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那個開滿面館的小巷裡,一個身材高大、西裝革履的男人,正躲在一個隱蔽的角落裡,眼含熱淚。
他的眼睛,緊盯著對面一個不停忙活的女人。
找了她十幾年,如今近在眼前,男人除了激動,更有些膽怯。
他擔心,她早已忘了他。
但他顧不得其他,邁開箭步衝了過去。
還沒等女人反應過來,他已經“撲通”跪在地上。
“姐姐,我終於找到你了。”
下跪,叫姐姐,女人和丈夫一時都懵了。
他們慌亂無措,雙手下意識地伸向腰間的圍裙。
手在圍裙上隨便摩挲幾下,就彎腰去拉下跪的男人。
平白無故冒出來一個弟弟,還行這麼大的禮,這個叫戴杏芬的女人,認定他是找錯了人。
鄰居們都停下手裡的活計,湊過來看熱鬧。
眼前這個男人,一看就氣度不凡,不是庸常之輩。
這樣的男人,跟一個開面館的女人,能有什麼淵源?
尤其聽說,他竟然已經找了戴杏芬十幾年,圍觀的人更是好奇。
這個男人叫何榮鋒,是瀋陽一家公司的老總,身家上億。
要說清楚他和戴杏芬的關係,還得從他的少年時期說起。
1976年,何榮鋒出生在重慶市酉陽縣,父親是村裡的殺豬匠。
那時,養豬賣錢是農民一年收入的主要來源。
每到年底,何榮鋒的父親會收一批豬,屠宰後去城裡賣,賣完再給農民結賬。
年年如此,養豬戶和他的父親之間彼此信任。
不料,一件意外的事發生了,這份信任被打破,還逼得少年何榮鋒遠走他鄉……
一個冬天,何榮鋒放學後,迎著冷風回家。
快到家門口時,他聽到一片吵鬧聲,裡面還夾雜著別人大喊父親名字的聲音。
他快步跑進院子,看見十多個人正怒氣衝衝地圍著瘦小的母親,大聲嚷嚷:
“他說錢丟了,誰知道真的假的!”
“躲沒有用,趕緊還錢!”
“別廢話,讓你家男人滾出來!”
……
一個男人上前推搡母親,然後,幾個人你一拳他一腳,瞬間,母親就被打倒在地。
何榮鋒見母親被打,發瘋似地衝過去。
無奈他身體瘦小,沒等跑到母親跟前,就被一個男人一腳踢飛。
他結結實實地摔倒在地,後腦一磕暈了過去。
等他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躺在炕上,母親在一邊抹眼淚。
原來,父親賣完豬肉的1萬多塊錢,被偷了。
這些錢是養豬戶的命根子,一家老小就指著這些錢過日子。
那天半夜,父親偷偷回到家。
夫妻倆面對著面哭泣、發愁,就是把房子賣了,他們也賠不起那麼多錢呀。
但拿不出錢來,養豬戶會把父親打死的。
無奈之下,母親只好讓父親先出遠門躲起來。
遲遲不見何榮鋒的父親回村,養豬戶陸續上門質問。
畢竟,那個年代,賣豬錢就是他們的命根子。
知道瞞不下去,母親說了暫時還不起錢,父親去外地躲債的實情。
聽聞這個訊息,憤怒的養豬戶把氣撒到了何榮鋒母子身上。
不但砸爛了家,還把母子倆按倒在地上毒打。
何榮鋒被打到頭上露出骨頭,整整縫了12針……
這樣膽戰心驚的日子,何榮鋒和母親過了兩、三年。
對於漸漸長大的少年何榮鋒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種奇恥大辱。
“士可殺不可辱”,血氣方剛的男兒氣息在他的體內甦醒。
何榮鋒忍不下去了。
他買了一把大刀,隨身帶著,在村裡放出狠話,誰敢再來就砍誰,大不了一命換一命。
母親怕兒子真的傷人害己,狠心決定,讓何榮鋒退學打工,賺錢還債。
1993年春天,17歲的何榮鋒,跟其他兩個要好的夥伴一起,坐上開往杭州的火車。
他們想去溫嶺投奔一個夥伴的姐姐,計劃在那裡落腳打工。
然而,一到杭州,他們就發現一個悲催的事實:身上僅有的那點錢,被偷了。
三個人站在陌生的街頭,不知所措。
沒錢坐車,怎麼去溫嶺?
只剩下走著去這一條路。
而走路過去,起碼需要十幾天,這一路上,吃飯住宿還是個大難題。
怎麼辦?
