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鋪天蓋地的日本轟炸機從雲層中竄出,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陷入一片火海。
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會發表講話,稱美國必須記住這個奇恥大辱,並作出有力反擊,隨即,美國正式對日宣戰。
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在珍珠港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的情況下對日宣戰完全在情理之中,但3日後,歐洲大陸上出現了另一份宣戰宣告:12月11日,德國對美宣戰。
如果發表宣告時希特勒有一句內心獨白,那麼這句話一定是:這一刻終究還是來了。如果再加上一句,則應該是:忍你們很久了。
這一刻,這個參加過一戰的賭徒無奈地發現,儘管自己極力避免,但是德國終究還是沒能擺脫一戰時的命運,在還未解決其他對手的情況下,面對強大的美國。德國再次不得不同時面對美蘇英三國的圍攻,四面皆敵似乎是德國永遠擺脫不了的命運。
在正式宣戰前,德美兩國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的博弈,這次宣戰不過是希特勒在幻想徹底破滅後對美國的一次攤牌。
二戰前期,德國想盡一切辦法不去招惹美國,儘量做到不給美國任何一個藉口來介入戰爭;而以羅斯福為代表的美國政府,則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去說服國內民眾,讓他們支援對德宣戰。
美德兩國之間這種心照不宣的關係維持了近一年,隨著珍珠港陷入一片火海,二者之間尷尬的關係終於走向終結。
納粹崛起
1919年巴黎和會上,以美英法為首一戰戰勝國對戰敗的德國進行了瓜分。
美國總統威爾信認為,對德國的索賠不宜過重,至少得在德國的承受範圍之內。
威爾遜此舉當然不是出於對德國民眾的同情,而是要去推銷他的“十四點”外交原則,威爾遜的“十四點”外交原則看起來十分漂亮:各國保有平等地位,並在自由意志之下進行交往。但以英法為代表的舊霸主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端倪: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直接劍指世界殖民體系。
舊霸主英法當然不會甘心放棄到手的利益,他們對威爾遜的觀點不屑一顧,他們此來只有一個目的:瓜分德國。
事實上,對德國進行高額索賠和異常嚴厲的懲戒本就與英國一直奉行的外交理念不符。
“不對於戰敗國進行過於嚴厲的懲戒”本身就是英國“大陸均衡”戰略裡極為重要的一條。
因為如果想實現“大陸均衡”,就必須保證歐洲大陸上不崛起一個單一強權,如果過分懲戒哪一國,很可能導致其對手變成單一的強權。
但是,對於此時已經在戰爭中被消耗得差不多的英法兩國來說,趕緊從對德國的戰爭索賠中恢復元氣比什麼都重要。
最終,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和不對德國索要過多賠償的建議沒有被重視,英法兩國在劃分德國的狂歡裡飲鴆止渴,沒有實現成為世界新領袖的美國回到美洲繼續過自己的日子,而德國在高額的戰爭賠款中艱難度日。
這樣的世界本還能維持,但1929年,大蕭條來了。
大蕭條沉重打擊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最先扛不住的一定是經濟困難還要承擔高額戰爭賠款的德國,內外交困之下,德國人終於選出了那個號稱會帶給他們奇蹟的小鬍子希特勒。
希特勒似乎真的給他們帶來了奇蹟,在他執政的前三年,德國經濟蒸蒸日上,失業率幾乎降低到零。
希特勒讓德國人獲得工作的方式讓整個國家走向軍國主義道路,由國家提供的龐大的軍工訂單讓德國需求旺盛,巨大的需求一時之間讓德國似乎變成了一個人人有工作的理想社會。
但是,國家提供訂單的前提是國家必須有錢,希特勒上臺後,透過搶猶太人獲得了不少錢,但是這些錢再多,總有用完的時候,但德國龐大的軍工生產卻不能停下,因為一旦停下,德國的經濟就會陷入崩潰。
軍國主義一旦啟動,就再也不可能停下,軍隊規模大幅膨脹的德國必須對外擴張。
《凡爾賽和約》簽署後,法國將軍福熙預言:這不是和平,這不過是20年的休戰。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歐洲大陸再次被戰火籠罩,福熙一語成讖。
孤立主義
