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30日,英國《新科學家》週刊發表了一篇題為《蠔、船和傷口》的文章。初一看標題,令人有點莫名其妙,這三種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怎麼聯絡在一起了呢?再往下一看,則恍然大悟,原來有一段非常有趣的經歷。
那是5年前,美國馬里蘭大學海洋生物學家羅納德韋納領導的一個科研小組,在研究幼牡蠣的遷移時,發現在海底岩石上有一種細菌,能分泌出大量的黏性多糖物質。這種黏性物對幼牡蠣頗有“吸引力”,當幼牡蠣快成熟和需要在岩石上固定時,它們就附著在這種細菌分泌出的黏性物質上,從而牢固地粘在上面,任憑風浪如何衝擊,它們都能紋絲不動。
海洋學家的這個發現,立即引起了船舶修理業、海洋石油鑽探業和醫學界的極大興趣,因為這些部門在日常工作中都遇到了一些至今沒有解決的難題。比如,船舶殼體發生破損後,一般都要立即拖到幹船塢用人造的外板和精密的織物修補裂口。過去,為應急也曾在水中用黏結劑修補裂口,但因絕大多數黏結劑在海水中浸泡後就失去黏性,因此屢遭失敗。
如果有了這種能在海水中保持牢固黏性的黏結劑,就不必把船舶拖進幹船塢,而可直接在水下修理,這對降低維修成本當然極為有利。
這種黏結劑的另一個重要用途是外科醫生用來堵塞修補傷病員的傷口。比如當肝臟因外傷或手術切除病變部位後,傷口是非常難以縫合的,因為它像豆腐一樣,太軟。傳統的這類組織的傷口是用酶來彌合的,但酶也不能把破裂的肝臟表面組合在一起。也曾有人想用一種黏結劑來粘連破損的肝臟或粉碎性骨折的碎骨,但一直沒找到對人體內有鹹味的體液無反應的黏結劑。
自韋納發現這種海洋細菌能分泌抗海水侵蝕的黏結劑後,解決這一難題有了希望。醫學家認為,這種海洋細菌的分泌物既然能抗海水,也就有可能抗有鹹味的人體體液的浸泡,因而也有可能用它來粘連人體肝臟這種軟組織及其表面,這就大大簡化了手術過程,而且治癒的效果會好得多。
但醫學家是非常慎重的,為保險起見,在用這種細菌分泌出的黏結劑在人體上進行臨床試驗之前,外科醫生先用兔子做了動物免疫反應試驗,證明這種黏結劑不會刺激細胞產生抗體。現在研究人員正在進一步對這種黏結劑進行純化,以保證萬無一失。醫學家說,這種黏結劑在正式獲得醫藥衛生部門批准生產之前,預計需要在人體上進行兩年的臨床實驗,才能普及推廣。
海洋學家估計,一旦臨床實驗成功,用這種天然海洋細菌生產的黏結劑肯定供不應求。因此馬里蘭漢諾威海洋生物公司準備用人工方法在發酵罐中繁殖這種細菌。再透過一種簡單的化學工藝從細菌中提取多糖黏性物質。他們希望在兩年內增加這種黏結劑的產量,並達到商業生產規模。
這就是《蠔、船和傷口》文章的由來,蠔指的是牡蠣。意思是由對牡蠣的研究,聯想到可以透過與幼牡蠣密切聯絡的多糖細菌去修補破損的船隻和修復手術後的肝臟,科學技術竟使不相干的事物緊密聯絡到了一起,何等的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