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上甘嶺戰役堪稱“神蹟”。
這一戰役,徹底粉碎了美軍的“金化攻勢”,讓上甘嶺成了“聯合國軍”的“傷心嶺”。
因此有人說,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
但在上甘嶺戰役中,美軍對中國人更深刻的認識,還是兩項絕活,那麼,別的國家軍隊學不來的中國志願軍的兩種絕活到底是什麼?
事件之初:上甘嶺戰役
1952年10月8日,美國單方面中止談判,並於14日向上甘嶺陣地發起猛攻,企圖佔據597.9高地和537.7高地,進而佔領五聖山,迫使志願軍戰線後撤。
上甘嶺戰役就此打響。
在上甘嶺戰役中,範弗裡特彈藥量投放遠遠超過二戰。
但猛烈的彈藥並不一定意味著戰爭的勝利,美軍在此次戰役中傷亡慘重,由原計劃的傷亡人數是200人增加到2.5萬人,且兩個高地都沒拿下來。
1952年10月14日凌晨,戰鬥打響。
範弗裡特深刻貫徹落實了“範弗裡特彈藥量”的原則,以每秒鐘6發的高火力密度,將炮彈如潮水般向志願軍駐守的兩個山包投擲。
在長達8小時的作戰裡,我軍前沿部隊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傷亡慘重,日傷亡量達到550人之多。
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是通往一線陣地的電話全部中斷,總部與前線部隊失去聯絡。
就此,上甘嶺表面陣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19日晚,四十五師經過休整後,聚集兵力發動了一次反擊,但並沒有料想到,敵人早有準備,導致我軍反擊受到阻礙。
20日,敵人猛烈反撲,上甘嶺表面陣地再次失守,這次失守使四十五師傷亡慘重, 21個步兵連傷亡超過半數以上。
而敵軍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聯合軍投入了17個營,傷亡人數已超過範弗裡特原定計劃的200人,高達7000人之多。
顯而易見,“金化攻勢”在上甘嶺戰役中是不可行的。
10月24日晚,為順利展開坑道戰,軍長秦基偉的警衛連補充到一號坑道,實施穿過兩道固定炮火封鎖線的計劃。
到戰爭最後,只剩一個副排長和25名戰士。
正是這種不怕犧牲的精神為後方贏得了時間,也為上甘嶺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10月25日,十五軍召開軍黨委會議。
軍長秦基偉指出即使傷亡再大,也要打下去,上甘嶺只有一個,堅決不能丟了五聖山。
一石激起千層浪,十五軍的戰士們重振旗鼓,預備發起反擊。
10月30日,我軍再度發起反擊,並採用了133門重炮對主峰進行炮火猛擊,5小時之後,志願軍順利收復主峰。
10月31日-11月1日期間,敵軍對我軍發起多次反撲。
但直到11月2日的拂曉,敵人也未曾得手,反倒被我軍堅守部隊打了個反擊,收復了597.9高地全部表面陣地。
從11月5日至18日,敵人又先後調集大量兵力,對上甘嶺地區展開瘋狂反撲。
但我軍秉持著絕不退讓的原則,反覆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共擊退130多次進攻,最終收復和鞏固了上甘嶺陣地。
11月25日,敵軍無力再發起較大規模的反攻行動,上甘嶺戰役以志願軍的勝利畫上句號。
這一戰,讓美國人重新認識了中國人,也讓美軍對志願軍的兩項絕活嘖嘖稱奇。
第一項絕活: 攻守自如的防禦體系
在上甘嶺戰役中,因為敵我差距較大,在敵人密集的炮火轟炸下,志願軍吃了不少苦頭。
因此,尋找一種有效的作戰方法就成為了志願軍面臨的首要問題。
只有防得住,才可以有後續的反攻,不然在猛烈的炮火之下,一切便成枉費,所以志願軍根據戰場環境特點,在第一時間構建了以坑道為主的防禦工事。
他們在山上挖了一些坑道,當敵人打炮時,戰士們就進洞躲避,當敵軍步兵靠近時,戰士們就衝出來殺傷敵人。
這樣做的好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志願軍將坑道建設成了一項能防、能攻、能機動、能生活的完整體系,這就意味著我軍既可以藉助防禦工事進行自我恢復,又可以與敵人進行長時間的拉鋸戰,不斷消耗敵人,使其疲軟,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目的,最大限度減少了我軍傷亡。
另一方面,志願軍構築了以坑道為骨幹的防禦工事,雖然在後續戰爭中不斷被毀,但志願軍藉助殘存工事進行維護搶修,頂住了敵人的狂炸爛炸和連續進攻,達到了減少傷亡的目的,使“範弗裡特彈藥量”的原則並未完全生效,大量殺傷了敵人。
堅固完善的坑道體系,是保證上甘嶺戰役勝利的重要先決條件,這既有效削弱了敵軍火力優勢,又為我軍長期固守和與敵反覆爭奪提供了有利條件,體現了我軍堅韌的持續力。
但勝利並不僅僅靠“防”,還要靠“攻”。
在敵人強大的火炮攻勢下,我軍也向戰場投入了大量火炮,但在數量上仍然不能同敵人相比。
因為敵我裝備差距懸殊較大,如何用火炮成了志願軍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志願軍炮兵發揚敢打敢拼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積極配合步兵行動,將每一顆炮彈都用到了正軌上。
就這樣,志願軍將火炮裝備的劣勢轉變成了火力進攻的優勢。
而其制勝法門主要分為以下四點:
一是針對火力上敵強我弱的特點和衝擊出發地距離目標較遠的弱勢,炮兵選擇有重點地運用火炮,不與敵軍炮兵硬碰硬,而選擇較弱的步兵進行攻擊,若遇到需要壓制對我軍產生威脅的敵炮,則以少數火炮給予有準備、突然的射擊,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二是靈活使用火炮,集中山、野、榴、高和團屬火炮,按效能區分為直協炮群和遠戰炮群,意圖將其效能發揮到最大化;
三是密切步炮協同,及時支援步兵作戰;
四是炮兵訓練有素,以準確而猛烈的炮火,據美軍描述甚至達到了每秒一發的程度,有效支援了步兵行動,減少了我軍傷亡,也使得進攻的聯軍陷於癱瘓。
就這樣,我軍做到了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裡,爭取到了火力優勢,極大程度減少了人員傷亡,為上甘嶺的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戰爭不僅在前方打,也在後方打。
在後勤方面,我軍也由淺入深地做出了戰略部署。
而後勤的重點則放在是否能根據戰況及時調整和調動後方力量。
而要做到這一點,這需要保證我軍的運輸網和通訊聯絡網能順利執行,使整個戰役後方指揮和後備力量能夠統一排程,達到增援防禦的作用,在敵人來不及增援的情況下,我軍增援能第一時間達到戰場。
除了人員調動外,供應和運輸也不能出意外,實行包運責任制來提高運輸效率,來鞏固志願軍後勤保障的執行能力。
由此,從後勤層面也保障了戰役的勝利。
綜上,志願軍依託坑道的有利軍事工事,再將火炮和後勤兩個關鍵因素相結合,不斷消耗、殺傷敵人,扭轉了敵強我弱的不利局勢,積小勝成大勝,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最終取得了上甘嶺的勝利。
第二項絕活:三三制
“三三制”戰術最早起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在國共內戰時期成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以其靈活性讓我軍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優勢,是一種步兵“班組突擊”戰術。
它是沒有重武器支援掩護以密集隊形衝擊敵人的陣地時,為減少保護措施較少計程車兵傷亡所制定的戰略原則。
“三三制”戰術,顧名思義,就是三人一組,呈三角形進攻陣型。
它規定以班為單位分成三個戰鬥小組,呈三角進攻隊形,由班長、副班長、組長各帶一個戰鬥小組,以“士兵在前,組長在後”的陣型展開行動。
每名士兵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
三個戰鬥班又組成一個戰鬥群,由此“三三制”戰術井然有序地展開,進攻時呈“散兵線”隊形展開,士兵會根據組長或班長的指令變化隊形,使得隊伍十分靈活,可以應對許多突發狀況。
“三三制”最初是以其靈活性聞名的,在戰鬥中,各個小組能夠根據敵人火力的多少,來靈活選擇戰術:散開前進、集中突進還是後撤。
同時,還可以靈活運用本班火力,在進攻或者後撤時,既可以選擇集中火力攻擊,又可以分開進行火力掩護;若遭遇炮擊,也可以靈活應對,有效減少人員傷亡。
除了在攻堅時靈活完成任務外,“三三制”戰術在執行爆炸、投彈、破壞、扶梯、偵察這些特殊任務時,也毫不遜色,既可以解決抽調人員的麻煩,還可以減少人員傷亡。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三三制”更是大放異彩,甚至被是曾被美國西點軍校列入教學經典案例。
當時,美軍的實力十分強大,擁有著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強大的火力攻勢,一度對我軍造成較大的傷亡。
顯然,如果硬碰硬,我軍佔不了任何甜頭。
於是我軍採用了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曾使用過的“三三制”戰術。
在衝鋒的時候,三人小隊形成一個三角形,彼此之間互相掩護,在一個三人的戰鬥小組面前,幾乎不存在戰鬥死角。
因為我軍時而集中,時而分散的靈活隊形,讓美軍搞不清我們大部隊的具體位置,也就不能將炮火集中,大幅度降低了規模炮火攻擊的可能性。
雖然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敵我裝備差距懸殊較大,但“三三制”有效地為我軍勝利爭取了時間,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與敵人展開了長時間激烈的拉鋸戰,也讓志願軍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這種對志願軍可以稱之為本能的戰術,這種連續幾乎不中斷的戰鬥力,再輔以我軍絕不退步的自我犧牲精神,把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結語:
上甘嶺戰爭的勝利堪稱“神蹟”。
可奮戰在上甘嶺前線的戰士們並不是神,只是一群敢於為國獻身的普通人。
為了勝利,他們苦練兩項“絕活”;為了勝利,他們傾盡所有,包括自己的生命。
在面臨死亡的時刻,每個人都會畏懼,會懼怕,但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五聖山不能丟,決不能讓敵人踏過上甘嶺一步!
上甘嶺的勝利是無數犧牲堆積而成,是我軍戰士以鮮血的代價給予囂張的美軍狠狠地一擊,這一擊打出來軍威,打出來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