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街樓茶社的象棋高手和名流
1960年,我驚喜地發現在位於珠市口十字街頭的東北側的一條小巷內,有一個不大的令人不注意的棋茶室,棋友們和來此喝茶的人們稱之為過街樓茶社。中老年人提籠駕鳥、飲茶閒談,倒也十分愜意。下棋的是幾位京城高手,鎮盤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棋手——人稱老黃忠的孫登魁(記得恩師謝小然先生早年從上海載譽返京,在京開辦天然軒棋茶館亦是邀請孫登魁鎮盤的)。常來此下棋的是臧如意、朱學增、趙連城等棋界同仁。我當時在北京農機廠上中專,和朱學增工作的北京軸承廠相隔幾百米,大家下班後不約而同地來到過街樓茶社聚會。我也曾向朱學增請教,朱學增非常認真地和我對弈,使我收穫不小。當時,臧如意和趙連城是對手,臧已讓長先和趙對弈,下的是彩盤,就是有獎勵的,總的成績臧如意勝多負少。我也觀看他們的對弈,從中較有收穫,這段時間大約是兩年多一點。在此下棋,我認識了享譽京城的中醫名家牛澤華。牛老不僅精通中醫各科,而且也是針灸療法的大家,他就是京城針灸大師賀普仁和中醫名家鮑氏兄弟的老師。牛老每天下午提籠架鳥、喝茶,偶爾也看看下棋,倒也逍遙。去年我因病曾去市中醫院作針灸治療,為我治療的是賀普仁的高徒,針灸科主任程海英專家。以棋會友讓我今生獲益匪淺,令人難忘。
下棋如痴如醉的李廠長
提到李廠長的好棋痴迷,棋界許多人知曉。李廠長全名是李義庭,剛好和湖北全國象棋冠軍李義庭的姓名相同。李廠長是位於北京朝陽區的北京齒輪廠的廠長。其實,20世紀60年代初,我在北京農業機械廠(現在叫內燃機總廠)中專上學的時候,就知道北京齒輪廠,因為北齒和北農近在咫尺相隔僅十幾米。可惜,那時我和李廠長並不相識。直到1962年下半年,老友徐源先生帶我赴朝陽門外的李廠長的家中拜訪,李廠長熱情招待。徐先生和李廠長是老朋友、老棋友。二位半百之人對弈起來,下棋中間雙方言語詼諧,多有幽默,令人欣然。然後徐先生讓我和李廠長對弈。雙方各有勝負,最後我以小勝而結束了首次交鋒。李廠長弈後對我鼓勵幾句,並歡迎我日後常來下棋。李廠長身體結實,寬寬的前額,面容慈善,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李廠長是當時棋界的愛好者中唯一一位領導幹部,相當於司局級。後來,我又在朝陽門內的棋友耿鴻賓家中見到李廠長下棋。總而言之,李廠長是棋界一位受人尊重,平易近人的棋手。我和耿鴻賓、朱伯良一起,曾前往李廠長家中以棋會友,其樂融融。1962年秋天,我從豐臺區盧溝橋農場辭職回京,經耿、朱陪同請李廠長能否安排一下工作,按當時的情況,李讓我先到廠內的一個基地勞動,待機會轉為正式職工,後由於多種原因我又離開了。回家後,就在房管部門做臨時工,餬口度日。另外,爭取在棋藝上有些突破,那時候對我來說是比較困難的時期,偏偏就是在這樣一種困難的境況下,我經過努力拼搏,終於在半年之後的北京第二屆象棋等級賽上戰勝師兄劉文哲以及朱學增、臧如意、宋景岱、楊長生等高手,勇奪冠軍,一戰成名,由此揭開了我棋藝生涯的嶄新的一頁。後來又在一次聚會上和李廠長見面,他鼓勵我繼續努力為首都爭光。直到多年之後我前往李廠長家中看望,那時見到李廠長和徐源先生相處如故,其樂融融。
盧溝橋農場裡創造象位車
1962年四五月間,正值三年困難時期的後期。那年我從北京農業機械廠技校畢業,原本可以直接進入工廠工作。不想,剛好趕上北京市委落實國家關於“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我和部分同學被分配到盧溝橋農場務農,我的具體任務是在農場桃園學習平地、除草、剪枝等園林管理工作。
當時我在農場每月可以休息兩次,且盧溝橋農場離家很遠,交通又很不方便我每次從農場步行到汽車站,再擠公交車進城,步行到家,半天的時間已經沒有了,一個往返一半的假期就這樣過去了。假期過後,我都要獨自伴著昏暗的路燈和朦朧的月色乘車返回農場。這段時間就是我第一次體驗參加工作的辛苦。在此期間,我除了務農以外,經常在黎明前起床,悄悄走出農場的住處,獨自進行楚河漢界的訓練,借朦朧月光進行象棋佈局的理解。我在這種條件下物件棋的認識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別是這段時間裡我創造出後手屏風馬象位車抗衡中炮巡河炮的一種全新的構思。有趣的是我的象位車創造在半年以後的1962年全國個人賽上,由胡榮華首次運用應戰韓福德的中炮巡河炮得到驗證,並取得了極好的效果。此後,象位車的出現引起棋壇及廣大棋手的重視,成為流行一時的佈局套路,直到今天象位車仍然不失為一種創造性構思。一位17歲的少年棋手獨到的構思是十分難得的創舉,棋史見證了象位車的嘗試是物件棋佈局發展的貢獻。
未完待續~點點關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