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犀思雲創始人張雄國接受鉛筆道專訪,以下為專訪內容。
作為國內第一批NaaS服務提供商,犀思雲已經走過第十個年頭。在十年中,犀思雲聚焦於全球數字基礎設施互聯及應用的網路服務,致力於透過由SDN技術構建的雲交換平臺,向客戶提供雲基礎設施的全連線網路、邊緣與加速的分散式網路、應用智慧訪問網路等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在數字化轉型發展迅猛的環境下,雲網建設是企業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犀思雲作為新一代雲交換服務商,致力於讓連線更智慧,始終恪守成就客戶的理念和守正賦能的價值觀,堅持助力客戶實現數字化“發展+轉型”。
來源:鉛筆道
十年耕耘,專注NaaS服務
如果尋找上一個國內網路服務行業標誌性年份,不妨把時針撥回到2008年。據CNNIC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網民人數增加了9100萬人,一舉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網民最多的國家。整個網際網路的流量開始爆發式增長,六間房、土豆、優酷等影片網站先後出現。也正是在這個時間節點,張雄國選擇以影片網站作為切入點,開始為眾多主流網站提供分散式資料中心的網路服務,這是張雄國帶領團隊深耕企業網路服務的起點。
2012年7月,張雄國創立犀思雲,其先後在公有云、雲監測領域進行過深入實踐,2016年開始基於混合多雲的全球連線與邊緣能力,向企業提供智慧連線的網路服務,成為國內第一批NaaS(Network as a Service,網路即服務)服務的實踐者。也是國內第一家提供該服務的公司。
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等新技術飛速發展,產業網際網路興起,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開始步入加速度。網路作為數字化連線的基礎,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張雄國從市場需求中看到了三個主要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客戶更願意為服務效果買單,而不是單純的技術。近年來各行各業都被捲入數字化、智慧化的趨勢中。在不可逆的大勢下,對各行各業的企業來說,他們不得不想盡辦法緊跟趨勢來提升競爭力。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應用一些新技術,讓他們能夠聚焦於業務創新本身。但網路服務屬於非常底層的技術,如SDN、SD-WAN、SDP、零信任、邊緣網路、雲計算等底層技術發生的變化,與企業本身並無直接關聯。對於企業老闆來說,從技術和精力上很難徹底搞懂這種底層網路技術的複雜變化。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在企業老闆身上發生了一個重大變化:企業聚焦於自身業務,從外部引進其他可以幫助業務提升競爭力的底層技術服務。他們在判斷技術服務的競爭力時,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衡量某個細節的技術維度,而是量化是否為企業帶來了管理效率的提升,是否帶來了賬面上的降本增效。
因此,技術型公司的服務核心是:在保證安全合規的前提下,提升客戶企業的競爭力。“技術型創業公司往往會陷到技術陷阱,陷入到技術框架、產品邏輯的細節裡,但是坦白講,這些和客戶沒什麼關係,客戶要的是效果,未來越來越多的客戶只會為效果買單。”張雄國表示。
