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三十年代,隨著蔣先生對雲貴川掌控力度加強,修建四川通往周邊省份的主幹公路提上日程,1935年3月4日蔣先生在重慶演講《四川應作復興民族之根據地》,川黔公路、川陝公路、川湘公路、川鄂公路開始加速修建。
川鄂公路就是四川到湖北的公路主幹道,上世紀三十年代重慶屬於四川,本文在此按照當時的情況敘述。川鄂公路原計劃自四川簡陽起,經資陽、樂至、遂寧、蓬溪、南充、嶽池、廣安、渠縣、大竹、梁山(重慶梁平)、萬縣(重慶萬州),再由萬縣到達川鄂交界的湖北利川,全線總長為800餘公里。其中成都至渠縣段,在二三十年代四川軍閥混戰時,由李家鈺、羅澤州等在1926年後始陸陸續續修建,1930年已勉強通車。萬縣到梁山交界的分水嶺,在楊森佔據下川東的時候就開始修建,1932年1月已通車。不過這兩段公路技術標準低,公路質量低,還是需要動工維修,修修補補,達到通車標準。
修通川鄂公路,只需要新修從渠縣到梁山分水嶺一段,便可全線修通。這段公路,總長187公里,於1935年12月勘測,1936年2月15日動工,同年11月15日全段工程竣工。1936年2月,因川鄂公路經費不足,建設技術難度大,就變更了川鄂公路路線,萬縣以下工程停修,萬縣到湖北暫時走水路,用輪船運輸。
川鄂公路新的路線,改由湖北恩施經咸豐縣到達四川黔江縣,在黔江接川湘公路,再到重慶、成都。湖北咸豐到四川黔江公路長52公里,其中四川境內公路長19公里,這段省際連線公路,工程於1936年11月5日動工,1937年2月竣工。這樣,川鄂公路就修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