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學密碼——李虎 逸之
一,神與形的辯證關係
1.神是物的本質,形是物的表現形式。
2.神是內在的,形是外在的。
3.沒有內在的神,就沒有外在的形,形是內在的神的外在表現。
4.內在的神透過外在的形來表現出來。
從以上看出,形是客觀存在的物體,神是內在思想在形體上的反映。沒有“神”形則死,無“形”而神不現。形”是自然風物,“神”是讚美自然風物的,抒發嚮往、眷戀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活力。神寓於形體之中,形是客觀物件,這兩者之間是辯證的統一。
二,關於“鬆緊”
一根粗大木樁與一捆樹枝的區別,是僵硬與松活的最好比喻。鬆緊勁要適中,不可少於和超過自身本力,鬆緊是一種相互吸引和排斥(開合、撐抱、離向)的紛紜無端的“無數細胞鏈之激盪”。保持這種整體狀態,不要受敵方的大力或小力之影響而有所應付不及。如果產生力所不及,那再利用技術角度轉變也不遲。
三,以形導神
側式夾馬樁,一小腿留在整體之後,作為支援前部整體。雙手雙腳不參與(如兩杆大槍相交,要留出槍頭),雙小臂雙小腳與頭身綜合成一個混元體(雙膝向前上縱),與敵方蹭撬錯撥而作拳。
上肢連結,在於頭之前額與雙小臂近腕處;下肢連結,在於雙膝與雙腳腕處(留出梢節雙腳)。
敵我肢體猶如兩捆蘆葦,不要意在“外圍輪廓“”而向裡抱著纏撬(這樣就緊而殭屍了),要意在“中叢”行使纏撬(這樣即有錯綜複雜的相互支撬力且又松活)。
四,氣中之力
形中“筋骨之力”與“氣中之力”要同時存在,達此才謂“陰陽相濟”。形內之“氣”中,有一種“力”,這種“力”就是“氣中之力”。
意中之力不是“神”,氣中之力才是“神”,神是無意之力,所謂“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者是,達此才有“本能活力”的有效發揮。
五,自身力與技術力
自身力,是富有“六方外圍力護助”的,是富於彈性而遊刃有餘的迂迴空間的;技術力,是有撬撥、摺疊、纏裹的反關節之能的。能使敵方在被反關節的形態中而與我對陣,以被反關節形態向我進攻,又以被反關節形態被我擊出的。
河北 邢臺 南和 李虎 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