此時,何榮鋒感到,自己的人生好像走到了末路。
他又一次深深地體會到沒錢的痛苦。
三個毛頭小子別無他法,只好天做被,地當床,吃著殘羹剩飯,受著白眼奚落,一路乞討而行。
初春時節,氣溫仍然很低。
他們狼狽地走了13天,在最後3天,沒有討到任何食物。
飢寒交迫之下,何榮鋒又發起了燒。
臨近傍晚,他們到達仙居縣楊府鄉楊府村。
三個人再沒有力氣往走路了,一個夥伴鼓足勇氣,敲響村頭的一戶大門。
門被開啟,出來一位面相和善的年輕女子。
敲門的夥伴連忙說:
姐姐,幫幫我們吧!
我們從重慶出來打工,錢被偷了…
我們三天沒吃東西了……
這位女子,就是何榮鋒20多年念念不忘的戴杏芬。
那一年,她24歲。
戴杏芬上下打量三個人,蓬頭垢面,衣服又髒又皺,腳上的鞋子也爛了。
她沒有懷疑,立馬招呼三人進屋。
戴杏芬和母親麻溜地下廚做飯,米飯、炒菜……一會兒就上了桌。
三個人狼吞虎嚥,風捲殘雲般掃光了飯菜。
飯後,戴杏芬給他們燒了熱水,讓他們洗漱乾淨。
他們閒談起打工的話題,戴杏芬說出自己打工的感悟:
我在外面打過幾年工,如果老鄉們都像溫州人那樣誠實守信,有了好的口碑,老鄉們才都有錢賺!
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句簡單的話,卻成為日後,點撥何榮鋒的事業大展宏圖的關鍵。
第二天,戴杏芬去廠裡上班。
她打電話給幾個部門,還詢問附近廠家,打聽有沒有招工。
她想幫三個年輕人找份工作,但得到的回覆都是暫時不招。
於是,她給他們買了去溫嶺的車票,給他們包裡裝上紅糖饅頭片,又給了每人10元錢。
那時,她一個月工資還不到100塊錢。
戴杏芬把自己的地址寫到一張紙上,給他們帶著,告訴他們:
找到落腳處就給我寫信,如果找不到工作,你們就回來,這裡也是你們的家。
坐在車上的何榮鋒,緊緊攥著10塊錢,他的心裡五味雜陳,眼睛蒙上了一層霧。
被逼離家,錢被偷,乞討路上受盡嘲諷和呵斥,他對這個世界失望了,甚至有了恨意。
他常常問自己:“這個世界為什麼這麼多的惡意?”
然而,戴杏芬的善良又讓他發現,這個世界還是美好的,還有光明與溫暖!
戴杏芬的暖心姐姐形象,就這樣深深刻在何榮鋒的心上。
好像老天故意和三個年輕人作對,他們做什麼事都不順利。
何榮鋒迫切渴望賺到錢,替父親儘快還清外債。
結果,到了溫嶺,卻撲了空,那裡沒有工作機會。
無奈,何榮鋒三人又決定北上天津,去投奔老鄉。
因為沒錢,何榮鋒和另一個夥伴逃票上了車。
車上查票嚴,兩個人只好躲到鍋爐房裡。
沒想到睡過了頭,醒來時車到了瀋陽。
何榮鋒和夥伴將錯就錯,就在瀋陽下了車。
人生中的事,很難說是不是天註定,何榮鋒誤闖的瀋陽,日後反而成就了他。
他和夥伴開始尋找重慶老鄉,畢竟陌生的城市,還是鄉音最讓人信任。
可在信任的老鄉那裡,何榮鋒辛苦工作了半個月,居然一分錢都沒拿到。
被騙好幾次後,他才找到一份水電焊的小工活,工資一天5元,他做了3個月。
工資太少,他心急上火,這樣下去的話,猴年馬月也還不清債。
後來聽說,傢俱廠賺錢,他就跑去傢俱廠做小工,一個月掙300元。
他發現,傢俱廠裡的噴漆工一個月能賺到2000多元。
這個發現,讓何榮鋒心花怒放。
離家這幾個月,每天都想著怎樣賺錢,可現實讓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現在,他終於看到了一點曙光。
假如自己一個月賺2000塊,那一年不就把債務還清了嗎?
