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5日上午9時左右,在南京中山陵發生了一次震動全國的“哭陵”事件。
數百名國民黨軍隊高階將領形成一個方陣,緩緩走向中山陵,準備藉此舉動來訴說心中的委屈,發洩不滿。
通常來說,軍隊高階將領都是在戰爭中有所成就的領導者,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集體“哭陵”的舉動難免有失身份。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將領丟掉身份一起到中山陵慟哭的?
他們的舉動是在“討伐”什麼人?
這數百名國軍高階將領“哭陵”又是要訴說何種委屈呢?
“哭陵”前奏—國民黨“過河拆橋”,編余軍官無以為生
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內的形勢暫時得到緩和,軍隊也有了喘息的機會。
此時,有人向蔣介石提出建議,希望他以“抗戰結束”的名義瓦解掉那些非嫡系的軍閥部隊,並藉機發展嫡系部隊的作戰力量,提高國民黨軍隊的作戰實力,為日後的戰爭做準備。
抗戰期間,國民黨政府大規模組建了軍隊和軍官隊伍,但是這些部隊大多數都是由地方軍閥組成。
蔣介石嫡系部隊和這些軍閥部隊之間的矛盾很深,嫡系部隊經常仗勢欺人,對這些地方軍閥頤指氣使,不肯相互幫助,因此,國民黨軍隊內部問題重重。
蔣介石深知這樣的弊端,但是由於深受軍閥割據的影響,他極其不信任這些軍閥隊伍,甚至不惜犧牲這些軍閥的利益,想盡辦法來打壓他們。
蔣介石的做法引起了軍閥部隊的強烈不滿,他們開始陽奉陰違,甚至在蔣介石嫡系隊伍危在旦夕時,這些軍閥部隊拒不執行蔣介石的命令,從而造成國民黨軍隊多次在戰爭中慘敗。
因此,為了更好地維護獨裁統治,穩坐至高無上的位置,蔣介石選擇了聽取這一建議,準備借“抗戰結束”瓦解這些地方軍閥的隊伍。
很多人自幼進入部隊,除了打仗之外,很難有所長。
對於這些軍隊,蔣介石採用了“要兵不要官的”辦法,撤銷非嫡系軍隊的番號,將士兵併入國民黨中央軍。
就這樣,大批非嫡系軍隊的軍官將領就作為編餘人員閒置了下來。
其實,蔣介石的做法並不意外。
國民黨軍隊內部的問題就是源於軍隊將領之間的矛盾,如果留下這些軍官,不光嫡系部隊和這些軍閥部隊之間的矛盾難以解決,這些部隊還可能隨時倒戈,威脅到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地位。
而留下那些士兵並將其併入國民黨中央軍,那麼他們就能在嫡系將領的帶領下,始終與國民黨軍隊統一戰線。
在編余閒置下來的軍官中,有很多都是因戰爭負傷或致殘的將領,他們大多年輕時就為國民黨效力,作戰經驗豐富,並立下了赫赫戰功,而蔣介石此次“過河拆橋”式的做法,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他們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編余閒置的軍官離開部隊後,基本都無以為生。
很多人自幼進入部隊,除了打仗之外,很難有所長。
而此時讓他們離開部隊,另謀生路,無疑是將他們逼向了一條絕路。
對於一些因為戰爭而不幸殘疾的軍官,離開部隊之後待遇下降,這使他們維持生計更加艱難。
曾有一名當時的編余少將回憶說,他當時能夠領到法幣40萬餘元,但是當時戰後百廢待興,物價也跟著飛漲,理一次髮就要花費一萬五千元,這樣的物價、這點收入又怎能養得起一家人?
