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殿,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位於中和殿後,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謹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建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保和殿。“保和”出自《周易》,意即保持宇宙間萬物和諧,意為保持心志純一,共享天下和諧。
保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240平方米,高29.50米。屋頂為重簷歇山式頂,上覆黃色琉璃瓦,上下簷角均安放9個小獸。上簷為單翹重昂七踩斗栱,下簷為重昂五踩斗栱。內外簷均為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正面龍。六架天花梁彩畫極其別緻,與偏重丹紅色的裝修和陳設搭配協調,顯得華貴富麗。殿內中部坐北向南設雕鏤金漆寶座。寶座上方懸掛有乾隆帝御筆“皇建有極”扁,意即人君建立天下最高準則。東西兩梢間為暖閣,安板門兩扇,上加木質浮雕如意雲龍渾金毗廬帽。建築上採用了“減柱造”做法,減去了將殿內前簷6根金柱,開闊了空間。
明代,舉行朝典前,皇帝從乾清宮升至此殿更衣。保和殿在清朝初年還曾做過皇帝寢宮,清初,後三宮修復前順治帝、康熙帝曾在此居住。順治三年(1646年)至十三年(1656年),順治帝福臨曾居住保和殿,時稱“位育宮”, 順治帝的大婚也在此舉行。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時稱“清寧宮”。二帝居保和殿時,皆以暫居而改稱殿名。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這裡成為“殿試”考場的固定場所。清代殿試自乾隆年始在此舉行。科舉考試是皇帝選拔國家官員的一項重要制度,它起源於隋代,結束於清末,延續1300餘年。考試分文科和武科兩種,每三年進行一次。文科考試分為4級:第一級叫童試,在縣城舉行,考中者稱為秀才;第二級叫鄉試,在省城舉行,考中者稱為舉人;第三級叫會試,在京城的貢院進行,考中者稱為貢生;最高一級叫殿試,在保和殿進行,參加者稱為進士。進士又分三甲,前三名稱進士及第,即:狀元、榜眼、探花;後兩甲為進士出身和賜同進士出身。一個讀書人,熟讀“四書五經”之後,首先要中秀才。中了秀才就是讀書人。秀才要去省會城市參加“鄉試”,考中為舉人。舉人們還要到京城的國子監去考“會試”,然後才有資格到這座宮殿參加“殿試”。“殿”就是指保和殿。考中第一名的稱為狀元,第二,第三名稱為榜眼和探花,其他被錄取者稱“進士”。前三名可以從午門正中的門洞走出紫禁城,表示皇帝對他們的恩寵。金榜題名的讀書人寒窗十載,忍辱負重,為的是那金榜題名的霎那震顫,以及入朝為官後的功名仕途,以文治國的傳統,施於天下。
殿試后皇帝還要進行朝考、大考和考察,進一步優中選優,精中選精,遴選出翰林人才,直接提拔到皇帝身邊工作。清朝的官僚制度分為九個階梯,謂之九品。每一品有正從之別,稱為“九品十八級”。正一品為內閣大學士;正二品為六部尚書、地方都督、巡撫;三品至六品為地市級官員;七品至九品為縣級官員。九品以下稱為“未入流”。
清代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賜藩國、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宴請新疆、蒙古的外藩王公和文武大臣,以示安撫。新疆和蒙古是少數民族集中的地區,民族關係特殊,朝廷的主要危險大多來自這兩個地區。清王朝自建國初期就不斷征服和統一蒙古各部,後來更是武力與懷柔之道相結合,這就是康熙皇帝在塞外建避暑山莊的重要原因,年關宮廷賜宴也是懷柔之道的手段之一。宴會時殿內每兩人一桌,皇帝親臨,高坐龍椅,殿內舉行宴會,殿外表演節目。公主出嫁,皇帝也要在這裡宴請親家和朝廷三品以上大員。
在保和殿後,有一個巨大的雲龍石雕,為宮中石雕之最,俗稱“大石雕”。明初建造三大殿時雕刻,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鑿去舊有的花紋重新雕刻。石雕長16.75米,寬3.07米,厚1.7米,重達200多噸。四周為纏枝蓮花紋,下部為海水江牙紋,中間雕刻飛雲簇擁的九條蟠龍,象徵天子“九五之尊”。
這塊石料是採自北京房山區的大石窩村。500多年前的古代運輸工具還沒有能力將200多噸的石料搬動。朝廷動用民夫2萬多人,騾馬1000多頭,在冬天靠沿途挖井汲水,潑地結冰鋪成冰道,一步步滑行,動用了兩萬多名民工、幾千匹騾馬,用了近一個月時間,耗銀11萬兩,才把這塊大石頭運到紫禁城。
孫克勤撰文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