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典故:白馬之盟。
白馬之盟是漢高祖劉邦在位時與劉氏諸王以殺白馬的方式定立的盟約,這是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要殺牲取血,並用手指蘸血來塗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約,而此盟約的目的是確保只有劉姓者可為王。
“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史記·呂太后本紀第九》)
為什麼要立這個盟約?
楚漢相爭時,劉邦靠著手下眾多將領和一些背叛項羽的諸侯王,才打敗項羽取得天下,在戰後不得不將功績最高的一群將領封為諸侯王。
但劉邦卻對異姓諸侯王心存疑慮,害怕他們謀反,危及自己的江山,於是開始著手鏟除異姓諸侯王和功臣勢力。以漢初三傑之一韓信為例,劉邦在垓(gāi)下之戰獲勝後,立即封韓信為楚王,使其離開根據地齊地(韓信的老地盤),並在第二年設計將韓信擄到長安,降為淮陰候,最後借呂后之手斬殺韓信。其後彭越、英布、韓王信、臧荼、盧綰等諸侯王都一一被劉邦貶殺。
劉邦將異姓諸侯王清滅以後,發現漢朝的控制力還只能停留在關中地區,對於邊疆地區卻顯得鞭長莫及,因此大封同姓諸侯王,實行郡國制,以保劉氏江山穩固。然而隨著呂后勢力日大,其擔憂漢室江山被呂氏奪去,因此在其晚年與劉氏諸王殺白馬為盟,以策萬全。
盟約靠譜不?
劉邦駕崩後,呂后要立諸呂(呂后的親信呂產、呂祿)為王,右丞相王陵依據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強烈反對,但是左丞相陳平、絳侯周勃認為呂后此舉並無不可,結果呂后大封諸呂為王,呂氏的諸侯王直至呂后死後才被廢。
劉邦辛苦定立的白馬之盟,在他死後,立馬就被呂后‘撕毀’,看來劉氏的江山,並不能僅靠殺白馬定盟約就能永保的~
☞歡迎關注公眾號『讀史記觀古今』,我會第一時間分享歷史好文與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