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週的4個交易日,指數連續跌4天,創業板指一週跌了6.8%,科創50跌了6.63%、深成指跌超3%、上證指數稍微好點,跌了1.65%。
這周高估值的板塊跌幅遠大於低估的板塊。
2022年開年不利,很大原因是進入2022年美聯儲加息預期日益增強。一旦美元開啟加息節奏,則全球資金將回流美國,美國放的水開始回收,美國之外則面臨缺水的局面,流動性風險日益突顯。
今年投資小心高估值板塊殺估值,如高估的新能源和創新藥板塊。
開年這周很典型,高位科技股開始走弱。凡是受益流動性起來的高估值標的,今年表現都不容樂觀,典型的就是醫療服務行業及電池股這些估值很高的寧組合。
對應值得關注的一個是過去市場不受待見,股價一直在調整的公司,如正起飛的中藥板塊和在低位的零售股,中藥板塊前景廣闊,坡長且厚,是長線佈局機會,零售股如鄂武商則存在低估值安全邊際,業績逐漸改善的短線機會。
今天看到新華社文章《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官媒如此肯定中醫藥,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訊號,各方面都在支援中醫藥。
這週中藥板塊基本屬於來回震盪,慢慢盤整,蓄勢。
中藥板塊市值排前四的中藥股表現情況差異還蠻大,估值高位的片仔癀一路向下調整,低估的白雲山仍然低估,雲南白藥趨勢逐漸走好,同仁堂則表現非常強勢,其他二三線中藥股則是輪番上演過山車,震盪很大,低估值的二三線國資中藥龍頭仍是存在很多機會,這個位置機會大於風險,也是長線佈局的機會。
很多省市想成為中醫藥強省,都需要一個國資中醫藥大健康平臺,這是每個地方施展政策的載體,也是佈局的機會。
開年第一週,我中籤的中國移動上市,中籤收益少的可伶,損失我當時買中藥股的機會成本,感覺現在打新股中不到也就算了,還不見得能掙到錢,搞不好還破發[笑哭]。
這是我自中籤中國電信以來,中的第二籤,中籤真難,第一簽號稱是遭遇電信詐騙,收益少的可伶,這回是遭遇移動陷阱,也是收益少的可伶[狗頭]。
這周貢獻收益的大頭竟然是可轉債,可轉債是個好東西,跌的少,漲的時候,也沒少漲,只要買入溢價率不高、價格不高的的雙低轉債。
孚日轉債正股孚日股份概念比較多,如新能源,再有就是民企變國企,預期也在變好,想象力不錯。
亞藥轉債減倉了三分之一,溢價率188.72%太高,跟隨正股上漲有限。
文科轉債正股文科園林,民企被佛山國資委接盤,預期在變好,屬於困境反轉。
可轉債我比較傾向於相對集中,介入集中和攤大餅之間,屬於國資的雙低轉債,我傾向於多分配點,僅價格低的可轉債我也會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