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抗日神劇中,將日軍描述成了一群毫無戰力、傻頭傻腦的廢物,不僅輕易可以將其擊殺,甚至還有徒手撕鬼子的場面。而事實上,在抗日戰爭中,日軍是極其難對付的。
據1944年軍令部的統計,當時第二戰區敵我兵力對比是13:100,第三戰區是20:100,換言之,如果平均來算,六個中國士兵,才能抵抗一個日軍士兵。當時的中國軍隊的兵力遠超過日軍,我軍一共有320個師,而日軍的兵力大約是40個師,敵我兵力對比是1:8。
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我軍的武器裝備遠落後於日軍,除此之外,當時日軍的戰鬥力也普遍超過我軍。
訓練有素,作戰高效
是時,日軍98%以上計程車兵小學畢業,日本在20年代義務教育普及率就達95%,而在中國軍隊中,只有5%計程車兵識字,截止1936年,全國也只有廣西一個省實行了強制義務教育。
在下級軍官中,日軍有超過50%的軍官,接受過高等教育或者專業軍事院校的培訓。二戰初期的日本士兵,普遍接受過時間為11個月的軍事訓練。
按照日本《步兵操典》的規定,日軍在新兵訓練中,有兩個月是射擊訓練,每個月的子彈消耗,步槍不能少於150發,機槍不能少於300發,一年的訓練子彈是1800發。
不論從受教育水平和訓練時間,當時的中國軍隊都遠低於日軍,我軍時常要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隨著戰爭的繼續,日軍老兵比例的下降,中國軍隊的戰力開始逐步提升,戰局才發生轉變。
不可否認的是,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的確不錯,但在整個戰爭中,這不是最重要的,讓我軍難以招架的,是其作戰的高效率和密切的配合。
據不完全統計,當時蘇軍每發射100發子彈,可以擊殺8名敵人,而日軍的100發子彈,可以擊殺10-20人。由於日本國土狹小,資源匱乏,所以日軍一直致力於提升作戰效率,也就是說,用較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果,在表現上就是槍法準,火炮射擊也極其準確,配合極其默契。
一般情況下,日軍的炮兵第一次炮擊後,馬上修正位置,第二發便可以擊中目標,雖說當時日軍的裝備和歐美軍隊還有不少差距,但如此精準炮擊,對我軍的火力點構成了很大威脅。
師團是日軍確定編制的第一級作戰單位,由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等多兵種組成,既有火力、也有機動力和保障力,日軍不僅可以聯合海空軍作戰,一個師團也可以單獨作戰。
日軍的多兵種配比如步炮協同和地空一體化進攻,也是當時中國軍隊望塵莫及的。
據八路軍老兵回憶,日軍部隊之間配合很好,一旦遇襲,能迅速展開,依靠地形躲避,並迅速在單兵之間形成交叉火力掩護,一旦日軍形成戰場配合,幾乎就沒了射擊死角,再進行進攻,難度就很大了。
白刃戰鬥能力,普遍強於我軍
日軍習慣於白刃戰,對此“樂此不疲”,在抗戰初期,日軍的白刃戰能力普遍強於我軍。在日軍的《統帥綱領》中有如下記述:
“雖然現今物質方面進步巨大,然而,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精神因素,和以往並無不同”。
日軍中往往有這樣一個理念,他們堅信只有用刺刀突擊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白刃戰符合日軍武士道精神傳統,儘管在對付美軍時,日軍的白刃戰佔不到絲毫好處,但在中國戰場,白刃戰還是有不小作用的。