第二個變化是,在企業上雲的程序中,越來越重視資料安全。以往資料安全是企業內部透過專網來隔離內部和外部,但在產業網際網路下,對資料的要求,不僅僅是基礎架構變成了混合多雲的架構,同時還打通了上下游,這時的資料,無論是生產資料還是運營資料都非常關鍵,因此資料安全自然被提到一定高度。“企業未上雲之前,數字化資產很少,數字化關聯度也不高,網路安全的威脅並不大。但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都上雲,就像過馬路一樣,路上到處跑的都是車,就得考慮下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預防措施了,於是企業的網路安全意識在慢慢提升。”
第三個變化,企業的網路需求被外界加速,需要更靈活高效的服務模式。以往企業可以在內部搭建機房支撐網路的業務執行,但是快速更新的技術,逼迫硬體的更新,成本問題讓企業從購買硬體轉變成購買服務,這就要求了網路服務者順應客戶需求不斷作出升級。
首先要考慮雲服務的特性,是否夠敏捷、是否滿足彈性按需,能夠適應快速變化的需求;其次由於網路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不斷出現,數量繁多且技術繁雜,企業需要的是從全域性考慮的綜合性服務提供商,能夠整合複雜的底層技術,隨時提供靈活高效的服務。
面對各行業對於網路服務提出的新需求,張雄國認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他帶領團隊有針對性的梳理現階段客戶需求中的應用場景。
早在“新正規化”2020億邦產業網際網路大會上,張雄國發表演講表示,國內網際網路的應用網路正在隨著時代發生著變化,首先從基礎設施的環境來說,混合多雲一定將成為最基礎的標配。
這與市場預測資料不謀而合。調研機構IDC公司在一項調查中指出,“到2022年,全球90%以上的企業將依賴內部部署/專用私有云、多個公共雲和遺留平臺的組合來滿足其基礎設施需求。”MarketsandMarkets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聲稱,“全球混合雲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8年的446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976億美元,在預測期內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17.0%。”
混合多雲正逐漸成為企業IT基礎設施演進和佈局的新常態。混合多雲意味著兩個主張:第一個把選擇權交給客戶;第二個以客戶視角提供服務。因此,犀思雲針對混合雲連線服務是建立在以業務視角的前提下,產品服務體系也在不斷迭代升級。
圍繞成就客戶的理念搭建產品體系
其中有一個插曲,一直以來,犀思雲在IaaS層的服務業務擁有優勢,2020年業務本身受到疫情影響也很小,但由於疫情人們工作、娛樂等日常活動的改變,騰訊會議、移動端遊等產品業務出現爆發式增長。可犀思雲的業務卻並沒有與它們共同成長。張雄國分析,這是因為網路作為基礎設施層離客戶的應用還是有距離。
在深度梳理後,張雄國總結,網路服務的本質應該是一個閉環。他說:“要能夠去解決客戶某一場景下的一個問題,而不是單純提供工具,要能幫客戶解決問題。IaaS作為基礎設施,只能作為提供解決問題能力的支撐,並不能解決客戶的最終問題。所以犀思雲目前距離服務的閉環還有一定差距。”
於是,犀思雲開始調整業務線——更聚焦於向客戶提供價值,圍繞“成就客戶”的理念來搭建產品體系,而不是單純的提供工具或者是能力。
基於此邏輯,犀思雲在原有的CXP雲交換服務平臺上,於2021年進行了5.0版本更新,同年,推出了智慧訪問服務。
CXP雲交換平臺作為犀思雲10年潛心專研的NaaS平臺,集成了犀思雲全部的產品體系,包括L2雲專線,L3雲網絡和Hybrid-WAN,L4-L7 SIAS智慧訪問等等。犀思雲透過CXP平臺,為客戶提供滿足不同維度業務需求的網路解決方案。將複雜的網路架構,透過視覺化平臺,用最簡單的方式交付並呈現給客戶。
此外,圍繞不同層級維度的客戶要求,打造定向的專業服務能力,不斷加強與客戶業務的粘性支援,形成了如今的犀思雲三大產品線。
1、全連線:為企業數字化基礎設施連線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基於DCI、ECI的上雲連線、多雲互聯、總分支機構和其他遠端位置間端到端資料互通,提供高效連線,可統一管理、降低交付成本,快速實現業務上線。
