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宮銀強
去年秋天,我到北京房山拜訪核工業部研究生院教授華大平先生。華教授知曉我前去,早已準備好了家中存有的歷史資料。不得不說華教授家裡的資料真是齊全,有7大本的《愛新覺羅宗譜》1937年原版,有其曾祖父、清末著名書法家寶熙在祖宅時候的照片,寶熙與溥儀、溥傑一起吃飯的合影照片,還有載潤為載濤畫的肖像畫等等,都是彌足珍貴的,這是獨家歷史資料,在網路上是沒有的。能特意為我展示,我深感榮幸。華教授傳承於豫親王多鐸一脈。
豫親王多鐸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多鐸的大名人人皆知,我自然無需贅述。多鐸生八子,後裔人數眾多,現代知名者,如原人民政協報社長及總編輯金瑞英(歌手愛新覺羅·媚是其外孫女),雲南民族學院教授黃恆順,著名畫家金鴻鈞、金大鈞、金萬鈞兄弟等。前面有宜峰先生撰文詳述過宜氏家族的故事,該支是多鐸位下第四房察尼的後裔。在這我講述的是寶熙家族的事蹟。
寶熙字仲明,號瑞臣,又號沉盦,室名獨醒庵,是多鐸第二子多尼的後代,清末法律、禁菸事務大臣、民國總統府顧問,其書法價值今已上升到文物級別。豫親王爵位世襲罔替,由多鐸傳至第二子多尼,再傳孫子鄂扎(改封號為信郡王,後追封豫親王),鄂扎傳爵位於第五子德昭。德昭生十九子,其中第二子叫華齡、第十五子為豫親王修齡。華齡生九子,除了第一子嶽興阿、第九子鳳麟外,其餘子皆早卒。鳳麟出嗣於德昭第四子瑞齡,因此華齡只剩下第一子嶽興阿有後代傳承,該支後代改姓“華”,形成了現在的華氏家族。
嶽興阿只有一子海郎泰,海郎泰生二子,第一子受慶,字應雲,號次農,曾做過都察院副都御史;第二子受祺,字介甫,曾擔任過乾清門侍衛。受慶生四子,第一子奎景,字雲槎,為宗人府主事;第二子奎潤,字煉雲,號星齋,官至禮部尚書;第三子奎鬱,字文軒,為內閣侍讀學士;第四子奎晃,字聚之,曾擔任過二等侍衛、佐領。受祺無子,由奎晃承嗣。
寶熙原為奎鬱的第二子,過繼伯父奎景,長兄寶賢無嗣,弟弟寶鍾早卒,所以寶熙實際上是承祧兩房。同輩中,奎潤有子叫寶銘,為清東陵守護大臣;奎晃有子叫寶銳,為宗人府主事。寶熙生有七子,分別為志庚、志清、志林、志光、志恆、志震、志頤,兄弟七人均有官職,從大到小不等;寶銘有一子志慈;寶銳有一子志鑫;二人也都是做官的。自受慶開始,華氏家族為官者多達18人,子孫、曾孫連續四代人,幾乎人人都有官職,這在整個清代歷史中是及少見的。
古代的時候,不出五服通常不分家,因此不僅兒子長幼排行,孫子、曾孫輩通常一起排行,俗稱“大排行”。愛新覺羅家族同樣如此,但隨著家族的原家譜丟失,直至今日,很少有後人能說出老一輩大排行是如何排的。華氏家族的大排行也成為了未解之謎。華氏家族的受字輩有二人、奎字輩有四人、寶字輩有三人、志字輩有九人,這些是明確的。但是志字輩以下有多少位確是說不清楚的。
《愛新覺羅宗譜》中記載,志庚生四子,即華愨、華慜、華忻、華恭;志清生一子華懿;志林生三子華恂、華愈、華憙;志慈生二子華恕、華愚;志慈生一子華思。其中,華慜,字敏之,為華教授的父親。
根據華大平教授的說法,他的父輩、即寶熙的孫輩(僅男丁)大排行有18個,最小的老十八出生在1931年;這意味著寶熙有孫子、侄孫至少18位。但上述《愛新覺羅宗譜》僅記載有9位,志鑫之子華思出生在1933年,又按照華思後代的說法,後續又有加入排行的,寶熙孫輩應有有21位,華思排行20。排行明確的,華懿是老大、華恂是老三、華愨是老四、華恕是老五、華慜是老六、華愚是老八、華愈是老九、華憙是老十四、華忻是老十六、華恭是老十七,老十八是志庚的第五子,《宗譜》未記載。我又遍訪華氏家族其他後人,都不知道其他幾位出自哪房,叫什麼名字。另外,寶熙的孫女輩有12位,僅有5位姓名、出處明確。
無論無何,華氏家族的後裔在現代社會也頗具影響力。華懿又名華粹深,天津南開大學曲藝教授、當代著名戲曲教育家、劇作家,培育了寧宗一、王仲德等一大批戲劇學者,其學術思想至今為後人研究。華粹深愛人黃湘畹,山東青島人,祖籍福建長樂,祖父黃石孫、父親黃孝紓,出自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華恂,又名華忱之,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郭沫若研究協會理事,四川省魯迅研究學會顧問,是四川大學抗戰文藝研究的重要奠基人。華愈,又名華君愈,愛人渠川琛都是教育工作者。渠氏家族在山西也是頗具影響力的一大家族,發明了匯票。華恕,字夢石,是當時著名書畫家、篆刻家、陶瓷藝術家。
華字輩的下一代,就是華大平教授這一輩,也有華君愈之子華熔,為全國十佳攝影師;華洺為北師大核科學院教授。再下一代,也有從事公務員、大學教授、科研等行業的精英。寶熙的老宅在北京大甜水井衚衕,從老胡同裡走出來的一代又一代華氏後裔,繼續發揮著這份血脈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