1993年底,他開始拜師學藝。
心中有方向,眼裡有光芒,腳下才有力量。
短短半年時間,何榮鋒便熟練掌握了噴漆技術,出徒後,工資漲到每個月800元。
他好開心啊,賺錢多了,那還錢的速度肯定就加快了。
等還完錢,父親就不用再東躲西藏,就能跟母親過上舒坦日子了。
何榮鋒幹勁十足。
然而,工資漲到800元以後就不再漲了。
因為工廠的訂單越來越少,老闆整天愁眉苦臉。
沒訂單,誰也賺不到錢,工廠也面臨倒閉。
何榮鋒從老闆那裡得知,因為一些重慶老鄉坑蒙拐騙,不講信譽,傢俱廠的口碑越來越壞。
客戶不信任他們,自然不會來這裡定傢俱。
眼看賺不到錢,何榮鋒早點還完債的希望又一次破滅。
他想換個城市去賺錢,但有人告訴他,哪個城市都一樣,錢都不好賺。
煩躁的夏夜,何榮鋒輾轉難眠。
他回憶快樂的童年,回憶這一路的奔波……
突然回憶起落難時,幫助過他們的戴杏芬姐姐說過的那句話:
有了好的口碑,老鄉們才都有錢賺!
這句話,猶如黑暗中突然劃過的一道閃電,讓何榮鋒在迷茫中看到方向。
心情瞬間開朗,他知道該怎麼做了。
治病需要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何榮鋒在戴杏芬那句話的啟發下,一下子找到了傢俱廠的病根。
把那些敗壞口碑的老鄉趕走,清除這些毒瘤,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他對自己說:
我一定要按照戴姐姐說的那樣做,改變目前這種不好的風氣,這樣才能救善良的老鄉,也救自己……
說幹就幹,他的想法得到老闆的支援。
他把廠裡那些坑蒙拐騙,滿身惡習的老鄉,陸續清除出工廠。
他認為,只要堅持淨化環境,他們重慶老鄉的口碑肯定會好轉,傢俱廠的生意也會起死回生。
然而,事情根本沒有何榮鋒想的那麼容易,他壞了別人的好事,別人會讓他付出代價。
被他趕走的那些老鄉,心有不甘,接連不斷地對他打擊報復。
他經常被人堵著暴打。
最嚴重的一次,他被三個老鄉一起毆打,身上被打出多處傷口,像個血人,最後昏迷入院。
為了老鄉的聲譽,受到如此攻擊,還差點沒命。
他的做法,在瀋陽的重慶老鄉中傳開,老鄉們都被感動了。
不認識的老鄉紛紛從城市的不同地方,來醫院看望他,稱讚他是個了不起的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何榮鋒被誇的不好意思,他說這是一個善良的姐姐教他的。
他把戴杏芬的話講給老鄉們聽,老鄉們也非常認同。
於是,又有13個人加入他的隊伍,跟他一起,清除老鄉隊伍中的毒瘤。
半年以後,那些毒瘤有的改邪歸正,有的回了老家,還有的被抓去改造。
他和許多老鄉一起,將重慶人在瀋陽的口碑拯救回來。
重慶老鄉的工作好找了,他們之間也更團結了。
他得到當地許多老闆的賞識和信任,還專門聯絡他,代為招聘工人。
當然,肯定會付給他相應的勞務費。
這筆勞務費,比他打工的工資還要高。
19歲那年,當許多同齡人都在為高考衝刺時,他替父親,還清了斬斷他讀書之路的一萬多元外債。
那天,當他匯完最後一筆欠款後,跑到一個沒人的地方,酣暢淋漓地大哭一場。
別人的成年禮,是一封榮耀的錄取通知書;而他的成年禮,是最後一張還債的匯款單。
都說成年人的苦,無需多說。
每個人都不容易,只不過很多人將自己的情緒調成了靜音。
剛剛成年的何榮鋒,也是如此。
他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那個善良的姐姐戴杏芬,成了他的傾訴物件。
苦痛的日子,他都是靠著寫日記,向姐姐傾訴熬過來的。
還清債務後,他最感謝戴杏芬,說她是他的人生導師,一點都不為過。
如果不是她的那句話,讓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父親欠下的外債,還不知道哪天才能還清。
他在日記中寫到:
戴姐姐,我終於替父親還上了要命的外債!我的父母都開始過上了安穩日子。今天我大哭一場,真的感謝你啊!