當時在編余閒置的軍官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此處無人要,延安去報到”。
而這樣的話也給了國民黨一個警醒。
考慮到當時的複雜情況,蔣介石把各個戰區被摘除兵權的編余軍官集中起來,送往中央訓練團培訓,等到有合適的機會,再將他們送去農林、交通、郵電等部門工作。
但是,事情卻沒有想象得那麼順利。
這幾百名軍官大多都是帶兵打仗多年的將領,年齡大、資歷高,有的積勞成疾,有的負傷致殘,安置轉業十分困難,很難分配出去。
但後來也成為了編余閒置人員,沒了生活來源。
編余軍官張清泉在警校受訓結束後,卻遲遲沒有得到安置,沒有了收入來源,生活實在難以為繼。
於是,他的妻子便勸說丈夫將自己賣掉,以換取銀兩過活。
無奈之下,他便將妻子賣給了一名商販,這才得到了一點微薄的收入。
在當時的編余將領中,還有位叫奚澤的中將,早年曾變賣家產捐獻數萬銀元支援孫中山的革命活動,也跟隨部隊多年,官至集團軍參謀長。
但後來也成為了編余閒置人員,沒了生活來源。
他的妻子因不堪生活的壓力,便投江自盡了,而奚澤礙於面子,也不願提及此事。
還有一位名叫陳天民的將官,他是一名陸軍少將,原來任一百九十師副師長,曾在抗戰期間多次立功。
陳天民家裡人口很多,有五個孩子,最小的還不滿週歲。
因為此次整編,陳天民也被劃為了編餘人員,一家人頓時斷了生活來源,靠借貸度日。
之後,他又不幸患上肺癌,既沒錢吃飯,又沒錢看病,最後不堪貧困和病痛的折磨,在家中吞藥自盡。
他死後,家裡無錢安葬,最後同胞們湊了湊錢才為其料理完後事。
在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深刻地描繪出了編余將官們的窘狀:
“一朝得勝、兩袖清風、三餐不繼、四壁蕭然、五內如焚、六親不顧、七體不全、八載徒勞。”
“哭陵”—數百名軍官聚集中山陵,哭訴心中委屈
1947年2月,中央訓練團在南京的全體編余將領與重慶、西安的分團代表秘密開會,商量應該怎麼辦。
一時間,群情激奮,聲淚俱下,紛紛哭訴心中的委屈和不滿。
這時,有一位叫黃鶴的中將提議,古戲中有“哭祖陵”以示不屈的故事,便建議大家共同約定一日,前往總理(孫中山先生)的陵前,向他老人家哭訴苦衷。
這一提議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於是他們便著手開始安排“哭陵”的事宜。
1947年5月5日上午,這些將官們各自從家中出發,並結伴到中山陵集合。
他們統一著裝並佩戴上將級勳章,按照秩序依次排列,形成一個方陣,準備前往中山陵孫中山先生的坐像前訴說心中苦楚。
黃鶴帶領大家前往孫中山先生的靈堂,讀完祭言後,數百將官放聲大哭。
中將奚澤在高喊“打倒貪官汙吏”後,暈倒在中山陵前。
此次“哭陵”,秩序井然,安排有序,為的只是向孫中山先生表明自己的委屈和心願,並無其他越界行為,將領們覺得當局也沒有什麼理由能夠為難他們。
“哭陵”事件震動了全國,引起了外界廣泛的關注。
然而,蔣介石知道此事後勃然大怒,指責這些軍官是目無王法,還揚言要逮捕一批人,並殺掉幾個以警戒其他人。
後來,考慮到這樣處置必然會擾亂軍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蔣介石迫於無奈只能設法給予這些編余軍官適當的安置。
他將編余軍官的安置工作交給了陳誠,陳誠趕緊召集眾人共同商討如何安置這批編余軍官。
經過商討之後,國民黨內部決定採取以下幾項辦法。
首先,對於年齡在50歲以下的軍官,決定將他們改為文職,分配到地方上任職;
年齡在40歲以下的,安排他們進入陸軍大學深造學習;
年齡在40—45歲的,則將轉業到交通、工商、警察等部門工作。
其次,對於年老體衰、疾病難愈不能任職的,發放遣散費,讓他們回家鄉安享晚年,沿途安排政府負責這些軍官的安全問題。
就這樣,這批軍官得到了相應的安置,中山陵“哭陵”事件也就不了了之。
雖然說蔣介石並沒有固執己見,嚴厲處置這些“哭陵”的將官,但是這件事的影響是深遠的。
這些將官們的遭遇不僅給國民黨中央軍計程車兵們敲響了警鐘,還給國民黨軍隊內部出了一道難題。
對於士兵來說,看到這些年輕時為國民黨浴血奮戰,年老時卻被拋開不管的將領們,他們需要思考這樣“過河拆橋”的政府是否值得他們為其效力?
對於國民黨軍隊自身來說,他們日後又當如何維護軍心?
國民黨政府“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行為其實並不讓人意外,可以說,這種做法是國民黨政府的“老傳統”。
“哭陵”事件雖然荒唐,但並非偶然,實際上都是這些軍官屢遭國民黨政府的不公平待遇所致。
而對於一些為國民黨立過赫赫戰功的將領,蔣介石也是絲毫不顧往日功勞和感情果斷將其殺害。
如此種種,無一不表明瞭國民黨內部的黑暗和腐朽,這也是後來解放戰爭時期有很多國軍投誠的主要原因。
“不看功勞與戰績,只看嫡系非嫡系”是蔣介石的治軍原則。
不論是瓦解地方軍閥部隊,還是丟棄編余將領,蔣介石的做法始終都是為了維護他的專制統治。
“哭陵”事件雖然荒唐,但並非偶然,實際上都是這些軍官屢遭國民黨政府的不公平待遇所致。
他們年輕時跟隨部隊南征北戰,從未退縮,很多人還都因戰爭而負傷、致殘,但是等到年老時,卻被國民黨政府拋棄。
沒有了生活來源的他們,艱難度日,難以維持生計,有的還因此妻離子散。
面對這種“卸磨殺驢”式的忘恩負義行為,他們只能採取行動表達委屈和不滿。
直至今日,中山陵“哭陵”事件還時常被人們提起,大部分人不僅痛斥國民黨政府的無恥行為,還對這數百位將官的遭遇深表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