2、邊緣與應用加速:是邊緣網路與計算能力的融合,是構築在邊緣基礎設施上的邊緣平臺,透過將網路轉發、輕量儲存、計算,智慧化資料分析等工作放在邊緣化處理,以降低響應時延、減輕中心雲端壓力、降低頻寬成本,並提供全網排程、算力分發等雲服務。犀思雲提供平臺化一站式部署、管理的多區域邊緣雲節點,可更好的為使用者提供分散式部署節點資源,便於就近覆蓋終端使用者。
3、智慧訪問應用:基於SASE理念、軟體定義邊界(SDP)以及零信任訪問機制構建的智慧安全訪問平臺,實現了企業應用系統全程訪問保護和應用加速,以“業務”和“身份”為本質設計,為應用訪問帶來敏捷、輕量、易用的全新體驗,顛覆傳統VPN模式。無論是中小企業或是大型集團公司,透過智慧訪問平臺,管理員可輕鬆管理海量內部員工和外部夥伴的應用訪問規則,智慧部署,全球應用加速,視覺化數字管理。
基於以上產品體系,犀思雲平臺形成了4項核心能力:一是網的能力,全連線的能力;二是邊緣的能力;三是智慧網路訪問的能力,也就是終端的能力,各種各樣的終端怎麼樣快速進入網內;四是被整合能力,即跟各種各樣的應用雲和應用廠商整合。
張雄國表示,“犀思雲如今構建了全球雲網邊端這樣的基礎設施,涉及到的技術生態其實是非常複雜的,但我們必須去做這些複雜的事情,這樣才能快速麵向客戶提供服務,讓他們聚焦於自身的業務創新,底層網路技術服務的事情交給我們就行了。”
至此,犀思雲的定位也越來越清晰,張雄國用一句話來概括,產業網際網路背後的服務提供方。
新的起點,為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
在行業內,犀思雲“成就客戶”的服務理念,逐漸形成了口碑效應。針對不同行業業態、不同網路基礎的客戶,犀思雲有著不同的銷售策略。但有一點,犀思雲與大多數to B企業不同,絕不走強銷售性路線,而是與客戶共創,“我們在服務中,把與客戶的關係從甲乙方進化成一種合作伙伴關係,考慮的是我們的技術框架、元件能力等,如何持續為客戶提升競爭力。”
業務屬性也在倒推犀思雲團隊的迭代與進化。日常工作中,張雄國常跟團隊強化這兩種能力,一是要有前瞻性地瞭解行業和客戶的需求變化,二是從產品技術到銷售、服務,充分做到與客戶共情,能夠理解客戶期望和現實之間的差距,這樣才可能與客戶構建出來一個共生共長的關係。
不同於其他企業的高舉高打,犀思雲更像一個慢公司,花更多精力搭建底層服務平臺,讓客戶為效果買單,與客戶相互成就。經歷多年默默耕耘,犀思雲也迎來了收穫期。
截止2021年12月,犀思雲業務增長呈穩定上升的趨勢,下單客戶總數相較去年提升35%。這一年中,犀思雲受邀參與行業首部《雲網絡白皮書》的撰寫,隨後又聯合中國通訊院釋出業內首部《雲交換白皮書》,這也是行業首次針對雲交換領域的解讀,對雲網一體化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產品創新方面,犀思雲這一年推出了基於SASE理念的應用智慧訪問產品,並在行業內獲得了SASE優秀案例獎。同時正在積極構建下一代企業網原型--網路融合平臺,以業務視角為方向,以軟體定義為技術,以生態融合為抓手,為廣大企業提供智慧連線的新價值。
犀思雲以2021年完美收尾,結束了上一個10年的漫漫征程,但接踵而來的數字化轉型,將是全新的開始。
面對前所未有的外部利好環境,張雄國認為,犀思雲堅守自己的核心理念才是關鍵。“第一個是成就客戶的理念,我們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更靠近客戶的業務,基於客戶的需求去最佳化產品;第二個叫做守正賦能,我們都知道to B行業有很多不透明的環節,但犀思雲一直努力維持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即堅持用產品最大化匹配客戶需求,用幫客戶解決問題的邏輯去贏得客戶,而不是透過其他的方式短暫的獲得客戶。”
在下一個十年的起點,犀思雲也將繼續新產品平臺的最佳化與市場拓展,繼續將跨平臺、跨應用、跨運營商、跨國家的不同產業鏈合作伙伴連線起來,為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