有句話說,人有一個好名聲,就等於擁有一大筆財產。
因為名聲就是一個人行走世界的名片。
即使你一無所有,只要你有好名聲,就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何榮鋒成功清理那些毒瘤的事,讓他在業內贏得好名聲。
他憑藉好名聲,贏得越來越多的信任,大家都願意把噴油漆的活交給他做。
每筆生意,不管訂單大小,他都保質保量的按時完成。
有個規模比較大的傢俱公司老闆,在聽聞何榮鋒的事後,確信何榮鋒是一個能認真幹事的人。
他把自己傢俱廠的全部油漆工作,指定承包給何榮鋒做。
於是,打工的何榮鋒變成承包人,開始獨立承接傢俱廠的大單噴漆生意。
僅這一筆大單,就讓何榮鋒在短時間內賺了上百萬元。
從一個被逼離家、打工還債的少年,到短時間內迅速成為百萬身價的富豪,何榮鋒的人生瞬間華麗轉身。
不管貧窮還是富有,戴杏芬一直是他心靈的寄託,也是他前行路上的指路人。
他願意把自己的苦樂都說給她。
戴姐姐,有個大老闆覺得我有號召力,將傢俱廠油漆活全都承包給我,這一下我賺大了……
日記寫了很多,我不會讓你看到的,因為你有幸福的家庭,我不能打擾你。但幾年了,我又不吐不快,於是寫下這些記錄。
接了第一筆大單後,找何榮鋒的大單越來越多。
他累積財富的速度開始加快,接連成立自己的傢俱廠和油漆廠。
短短十年時間,他就從一個流落街頭的乞丐,成為一個身價上億的富豪。
逆襲的人生,堪稱傳奇。
和別人聊起自己的傳奇經歷時,他始終謙遜地表示,這是得到高人指點的結果。
他說:
戴姐姐簡直是‘神姐’一樣,她的點化真的就是點石成金,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
不管是剛開始自己創業,還是成為知名企業家,他一直把戴杏芬所說的“口碑”和“信用”,放在公司管理的首位,從不放鬆。
在百忙之中,何榮鋒一直沒有忘記尋找戴杏芬,以報答當年的恩情。
但因為地方口音差異,他把“戴杏芬”記成“戴信芬”。
十來年間,除了退回兩封“查無此人”的信件,其他的信都有去無回。
他託付浙江的生意夥伴,請他們幫忙尋找,同樣沒有音信。
何榮鋒還透過公安局查詢戶籍資訊,同名的雖有十多個,但年齡都不相符。
“戴姐姐會不會……”,他不敢往下想。
一直沒找到,一直都在找。
2013年3月的一天,何榮鋒接到一個電話,浙江的生意夥伴給他帶來好訊息。
找到了,她不叫戴信芬,叫戴杏芬,她現在做著小生意,對20年前的事情還有印象……
聽著電話的何榮鋒,激動地流下眼淚。
原來,他的戴姐姐好好地活著!
何榮鋒和愛人馬上起身,前往浙江仙居,去見20年前的恩人。
分別20年,終於又見面了。
曾經的小乞丐,如今再見,已是身家上億的富豪。
在何榮鋒的心裡,戴姐姐給予他的東西,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
但看到戴姐姐開個小店,起早貪晚地為生活忙碌,他很心疼。
他現在有能力幫她了。
於是,他拿出100萬送給戴杏芬,希望能改善她目前的生活。
但是,戴杏芬婉言拒絕了。
她為這個小兄弟自豪,同時,也體諒他的不容易。
她說:
當年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不值得一提。
我雖然是做小生意的,但我現在生活的很好。
你出息了,我很高興,這就夠了。
錢不收,那隻能買點補品表達感恩之心。
何榮鋒臨走前,買了幾萬塊錢的禮品,偷偷留給戴杏芬。
沒想到,戴杏芬夫婦趁著去瀋陽看何榮鋒,又給還了回去。
2014年,何榮鋒再次登門拜訪戴姐姐。
臨走前,他偷偷去銀行取出5萬現金留給他們。
戴杏芬發現後,趕緊拿錢跑到銀行,把錢又退了回去。
看到收款資訊,何榮鋒心裡又難過又失落,戴姐姐總是拒絕他的回報。
隨後,他收到戴杏芬發來的簡訊:
我的鋒弟,你好!
在這20來年中,我的確幫過別人不少忙,其實我過得還不如別人。
但是,我從沒想過得到別人的回報,甚至還有人恩將仇報。
有了你這件事,我不後悔,也不恨。
有你的影響,我還會將我的本性持續下去。
戴杏芬的話,讓何榮鋒感觸良多。
他決定將自己的這段經歷,寫成一本書《自我激勵:乞丐如此被點化成富翁》,來表達自己對戴杏芬的感激之情。
何榮鋒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他希望,自己能把戴姐姐的愛心接力下去。
他們的故事被拍成公益電影《一輩子的姐弟》,更多的人被他們的姐弟情誼感動。
戴杏芬告訴記者:
當年我做的實在微不足道,而何榮鋒的感恩才是真正值得稱道的,他的成就不是來自我的什麼‘點化’,而是他的善良。
因為,這個世界不會虧待善良的人。
如今,兩家人一直來往密切,何榮鋒和戴杏芬成了沒有血緣關係的“親姐弟”。
有句話說:“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 。”
何榮鋒和戴杏芬的故事,恰好印證了這句話。
兩個善良的人,一個不求感謝,一個難忘恩情。
正因為有了他們這樣的人,生活才充滿了溫情與陽光。
對於何榮鋒和戴杏芬的“姐弟情”,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