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雲南出生的名人偉人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吧!
範石生(1887-1939),雲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小街鎮人。1922年陳炯明叛變革命攻打廣州,情況危急之中範石生率滇軍保衛廣州,與孫中山並肩血戰擊退叛軍。孫中山親自題寫"功在國家"四個大字和軍刀一柄相贈,以表彰他的功績。大本營授予他陸軍上將。範石生少年學醫,青年棄筆從戎,馳騁沙場,戰功卓著,晚年又以行醫為業,不問政事。1939年3月在出診途中被人行刺於昆明街頭,終年52歲。
楊蓁(1888年-1925年),雲南昆明人,民國陸軍中將。曾加入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時參加雲南重九起義。曾和朱德元帥結為兄弟。後歷任護國軍支隊長、靖國聯軍總參謀長、滇軍第三衛戌司令等職。1923年4月4日任孫中山大元帥大本營高階參謀,4月18日任大本營秘書。 1925年春,奉孫中山之命,赴範石生軍任總指揮,率師入桂討伐叛軍,同年6月,在廣西遇刺身亡。
陳鍾書(1891-1938),出生於安寧。1908年參加滇軍。1911年隨軍參加重九起義,在護國戰爭、護法運動、反對張勳復辟等歷次戰爭中,作戰勇敢,屢建奇功。1938年4月22日,參加極其慘烈的臺兒莊戰役,多次打退日寇進攻。日寇遂派出飛機在陣地上低空掃射,密集炮火狂轟濫炸。滇軍將士們在一望無垠、無險可據的平原上,粉碎了日寇多次的瘋狂進攻。23日下午,日寇又發動更大規模進攻,陳鍾書率領將士衝向日寇,與敵展開肉搏戰,再次擊潰數倍兵力的日軍。但在肉搏戰中,陳鍾書面部不幸被一發流彈擊中,壯烈犧牲,時年47歲。國民政府追贈陳鍾書為陸軍中將。
周建屏(1892年-1938年6月13日),原名宗堯,字興唐、興堂,曾用名子炎,撫州金溪人,生於雲南省宣威市倘塘鎮。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階指揮員,晉察冀軍區四分割槽司令員,贛東北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的創始人之一。由於艱苦的戰爭環境和頻繁的轉戰、作戰,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在河北省平山縣小覺鎮舊傷復發不治去世。遺體安葬在他戰鬥過的平山小覺鎮。
熊慶來(1893年9月11日-1969年2月3日),字迪之,出生於雲南省彌勒縣息宰村 ,無黨派民主人士 ,中國數學家 、教育家、中國現代數學先驅、中國函式論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雲南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算學系主任、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函式論研究室主任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
安恩溥(1894-1965),雲南省鎮雄縣人,青年時期投筆從戎,參加護國軍,透過十多年的艱苦奮鬥,逐步成為滇軍高階將領,先後在滇軍中擔任團長、旅長、師長、軍長等職。抗戰期間,轉戰湘鄂贛,參加了著名的臺兒莊戰役,又駐守南滇與日寇抗衡。此後,放棄行武生涯開始從政。1949年12月9日在雲南起義,1965年12月25日在昆明病逝,終年71歲。
寸性奇(1895年-1941年5月13日),字念潔,抗日名將,出生於中國雲南騰衝縣城關鎮二街(四保街),漢族,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少將(1942年6月追贈中將),於抗日戰爭期間陣亡的中國軍方高階將領之一。被蔣中正譽為:抗日軍中一虎將。1941年5月血戰中條山,再次重創日軍,軍長唐淮源將軍、師長寸性奇將軍等數千人壯烈殉國。
盧漢(1895年-1974年5月13日),原名邦漢,字永衡,雲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愛國將領,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滇軍高階將領。抗日戰爭爆發,蔣介石任盧漢為六十軍軍長,率部參加臺兒莊等著名戰役,升任軍團長,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第一方面軍總司令。 1945年10月,龍雲被蔣介石解除軍政大權後,任雲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繼龍雲之後,成為新一任雲南省主席,在中華民國時期執掌雲南軍政大權4年多,被稱為最後一任"雲南王"。
徐嘉瑞,號夢麟,白族,1895年2月出生於雲南鄧川。中共黨員。徐嘉瑞先生是一位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研究範圍涉及戲劇、歷史、文學、民間文藝等多個領域;他的學術著作對今日的雲南還有著深遠的影響;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史學家、詩人、民間文藝學家、教授。
孫渡(1895年5月5日-1967年4月),字志舟,雲南陸涼(今雲南陸良)人,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步兵科、中央軍校(黃埔軍校)第五分校(昆明分校)第十六期,國民黨陸軍中將、抗日名將。孫渡因智勇雙全,被譽為"雲南儒將",又有"小諸葛"之稱。由於諸多歷史原因,數十年來,孫渡將軍出滇浴血抗戰的事蹟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熟知。
羅炳輝(1897.12-1946.6),出生在雲南彝良一個漢族貧苦家庭。1915年入滇軍當兵,作戰勇敢,從士兵升至營長,參加了討袁護國戰爭、東征戰爭和北伐戰爭。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領導靖衛大隊士兵起義,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團長、旅長、第六軍第二縱隊長、第十二軍和第二十二軍軍長等職。第五次反"圍剿"開始不久,任紅九軍團軍團長。曾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率部參加廣昌保衛戰,並護送北上抗日先遣隊出征。他是共和國早早隕落的將星,是建國後中央軍委認定的解放軍36個軍事家之一。
劉北海,又名文超,生於1899年,雲南省西疇縣西灑鎮英代村人。國民黨陸軍第五十八軍新編十師二旅四團上校團長。1938年11月8日在湖北崇陽與日軍第十一師團笠原信雄部作戰壯烈犧牲,蔣中正發來唁電,追授劉北海烈士少將軍銜,時年四十一歲。犧牲時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8軍新編10師2旅4團團長。
施滉(1900年-1933年),字幼生,又名趙森,白族,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戰士。1917年考入清華學校。1919年參加五四愛國運動,參與發起成立了清華學校第一個進步社團--"暑假修業團",1920年改名為"唯真學會",施滉任會長。1934年初,施滉被反動派殺害於南京,年僅34歲。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喜歡就點贊關注小編吧,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