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英語1/10報道,隨著美中對峙的加深,村田製作所和其他日本科技供應商正在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容器製造商和iPhone零部件供應商,村田製作所在11月表示,它將於2023年10月在泰國開設一家新工廠。在接受日經亞洲採訪時,村田製作所總裁中島憲夫表示,新工廠最終將擴大到與上海附近的無錫工廠一樣大,村田製作所要在那裡生產用於消費電子產品的多層陶瓷電容器。
村田製作所的收入有一半以上依賴大中華區,隨著該公司將未來的增長目光投向印度-太平洋地區,預計這一份額將逐漸下降。這可以說是日本公司在美中競爭中試圖應對地緣政治風險的一個例子。
中島說:"存在著我們發生無法控制的事件的風險,比如華盛頓對中國實施技術禁令。當務之急是使我們的供應鏈多樣化,"他補充說,其主要客戶如蘋果公司也在對中國的生產進行多樣化。村田曾經象徵著亞洲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持久的經濟聯絡,但是,美中貿易裂痕讓中島這樣的商業領袖感到緊張。
村田不只是在應對貿易戰。它也在關注著長期的人口趨勢。"今天人口最多的國家可能是中國,但是,2030年可能會是印度,再往後將是非洲,"中島說。"這些經濟體能否與中國或美國接軌?我們不知道。我們應該能夠應對這兩種不同的情況。"
2020年6月成為總裁的中島,在將這家位於京都的公司從一家本地電子製造商轉變為蘋果公司的關鍵供應商方面,受到了人們的評價。他是第一位來自創始者村田家族以外的公司領導人。
該公司提供智慧手機裝置,如用於接收一些無線電訊號的過濾器;用於加強訊號傳輸的放大器;以及用於同時處理傳入和傳出訊號的雙工器。它們被用於蘋果iPhone、三星Galaxy和華為Note等智慧手機。中島表示,這些元件在中國被安裝在智慧手機上,然後運往最終市場,其中美國是最重要的市場。
中島解釋說,這些部件需要進行不同的設計,儘管它們執行相同的功能,這樣才能配合每個智慧手機品牌的作業系統。由於貿易戰提高了技術轉讓的壁壘,每個品牌都開發了自己的設計和作業系統,這意味著零部件供應商也必須相應地定製他們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增加了整體工作量。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對村田來說,中美脫鉤並不是唯一的供應鏈挑戰。他說,晶片短缺已經阻礙了日本汽車製造商的生產,減緩了對電子元件的需求。
中島說,由於電源管理積體電路和收發器積體電路的短缺,村田本身在供應電動工具的電池和汽車的Wi-Fi模組等產品方面也有一些困難。他預計,今年晶片短缺的情況會得到緩解。
村田並非唯一一家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中調整其供應鏈的日本高科技公司。
日本頂級晶片製造商瑞薩電子擔心,由於美中貿易戰,它可能被禁止向中國供貨,目前中國市場佔其銷售額的22%。
瑞薩的主要業務是製造模擬半導體,將聲音、影象、運動和溫度等模擬訊號轉換為數字訊號,這些產品依賴於其美國業務。美國是全球模擬半導體生產的中心,由德州儀器和模擬裝置公司領導。
2021年,瑞薩以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英國的Dialog半導體公司,試圖將其技術基礎多樣化,進入歐洲,從而有可能使用歐洲技術向中國供應晶片。
瑞薩執行長柴田英俊強調,在美國和歐洲獲得人才和技術十分重要。在12月由全球行業協會SEMI主辦的一次行業活動中,他解釋了這家總部位於東京的公司如何在2010年透過合併日立、三菱電機和NEC的半導體業務而成立,在過去五年中透過一系列美國收購使其技術基礎多樣化,並且還透過收購Dialog填補了其在歐洲的人才缺口。"最重要的是人才,"柴田說。
世界上最大的晶片裝置製造商之一的東京電子公司,是另一家採取積極措施擴大其地理分佈的公司。
在SEMI的活動中,東京電子執行長河井闡述了他的公司的戰略,即在中國晶片裝置製造商的挑戰加劇的情況下,透過與歐洲頂級公司建立更緊密的聯絡來加強其領導地位。他強調了最近宣佈的與比利時研究機構Imec和荷蘭公司ASML這家領先的光刻機制造商的合作,目的是要開發尖端的晶片製造裝置。
"為了開發下一代裝置,我們將促進與世界各地的客戶的合作,"河井說。
與美國、中國和日本一樣,歐洲現在也在努力增加本地的晶片生產,以便在臺海緊張關係中儘量減少供應中斷的風險。
歐洲曾經是一個主要的晶片生產地區。現在它只佔全球產量的10%,因為,意法半導體和英飛凌等公司,都將生產分包給了臺積電等代工廠。
歐洲希望到2030年將其全球份額提高到至少20%。
晶片裝置製造商能夠從這些國家將其半導體供應本地化的行動中獲益,這就提出了他們應該在哪裡開店的問題。東京電子的生產幾乎完全在日本進行,儘管其80%以上的銷售額來自海外。
東京電子的一位官員說:"我們的競爭對手正在把生產轉移到海外,以便更接近他們的客戶。這將使他們更容易為客戶提供服務,而不是從遍佈全球的供應鏈中獲得服務。我們將不得不更努力地考慮我們應該在哪裡生產,在日本還是在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