當時的中國軍隊還在大範圍使用漢陽造,大刀、長矛也是屢見不鮮,所以在抗日戰場,時常可以看到白刃戰。
隨便提一下,有人說日軍在發起白刃戰之時,會退掉子彈,這是為了尊重對手,而事實上,日軍只規定,在白刃戰時不要開槍,因為三八大蓋初速較高,槍身長,有穿透力,很容易造成二次殺傷誤傷隊友,且二次殺傷子彈會翻滾,傷害更大,退掉子彈的說法,並不符合事實。
日軍中的每個中隊都有相應的拼刺教官,並有專門的考核標準,與此同時,日軍並非只在開戰前進行拼刺訓練,在戰爭中,只要有機會,中隊長和教官仍會組織士兵訓練拼刺。
陳誠在對白刃戰曾經表示:
“戰鬥技能欠缺,有的新兵補充後慘重,訓練不得法,尤其對突擊戰鬥、白刃戰等更差。”
當時不爭的事實,就是三個中國士兵,未必能拼得過一個日本兵,要殺掉一個日本兵很不容易。
在平型關戰役中,就有老兵回憶:
“有的時候三名日軍背靠背和八路軍拼刺刀,能挑翻一個班,比國軍強太多了。”
50米內,命中率90%
粟裕大將曾在1938年的一份戰報上寫:“敵射擊技術準確,兩百米以內步槍均能命中。”
由於日本資源之匱乏,所以十分講究精益求精,日軍普遍使用步槍,其目的就是降低子彈消耗量,與此同時,還能增加精準度。
三八式步槍瞄準基線長,射擊精準度高,即便在400米外,日軍仍可以進行有效射擊。據抗日遊擊隊老兵回憶,有的游擊隊員違反規定,在夜晚抽菸,剛點著火,幾百米外就發出一聲槍響,隊員應聲倒地。
在200米外,日軍普遍命中率高達80%,在50米外,命中率更高,而且這並非是在安靜的靶場,而是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不論是八路軍、新四軍、國軍,都無法達到日軍如此高的射擊精準度。
粟裕大將曾經說過:
“敵方官兵尚沉著,對我步兵火力不甚害怕,因我軍射擊過差之故。”
這就是為何在戰場之上,我軍傷亡遠超過日軍的原因之一。
八路軍老兵曾經評價:
“日本人打仗厲害,不怕死,槍法也好,只要稍微露頭,就會給他們可乘之機。”
寧可戰死,決不投降
日本兵戰鬥之頑強,是不可否認的,美軍對於投降問題看得比較淡然,而日軍不同,日軍將投降看做奇恥大辱,所以在抗戰期間,很少會有日軍投降。
日軍在《戰陣訓》中有如下記載:
“懂得羞恥的人才能自強……活著就不能接受被俘虜囚禁的侮辱,死了也不能留下罪過禍害的壞名聲。”
接受軍國主義洗腦的日本兵,對此深信不疑,他們往往不畏懼死亡,反而十分介意自己的聲譽。
平型關戰役中,第115師師長林彪曾經總結:
“我們過去從北伐到蘇維埃戰鬥中,還不曾碰到過這樣強的敵人,敵後只見戰場上敵人屍體遍野,卻捉不到活的。”
之所以我軍從抗日戰爭開始,戰力逐步提升,跟和日軍的拼殺有很大關係。在平型關戰役中,起初八路軍沒有和日軍交過手,以為在善待俘虜的政策下日軍也會投降,便會大聲喊道:“繳槍不殺,優待俘虜。”
而事實上,八路軍低估了日軍的戰鬥意志,因此還造成了不少傷亡。平型關戰役中,一位八路軍電話員,沿路檢查電話線,看到汽車邊一個半死的鬼子,便勸其投降,但話還沒說完,那名日本兵用突然揚起刺刀,插入了電話員的前胸。
在善待俘虜的政策下,有的戰士會把受傷的日本兵揹回來,有的卻會被敵人咬掉耳朵,在負傷的狀態下,日軍會拼盡全力反抗,直到拼死為止。
是時,687團抓到一個日軍俘虜,就要把他送到後方,讓他走就是不走,隨即大家將日本兵綁到擔架上,日本兵掙扎地掙斷了繩子,還要繼續反抗,甚至咬人,八路軍戰士氣不過,直接將其槍斃。誠然,對付頑固不化的日本兵,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一槍斃命。
所以,我們既不能誇大日軍的作戰能力,也不能醜化、貶低日軍的軍事素養。某種意義上說,對於對手的貶低,也是對千千萬萬犧牲烈士的不尊重。(文/九魚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