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九月二十二日,北京城雖然還不是深秋,但是充滿了肅殺之氣。這天,崇禎皇帝又把一位朝廷高官給殺了。被殺的人叫陳新甲。
陳新甲是誰?崇禎為什麼要殺他?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
陳新甲是重慶人,萬曆三十六年中了舉人。他這個人很有能力,先在定州任知州,後進入中央擔任刑部員外郎。崇禎年間,皇帝對陳新甲十分賞識,陳新甲也一路升遷,從總督一直升到兵部尚書,官居二品。陳新甲這個人,長期在地方任職,有才幹,有魄力,通曉軍事,是大明王朝的一員干將。
陳新甲被殺,說來挺冤的。
崇禎十四年,清軍大舉進攻松山、錦州諸城,戰事吃緊。明軍無法支撐,節節敗退。但是,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天氣異常寒冷,“天寒水凍,草料艱難”,清軍也難以久撐。這時候,皇太極想和崇禎和談,在退軍之前狠狠敲詐明朝一筆錢。皇太極通過蒙古人把和談的願望透露給崇禎。崇禎得到訊息後,思量再三,決定談一談。他把內閣首輔周延儒、大學士謝升、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找來密商。為什麼是密商呢?因為當時的輿論環境很複雜。朝廷裡的主戰派力量很大,他們希望和清軍戰鬥到底,絕不和談。但問題是,這些人又不上戰場,不瞭解情況,全憑一腔熱血。
實際上,當時明軍在軍事裝備、士兵戰鬥力等方面都不如清軍,而且明軍是兩線作戰,一方面要對外抵抗清軍,另一方面還要對內鎮壓農民起義,國家又很窮,拿不出錢來補充裝備,崇禎的日子非常難過。
崇禎皇帝並不傻,他希望透過和談來安撫清軍,好騰出手來鎮壓農民起義,從而避免兩線作戰。但是,由於主戰派的勢力過於強大,崇禎不希望和他們鬧掰,所以他只得和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小範圍秘密商議和談之事。
崇禎十五年,元旦剛過,崇禎皇帝就命令陳新甲,具體負責和清朝的和談事宜。陳新甲詢問和談條件,崇禎告訴他“可款則款,便宜行事”。陳新甲得旨後,推薦兵部主事馬紹愉為議和使臣,前往遼東議和。崇禎同意了。最後,他告誡陳新甲,一定要保密,不能走漏半點風聲。
正月初七日,馬紹愉一行人秘密出京,飛馬奔往寧遠。馬紹愉等人到了寧遠,見到皇太極。皇太極向他索要崇禎皇帝的敕書,他說自己是奉兵部的命令前來和談,並無皇帝敕書。這一舉動引起了皇太極的懷疑,和談沒法繼續。馬紹愉無奈,只得折返回京城,向陳新甲請示。陳新甲得到皇帝敕書,再次命令馬紹愉等人前往寧遠。馬紹愉第二次見到皇太極,並遞上崇禎的敕書。皇太極把敕書交給在場的大臣傳閱。這時,有人提出,該份敕書的印章與明朝以往的印章不相符,“大且偏”,疑心這份敕書是偽造的。皇太極再次拒絕和談。
和談這件事,本是皇太極提出來的,為何他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各種理由拒絕呢?原來,在明朝使臣來往期間,清軍連續打了好幾個勝仗,戰場局勢發生了轉變。皇太極想透過拖延之法,以爭取更多利益。
馬紹愉無奈,只得回到京城覆命。
明軍經營多年的寧錦防線已被清軍完全破壞。眼看戰事吃緊,陳新甲心急如焚。四月底,他第三次派馬紹愉等人前往遼東,繼續與皇太極進行和談。
五月十四日,馬紹愉等一行抵達瀋陽,求見皇太極。皇太極一直拖著不見他們,讓他們乾等著。直到六月初三日,皇太極才面見馬紹愉等人,並賞賜他們貂皮、銀兩等禮物。雙方說完場面話之後,皇太極讓馬紹愉帶給崇禎一封信,信上寫明瞭和談的條件。
在信中,皇太極要求明朝每年饋贈清朝黃金萬兩,白銀百萬兩,雙方在遼東地區開展貿易,劃定疆界。清朝為表示謝意,每年饋贈明朝人參千斤,貂皮千張。
馬紹愉到京之後,急忙將皇太極的信遞交給陳新甲。陳新甲面見崇禎。崇禎看了皇太極的信後,召內閣首輔周延儒等人詢問意見。不料,周延儒卻一言不發。崇禎非常驚訝,問明原因,這才明白,原來,和談的訊息洩露了,現在全京城都知道陳新甲和皇太極秘密和談的事情。內閣首輔周延儒一句話不敢說,以沉默應對崇禎的詢問,明顯是在推卸責任。崇禎明白了幾分,便讓他們退下。
緊接著,主戰派不斷上奏摺,攻擊陳新甲,說他“主和辱國”,紛紛要求殺掉陳新甲。
陳新甲和皇太極和談,是奉了崇禎的命令。不料,崇禎為了平息主戰派的怒氣,劃清界限,便下令將陳新甲打入大牢。
只有大學士謝升進諫,並對上奏的御史說“上意主和”。
最後,崇禎皇帝順從主戰派意見,下令將陳新甲處死,將謝升革職。
皇太極見崇禎殺死和談大臣,非常氣憤,再次發兵攻打明朝。這一次,清軍繞道蒙古,侵入華北,直抵山東。所到之處,大肆搶劫人口和財物,給邊地農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陳新甲是個幹練之人,辦事能力也挺強。崇禎把他殺了,相當於是自毀長城。崇禎雖然殺死了陳新甲,但是問題並沒有解決,大明仍舊面臨兩線作戰,而且形勢越來越嚴峻。殺陳新甲兩年後,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上吊自殺,大明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