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7:15到達公司,7:30召開線上晨會,8:10至8:45和團隊討論新產品研發,9:00到9:45到董事長會議室參加日排程會……準時開始,到點熔斷,如此高效率開會的“他”是易小剛,三一集團執行總裁、總工程師。
27年前,他為什麼會舍家別業從首都北京來到剛剛擺脫“鄉”字稱謂的星沙?為什麼能一路伴隨著這家湖南民營小企業發展壯大至躋身全球500強?為什麼能獲授權發明專利116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獲評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上面的這份日程表,已可窺端倪。
闖 | 最大的幸運是1995年到了三一
鄧小平同志曾說:“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
這一點,易小剛深以為然。只是,因為這種“闖”和“冒”,他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而立之年便當上機械工業部北京自動化研究室主任,易小剛有著前途無量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隨著1995年應下三一的工作邀請,他選擇了南下從頭開始。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不能理解我,認為我的想法有問題。”易小剛回憶,“但實際上,我先期已代表北京自動化室在三一這邊做一個專案。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對重工機械研究特別感興趣,尤其是看到了被國外技術壟斷的混凝土輸送泵發展潛力和研究空間,這對工程師是巨大誘惑。”
來到星沙,儘管生活上變成了孤身一人,工作上人手一臺的電腦也退回至紙筆寫寫畫畫,但埋頭攻關的易小剛憑著自己的液壓專長,用不到一年時間做出成果,沖淡了窩在工棚進行技術“墾荒”的失落。
1995年底,三一第一臺60A型號拖泵下線。1996年,北京機場T2航站樓舉行全球泵送比賽,他領銜攻關的三一拖泵獲得第二名,並創造性地解決了當時泵送高度低的難題。2002年,三一拖泵封頂406米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被譽為“中國泵王”。
繼續往被業內認為“每增加一米比登天還難”的長臂架泵車領域進軍,37米,40米、42米……2007年12月,三一擁有15項核心技術的66米長臂泵車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而後又重新整理了72米、86米泵車的世界紀錄。
對此,易小剛表示,這種都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向更高處“闖”,不是自己的盲目追求,是“樓能建多高,三一的泵就能送多高”,是技術引領者的姿態!
這也是作為液壓領域的知名專家,易小剛在自己專業技術上往縱深裡闖。而他後來跨界從事的特種鋼、新能源、電動化、智慧化領域研究,則是被市場逼著的橫向突圍。
“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應該就是1995年來到了三一。”易小剛感慨,在這裡,他感受到了極度挑戰及成功後的大喜悅。
創 | 提前佈局便不會被“卡脖子”
易小剛的“大喜悅”別人可能難以感同身受,但他一個個創新創造卻被大家看在眼裡,也被那一個個折算出來的巨大經濟效益明晃晃地映照著。
陳盛斌已在三一工作了近20年,曾任易小剛的技術秘書,見證了易小剛第一次跨界至研究高強度材料。當時的背景是三一發展勢頭不錯,並把長臂架混凝土泵車研究出來了,但遭遇國外公司“斷糧”策略——一夜之間就不賣材料給三一了。
“一時也找不到替代供貨商,董事長最後只能將這個研製高強度材料任務交給易總。”陳盛斌說,“易總不是學材料的,但領了任務後就把自己關在辦公室,沒日沒夜地翻資料、翻手冊,直到選定了一個叫20錳鈦硼的材料開始反覆試驗。”
陳盛斌回憶,當時是六七月份,熱處理車間的室外溫度已達到40度,他和司機都受不了想撤。而易小剛始終堅守在爐子邊,經過一個多月連續實驗,硬是把符合強度需要的材料給做出來了。
但這還只是“實驗室成功”,隨後易小剛又帶著團隊研發熱處理裝備,到開始成批出鋼材進入生產線,整整又花了一年零六個月時間。陳盛斌說在此過程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易小剛高度專注的工作態度。有一回,因為工作太投入,其一腳踏空,還從離地面幾米高的工作臺上摔下來。萬幸的是,他的身體被卡在了縫隙間,只導致整個尾椎骨開裂。而在那個裝備要做成之前,易小剛則整整三個白天兩個晚上都沒睡覺,“提醒要去休息,他總說沒睡意”。
此次攻關高強度材料,也成了易小剛“一輩子留下印象最深的事”。而且,從此以後覺得某種技術有被國外壟斷或者“卡脖子”風險的,三一要麼自主研發創新,要麼聯合國內其他企業進行協同創新,這也是他常說的“提前佈局便不會被卡脖子”。
易小剛告訴記者,核心零部件,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受制於人。“有時候創新是被逼出來的,這個高強度材料就是,因為背水一戰,我們不得不去創新求生機。”
這種創新的經濟效益更是實實在在。陳盛斌介紹,之前三一從國外買那個材料需2.8萬元每噸,自己生產後則只要7000多塊錢一噸,一臺泵車需要大概20至25噸,節約成本達40多萬元。他們高峰時期泵車產能達6000臺,光是這一項技術,一年就能節約20多億元。
傳 | 不把自己擱在“技術大神”位置
三一生產製造運營管理部部長王培,還講述了一個易小剛在生活中跨界挑戰權威的趣事。
在易小剛會議室,多個話筒同時開啟時有點噪音干擾,從外面請了一位專業調音師整了兩天沒進展。易小剛便自己找來原理圖,帶著工作秘書一起關在會議室研究電控技術和除錯,僅僅半天便解決了問題。
“如今在三一,工匠精神已不是指做一個事情從始至終和追求至善,而是如同易總一樣大至研製高強度鋼,小至話筒調音,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就必須徹底解決,每一項工作都是‘使命必達’。”王培說。
這也是易小剛常說的:“要營造敢於打破技術恐懼,敢於挑戰權威的創新氛圍。培養充滿自信的創新文化,摒棄追隨模仿,鼓勵突破創新。”
但易小剛似乎並不想把自己擱在“技術大神”的位置上供人崇拜。在他的團隊裡,最常用的工作方法是先提出需要達到的目標,然後包括他自己在內每人都提方案、講思路,進行頭腦風暴。
“領導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方案每次都是最優最好的,每個人的思路、專業等都可能有侷限。”易小剛說,“但每一個方案只要有創新性,我們都會支援申請專利,成功的話還有現金獎勵。這樣能讓每一個工程師都能享受創新的快樂,也能助推公司提高核心競爭力。”
“創新的文化在這裡,創新的平臺在這裡,我相信誰來做都會成功。”但易小剛也提到,“每天都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去跟上這個時代”。哪怕在面試研發人員時,他也會抓住機會跟年輕人交流新興技術知識。
採訪中,記者對解決組對焊接位置誤差技術細節很感興趣,問是否涉及商業機密。易小剛答:“沒關係,因為梁穩根董事長有一個精神,希望把三一的技術透過燈塔工廠向全社會推廣,帶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來源:中人社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