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二戰影視劇中都會提到一個詞,“第三帝國”。而這個詞指的是納粹德國,因此納粹德國又被人們稱作“德意志第三帝國”。
那麼為什麼納粹德國會被稱為“第三帝國”?而且按照語意是第3個帝國,那麼前兩個帝國又是什麼呢?
納粹德國雖然不是君主制,但它發動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並且這場戰爭是要確立它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霸權!也就是說,“它比帝國主義還要帝國主義”!所以人們都稱呼其為帝國,而“第三帝國”這個稱呼則是因為在納粹德國之前,德國曆史上還曾出現過兩個帝國。
在中世紀時,法蘭克王國在查理大帝的統治下,進入帝國的巔峰時刻!但歷史總是十分奇妙,在他死後,他的三個孫子三分帝國。帝國分裂成了西法蘭克王國,即法國的雛形。中法蘭克王國,即義大利的雛形。東法蘭克王國,即德國的雛形。
而三個王國中,東法蘭克王國在亨利一世執政期間,實力大增。到他的兒子奧托一世繼位後,王國的實力進一步增強。
於是在公元962年2月的時候,奧托前往羅馬,加冕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法蘭克王國 也隨之正式更名為“神聖羅馬帝國”,也就是“德意志第一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疆域廣闊,北起波羅的海,南邊直達地中海,在中歐堪稱“霸權一般的存在”。但卻有致命的弱點,由於它拼命擴張,卻並未在征服地區建立起有效的統治。於是只能依託邦國的聯盟形式來穩固國土,結果到後來,邦國最多的時候,竟然有上千個之多!所以這個帝國實際上是十分虛弱的,各個邦國都在搶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皇位,導致帝國長期陷於內亂。
不過就算這樣,卻沒有哪個國家膽敢廢除神聖羅馬帝國的稱號。直到19世紀,法國戰神拿破崙的出現打破了這一神話。拿破崙率領法國軍隊相繼擊敗了神聖羅馬帝國兩個最強大的邦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在這之後,他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並將原來的許多邦國合併成了萊茵邦聯,德意志第一帝國就此覆滅。
雖然拿破崙覆滅了神聖羅馬帝國,但他對萊茵邦聯裡德意志諸國的整合,以及他帶來的民族主義思潮,使得德意志地區統一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在此情況下,歷史垂青了普魯士,普魯士“天降猛男”——鐵血宰相俾斯麥。他發動了三場王朝戰爭,相繼打敗了丹麥,奧地利,法國,於1871年建立起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
到1914年第1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國的綜合國力僅次於美國,位列歐洲第一。但此時,德國由於統一的時間太晚,世界上大多數的殖民地已經被老牌的殖民國家英國和法國搶光了,而德國認為自己的實力強過英法,無法容忍英法掌握的地盤,資源遠超自己,而且自己國內強大的工業所產生的原料和市場需求,德國僅有的殖民地根本無法滿足。
於是,薩拉熱窩事件後,德國便迫不及待地參與了第1次世界大戰,但德國高估了自己的實力,最終失敗,德意志第二帝國就此覆滅。
一戰結束後,英法等戰勝國逼迫德國簽訂了極其苛刻的《凡爾賽條約》。德國全國上下都強烈渴望復仇,於是就誕生了統治時間短暫的德意志第三帝國,並發動了第2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