區駐紮了駐紮了16軍、23軍、46軍、40軍、38軍、39軍、64軍等一系列部隊。
其中,相當一部分部隊都屬於全軍王牌部隊或者精銳部隊。與之相比,武漢軍區的情況非常特殊,武漢軍區屬於標準的內陸軍區,下轄的2個省都是中部省份。因此,武漢軍區沒有直接的目標任務。哪個軍區需要支援,武漢軍區下轄的部隊,就會開赴哪個軍區。
在50年代中期,武漢軍區下轄了2個軍。其中,第1軍駐紮在河南省,15軍駐紮在湖北省。50年代中後期以後,隨著解放軍部隊正規化建設,15軍改編為空降兵15軍,開始隸屬於空軍和軍區雙重管理。這樣一來,武漢軍區就只有第1軍作為機動力量,出現了機動力量偏少的問題。因此,1968年,武漢軍區重新組建了17軍。
這樣一來,武漢軍區重新形成了2個軍為機動力量的模式。幾乎與此同時,我國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60年代後期,我國北方目標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1969年之後,北方目標陸續調集了50多個步兵師、坦克師,形成了百萬大軍壓境的態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北方蘭州軍區、瀋陽軍區等幾個軍區的壓力都很大。
為了加強北方几個軍區的整體力量,南京軍區的27軍、福州軍區的28軍、廣州軍區的47軍等部隊,陸續北上。武漢軍區雖然屬於內陸軍區,但承擔了重要的戰略預備隊的任務。如果形勢需要,武漢軍區的部隊,隨時準備北上、西進、東進。從武漢軍區當時的力量來說,2個軍的配製,力量過於薄弱。因此,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
昆明軍區的54軍、廣州軍區的43軍,陸續調入了武漢軍區管理。加上原有的第1軍、17軍,武漢軍區下轄了4個陸軍軍。再加上空降兵15軍,等於5個軍的強大機動力量。60年代末期,西藏軍區、內蒙古軍區先後撤銷。內蒙古軍區併入了北京軍區,西藏軍區併入了成都軍區,我國的軍區數量調整為11個。1973年,17軍被撤銷,武漢軍區下轄了3個陸軍軍、1個空降兵軍,形成了4個軍的配製。
1975年,隸屬於武漢軍區的第1軍,與隸屬於南京軍區的20軍對調。隨後第1軍南下,20軍北上,武漢軍區仍然下轄了4個軍。進入80年代以後,在幾次區域性戰爭中,均出現了高科技戰爭的影子。功能單一的陸軍軍,已經很難承擔複雜環境下的新任務、新需要。當時世界主要強國的軍隊,基本上都組建了各式各樣的集團軍。
出於科技強軍、全面發展的需要,1985年,我國做出了裁軍100萬的決定,同時,對原來11個軍區進行了全面調整。在此期間,武漢軍區、福州軍區、昆明軍區等4個軍區被撤銷。11個軍區調整為七大軍區,七大軍區的格局在80年代形成以後,持續了30餘年時間。在很多人的記憶中,一直是七大軍區。當時,35個軍中,有11個軍被撤銷。
總計裁撤了軍級以上單位31個,撤銷師、團級單位4054個。其中,武漢軍區被撤銷的同時,原本下轄的43軍也被撤銷。其他3個軍中,54軍、20軍劃入了濟南軍區管理,空降兵15軍劃入了廣州軍區(空軍和廣州軍區雙重管理)。武漢軍區被撤銷以後,濟南軍區的主要任務發生了變化,濟南軍區成為7大軍區中的戰略預備隊。
1985年之後,濟南軍區下轄了4個集團軍,分別是:第20集團軍、第26集團軍、第54集團軍、第67集團軍。其中,54軍堪稱是久經戰陣的王牌勁旅,也是機動性非常強的重灌主力部隊。在六七十年代的兩次邊境反擊戰中,54軍都取得了很好的戰績。1987年的戰備過程中,54軍接到命令以後,開始迅速集結,隨時準備開赴西南第一線。
依託道路交通、鐵路建設、公路網路完善、空運能力加強等一系列的因素,濟南軍區的各個部隊,能夠快速機動、遠端投送能力大大加強。當然,作者和大家聊得僅僅是歷史。畢竟21世紀之後,各個部隊的變化和調整很大,這就不屬於歷史了。
此處,向所有的老兵們致敬。關於我國各個軍和軍區變化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