大洋彼岸的美國,羅斯福總統看著從歐洲前線發回的戰報憂心忡忡,納粹德國進展迅速,法國迅速投降,西歐大陸幾乎完全落入納粹之手,只剩英國依託英吉利海峽苦苦支撐,而在亞洲,日本法西斯在中華大地上肆虐,在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下,日軍很難獲得更大進展,中國戰場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日本將戰火燒到東南亞的趨勢日益明顯。
而事實上,最讓羅斯福擔憂的並非越來越糟糕的世界形勢,而是國內還在盛行的孤立主義傾向。
孤立主義,是自美國第五任總統門羅開始制定的外交原則,即美國要將注意力放在美洲,不要捲入歐洲事物。
但門羅任總統時,美國還相當弱小,應該說,對於那時候的美國來說,孤立主義是相當現實且明智的。
但隨著美國國力的增長,孤立主義就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了,尤其是在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之後。
美國總統威爾遜想透過介入一戰並主持戰後國際秩序制定的方式結束美國的孤立主義,但是他的嘗試並不成功。
巴黎和會上,威爾遜只為美國爭取到了一些經濟貿易上的利益,世界秩序的制定者依舊是英法。
威爾遜的失敗嘗試讓美國再次擁抱孤立主義,很多美國人認為當初參加一戰是受到威爾遜的蠱惑,干涉歐洲事物對於美國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威爾遜之後,有孤立主義傾向的共和黨上臺執政,其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還帶來了著名的“柯立芝繁榮”。
當然,這種繁榮是虛幻的,為大蕭條埋下了禍根。
在大蕭條中上任的羅斯福一改前任自由放任的作風,開始對經濟和社會進行大範圍的國家干預,總統的權力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加強。
但儘管如此,擁有巨大威望的羅斯福仍不敢幹一件事,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讓美國參與二戰。
1934年到1937年之間,美國國會先後通過了三個中立法案,要求美國不得向交戰國出售包括武器在內的戰略物資。
1939年,隨著世界戰爭規模的迅速擴大,美國國會透過新中立法案,雖然新中立法案廢除了美國不得不向交戰國出售任何戰爭物資的條款,但也實實在在的限制了總統的權力,規定總統不得做出讓美國直接捲入戰爭。
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羅斯福十分清楚,在世界已經打成一片的情況下,美國不可能獨善其身。
因為美國的外交的原則說到底是英國的“離岸平衡”、“大陸均勢”、“光榮孤立”的升級版,美國雖然幅員遼闊,但是說到底依舊是個遠離世界文明中心亞歐大陸的大型島國。
如果德日法西斯拿下整個亞歐大陸,那麼對於美國來說不但一點都不光榮,更會無孤可立。
儘管內心十分反感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但是羅斯福還是不得不向美國民眾保證:不會美國捲入戰爭。
新王與舊王的交易
希特勒在西歐大陸上的勢如破竹給英國帶來了排山倒海般的壓力,英國不得不集中全力力量進行本土防禦。
好在此時的大英帝國雖然已經日薄西山,但是海軍實力一直強於其老對手德國,這讓德國縱然有數百萬強大的陸軍,卻無法登陸英國。
德軍先是希望利用空軍優勢以連續不斷的空襲迫使英國屈服,但是隨著堅決主戰派丘吉爾的上臺,英國並未在不列顛空戰中被德國擊倒。
隨後德國改變戰術,試圖以潛艇封鎖英國與殖民地之間的聯絡,把英國困死在英倫三島上。
潛艇封鎖戰術最初效果不錯,但英國人憑藉自己的海軍實力避免了被完全封死,不過儘管如此,英國國內仍舊出現了戰略物資甚至生活物資短缺的現象,無奈之下,英國首相丘吉爾只得求助於美國總統羅斯福。
英國以海外殖民地島嶼為交換條件獲取美國的戰略物資,當時的美國國內仍是孤立主義盛行,很多人認為美國在英國和德國之間應該不偏袒任何一方,羅斯福不得不以“交易”的名義支援英國,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英國以海外殖民地島嶼為交換獲得美國50艘退役的驅逐艦。
面對堅決不投降的英國,希特勒這邊也相當難受,納粹縱有百萬陸軍卻無處施展武力,這種局面不能長久維持,還是那句話,軍國主義的戰車一旦啟動,在粉身碎骨之前是無法停下來的,於是,希特勒決定再賭一把,趁著蘇聯大清洗餘波未盡,迅速拿下蘇聯,到時候整個歐洲盡在手中,由不得英國不屈服。
但是,這樣一來,德國再次面臨一戰時的局面:兩線作戰。
兩線作戰本就是兵家大忌,如果不能迅速擊潰一方則可能陷入全線崩潰的局面,所以納粹德國對蘇聯的打擊從一開始就勢大力沉,火力全開,意圖迅速讓蘇聯屈服。
但是希特勒失算了,蘇聯同樣沒有屈服,此時的希特勒應該有些慌了,因為戰爭開始朝著對德國的極為不利的方向發展:兩線作戰,兩線都是長期戰爭。
