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和空腹,似乎是進行抽血檢查必不可少的兩個步驟。為了讓體檢結果更加精準,受檢者不得不排在冗長的隊伍中,餓著肚子,靠腦海回憶便利店裡咖哩魚蛋和叉燒包的氣味。
但所有的抽血檢查都必須空腹進行嗎?哪些疾病可以透過血常規檢查發現?39健康網邀請到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江千里,為大家詳細解答。
一、拿到血常規檢查報告,關鍵看三個指標
血常規、小便常規、大便常規是入院的三大常規檢查,其中血常規是大家最熟悉、最常用的檢查專案。儘管不同醫院的血常規檢查專案略有不同,但基本囊括三大專案: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江千里將人體比作國家,紅細胞是群眾,白細胞是軍隊、警察等維持社會穩定安全的中堅力量,血小板則相當於搶險救災的應急隊員。
他進一步稱,紅細胞的數量是白細胞或血小板數量的1000倍,與人數龐大的群眾類似。若社會治理完善,群眾功不可沒,人體與紅細胞的關係也是如此。白細胞是人體與疾病鬥爭的“衛士”,可細分為7類,如同“葫蘆娃七兄弟”一般,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單核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
血小板止血和輔助凝血的作用,永遠衝鋒在第一線。
因此,瞭解血常規檢查結果的關鍵在於,根據紅細胞大小及血紅蛋白含量診斷是否貧血以及初步分析貧血病因,白細胞的數量和比例判斷是感染性疾病或是非感染性疾病,血小板數量評估出血風險。
二、血常規可以發現哪些疾病?
血常規檢查可以發現許多血液系統的疾病,比如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腫瘤等。
江千里表示:“將近4/5的白血病患者能夠透過血常規發現,再透過骨髓穿刺進一步確診。”此外,還能發現其他影響血液的疾病,比如:細菌感染導致中性粒細胞升高,寄生蟲感染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等。
紅細胞的壽命為120天,血小板的壽命通常只有一週左右,而白細胞的壽命僅有幾個小時。一旦人體內發生異常或被感染,壽命最短的白細胞的變化最為迅猛和敏感,血小板的變化相比紅細胞的變化也會更為直接。比如確認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和比例是主要指標之一。
江千里認為,血常規可以給臨床醫生提供初步的診療方向,因此血常規檢查是診治相關疾病的重點。配合詢問病史和簡單體檢,共同構成醫生診治疾病的主要部分。總的來說,如果察覺自己的血常規報告數值有明顯異常,應儘快諮詢專業醫生。
三、血常規檢查不必空腹,兩種採血方式供選擇
除了抽靜脈血外,扎手指也是血常規檢查的採血方式,這兩種方式均能達到檢查效果。血常規檢測使用的是血液裡的細胞,抽靜脈血的血量相對較多,約為1~2毫升,對此進行詳細分類,能夠獲得20~30個指標數值,有利於辨別疾病的蛛絲馬跡。
“儘管扎手指與抽靜脈血的血量相差幾十倍,但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抽靜脈血。比如有些幼童的血管特別難找,或者有些患者過度虛弱,此時扎手指可能更為合適。”
江千里指出,扎手指的目的是取末梢血,扎耳垂、腳後跟同樣可以提取血液進行檢測。他也提醒道,由於“十指連心”,如果處理不當,扎手指的痛感會強於抽靜脈血,大家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和醫生建議進行選擇。
“可以肯定的是,做血常規檢查不需要空腹。”江千里解釋,食物進入人體後會引起許多生理反射,導致轉氨酶、膽紅素、尿酸等數值變化,因此肝腎功能必須要在空腹狀態下進行。但血常規檢查不同於肝和腎功能及肝臟B超檢查,吃飯與否對血常規的影響極小。
本文指導專家:
江千里,廣東省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醫院管理方向)碩士,學術型碩士生導師。
(圖片非醫生科室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