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今天的科技已經相當發達,但是對人腦的認識卻十分膚淺,特別是哲學認識,接近空白。有科學家研究認為,人腦的容量非常大,大的無法想象,可以裝下大英圖書館的全部藏書 。能實證嗎?這些研究人員當然證實不了,其它人更無法證明。
這一結論到底有多大可信度?普通人都可以透過直感大約估計人腦的知識容量,但說不清道理。
一、人腦不是復讀機
人腦記憶是一個心理過程,對文字的記憶不是復讀機,對圖片的記憶不是照相機。人腦記憶的東西其實是經過取捨加工的新產品,人眼看到一個景物,已經作了心理裁輯,感興趣的、衝擊心理感受的,色彩突出的,運動的,稀奇古怪的,會記憶深刻,轉化為長久記憶,其餘的則處於遺忘之列,由時間自動清除。除了眼睛,五官的感受都會經過心理處理,不是照單全收,相容幷蓄。對於文字作品,藝術作品,造型等記憶,也是擇其優者而記之。
二、記憶與遺忘的運動
人腦的每次記憶都是最佳化選擇、價值判斷取捨加工的過程,符合心理需要的,感覺有價值的東西,記憶深刻,次要的則直接忽視,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大腦的知識多了也會遺忘,遺忘就是大腦對比後的不斷淘汰。當時感到重要的,透過對比,以後感到不重要了,就會慢慢遺忘掉。為啥會這樣呢?
三、輕裝疾進
人腦是創造性器官,記憶的目的是為創造性服務的。如果人腦充滿各種知識,各種圖片,各種聲音,各種思想,要發明創造,就要提取有使用價值的知識,越快捷,越精確,越鮮明越好,無用的資訊必然造成不必要的干擾,影響思維速度精度,所以,定期自動清除無用資料就是常態。經過心理的幾次選擇,數次遺忘,大腦中儲存的東西已經剔除99%以上,不斷學習,不斷遺忘,大腦中儲存的東西始終不會堵塞創造性。當然 ,人腦的遺忘與心理選擇判斷也有不足,它需要書本,電腦等載體的知識,經驗進行補充。但這些補充的知識絕對不能完全儲存在大腦中,這是“二腦”的不同分工。
三、多媒體知識庫五味雜陳
不同分工決定了書籍,電腦,影像等多媒體記憶的長久性、精確性,全面性,一絲不苟性。所以 ,這些媒介不但要和盤托出,而且要永久精確儲存記憶。古代知識量小,有書籍記載,繪畫,雕塑,壁畫等已經基本滿足對歷史知識的記載儲存。工業化時代以來,海量的知識席捲而來,造紙術,印刷術,攝影技術,迅速發展,進入21世紀,終端電腦走進千家萬戶,大存量,高精度,耐儲存的硬碟大量湧現,不斷更新換代。這是人類精神生產的工具,是人類豐富的精神產品的儲存器。分工決定了電腦儲存器的存量越大越好 ,越精確越好,體積越小,攜帶越方便越理想。
四、人腦與電腦的關係
人腦承載著創造性,需要輕裝疾進,不能相容幷蓄。電腦是工具,是知識、素材的提取機,必須面面俱到,必須一絲不苟的呈現出來。這是哲學問題。科學無法回答,也無法證明腦容量到底能夠儲存多少知識,大腦的不斷最佳化,不斷遺忘,是一個吐舊納新的運動過程,根本無法計算大腦的知識容量。科學家所謂的腦容量預估,暴露了哲學知識的匱乏。哲學家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