雖然短時間內納粹德國沒有崩潰的跡象,甚至在戰場上佔據一定的優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線作戰的納粹德國將越來越不利,而且,後面還有一個已經表現出對納粹德國極端不友好,而且實力比戰爭上的任何一方都要強大的美國遲遲沒有動手。
希特勒能夠明顯感受到羅斯福的敵意,他也明白美國遲早會對德國動手,但是,他仍舊幻想利用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讓羅斯福不能對德宣戰,至少把這個時間往後拖,最好能夠拖到德國解決掉蘇聯之後。
在這期間,納粹德國絕對不能給美國任何開戰的理由,絕對不能。
“製造戰爭”的羅斯福
1941年,隨著亞歐大陸上戰爭進入白熱化,羅斯福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向美國人宣傳德日法西斯的殘暴,當然,主要是德國,因為羅斯福認為相比於日本,德國更強,美國應該先集中力量幹掉德國,只要打敗德國,翻過手來幹掉日本不是什麼難事。
目睹了法西斯暴行的美國人在逐漸改變立場,大多數有正義感的人開始認為美國不應該完全置身事外,但是他們仍舊希望美國透過非戰爭方式為反法西斯國家提供援助,而不是直接出兵。
羅斯福抓住這一機會,於1941年3月說服國會簽署《租借法案》,根據法案,美國可以向中國、英國等國免費或有償提供武器、糧食、藥品等戰略物資的援助,武器、糧食等消耗品大多免費,軍艦等需要戰後歸還,條件是戰後美國可以租借這些國家的港口駐軍。
租借法案為急需戰爭物資的反法西斯國家(當然,主要是英國)軍民解了燃眉之急。
而此時納粹德國處境就尷尬了,一方面,他們仍幻想先解決蘇聯再來對付美國,另一方面,如果任由這些物資運往英國,那麼德軍在歐洲和北非的優勢將逐漸縮小。對於開往英國的美國商船,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1941年5月27日,美國商船羅賓摩爾號被德國潛艇擊沉,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船上無一人傷亡。
德軍潛艇在發現這艘美國船隻開往交戰區時,先是將其截停,在檢查船上有大量支援英國的戰略物資時,將全部船員帶下船,在確認船上無人後,才發射魚雷擊沉了這艘船。
這幫德國人還以美食招待了上岸的美國船員,納粹軍官仍希望用這些給美國一種“德國無害論”的假象。
但是很可惜,美國總統羅斯福是不會放棄這樣絕好的宣傳機會的,他只告訴美國人,德國潛艇擊沉了一艘美國商船,德軍是非常危險的敵人,至於德軍怎麼對待的美國船員,羅斯福隻字未提。
在美國國內反對德國法西斯的聲音逐漸佔據主流後,羅斯福“變本加厲”,他命令美國軍艦與英國軍艦混合編隊,為運往英國的商船護航。
茫茫大海上,很容易擦槍走火,讓德軍做到在英美軍艦混合編隊的艦隊時,只襲擊英國船隻而不襲擊美國船隻實在是一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941年9月11日,一艘美軍軍艦與一艘德軍潛艇在冰島附近海域發生衝突,美軍軍艦投擲深水炸彈,德軍潛艇發射魚雷,雙方均無損失。
但羅斯福仍拿這件事大加宣傳,說這是納粹德軍直接攻擊美軍艦艇的明證,而後他下令,凡是進入美國海域的德國潛艇,一律擊沉。
1941年10月,德軍潛艇襲擊了一支前往英國的船隊,9艘商船被擊沉,在這一過程中,護航編隊與德軍潛艇發生衝突,德軍潛艇發射魚雷擊中了數艘護航軍艦,要命的是,這裡麵包括美國軍艦“科爾尼”號。
這次襲擊造成了11名美軍士兵身亡,羅斯福怒不可遏,他向美國民眾宣傳,是時候考慮終止“中立”了,因為美德之間的戰爭實際上已經開始了。
與二戰初期英法對德的“宣而不戰”不同,此時的美國對德國的狀態是“戰而不宣”,美德之間差得只剩一紙宣戰聲明瞭。
儘管此時的美國已經全方位站在反法西斯陣營的一方,但是其仍未進入戰爭狀態,美國恐怖的戰爭潛力仍未被徹底開發出來。
直到1941年12月9日,率先按捺不住的日本將炸彈扔向珍珠港,美國才正式宣佈進入全面戰爭狀態。
眼見美國已經完全進入了戰爭狀態,希特勒知道,美國斷不可能只對日本動手而放過德國,反正結果已成定局,美國參戰後德國又將處於全方位的劣勢地位,更不能再輸掉氣勢了,於是12月11日,納粹德國直接對美宣戰。
希特勒一直試圖避免的激怒美國,讓美國直接參戰的幻想在其“盟友”日本的一番操作下徹底覆滅,這件事有偶然成分,但長遠來看也是一種必然。
因為日本與德國一樣,也是軍國主義國家,一個國家一旦走向軍國主義,就必須不斷地發動戰爭來維持其國家機器的運轉,這中間稍有一點停頓都可能導致整個國家機器分崩離析,軍國主義是一味毒藥,而非解藥,所有想要透過軍國主義解決問題的國家都將付出比原來問題慘重千百倍的代價。
願軍國主義的幽靈永不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