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從爬行的猿人到直立行走的遠古原始人,是介於動物與智慧生物的分水嶺,意味著人類初步具有了意識和思維能力。
這種意識與思維能力是非常原始和初級的,但仍不妨礙原始人獲取對大自然和宇宙的認知能力。他們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崇拜和畏懼。他們畏懼大自然的雷鳴電閃、天塌地陷、洪澇火災,他們害怕短暫的生命,害怕疾瘧死亡。
於是,他們敬畏自然,膜拜天地。崇拜日月。原始人早期的石雕、摩岩石刻集中反映了原始人的樸素思想。他們盼望有人能夠征服自然,並代表著正義與力量,拯救世界,挽救生靈。於是各種超自然的“人”、神仙、佛陀在各個歷史時期就出現了。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字也由遠古時代的像形字逐步向各個歷史時期的甲骨文篆字、竹隸、繁體和簡體衍化,隨著文字的廣泛使用和普及,人類社會對自己的記憶、發展、經歷記錄了浩如煙海的資訊資料。人類社會也從文字的誕生和發展,進入了人類快速的文明發展史。
中華民族在人類發展程序中,始終表現出戰天鬥地的大無畏氣概,如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充分表達了我們的先人改造自然的勇氣和美好願望。
人類社會在不斷改善自身的安全和生存狀態下,豐厚的物質基礎決定了對精神、文化的追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豐富。人們對美與醜、善與惡有更理智、清醒的認識。
出於宗教對古人的強烈而廣泛影響,而且古人對追求美好的事物往往與宗教相聯絡,因此演化出許多浪漫色彩的神話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他們都與月亮相隨相伴。
古代科學落後,古人愚昧,對掛在天上的一日一月,懷著好奇和敬畏之心,又充滿著對未知世界的心馳神往。月亮的稱謂有十幾種,每一個稱呼都有一個含義,一個故事,一個願望。各個朝代有各個叫法,月亮又稱太陰,這當然是根據陰陽兩極比較太陽而來的。假如我們將太陽比喻為剛猛、勇敢、威武的男子,月亮就是溫柔、嬌羞、豔麗的女子。月亮不但代表著團圓、吉祥,也代表著親情、友情和愛情。
宋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道盡了人間的淒冷、無奈與美好祝願。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對月亮的讚美從來就沒吝惜過停歇過,他們的詩歌充滿了浪漫色彩和愛鄉愛國情懷。唐朝政治家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說的多麼悽婉悲涼、繾綣纏綿。
中秋節起源於古人對月亮的崇拜,具有悠久歷史。“中秋”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我國古代的農曆8月15日,正是一年秋季的中間季節,故稱“中秋”。又值桂花飄香,秋意濃濃,涼風習習,是人們賞月的最佳時節。故至唐朝初期,中秋節(8月15)才成了固定節日。唐宋時期,古人在中秋花好月圓之夜,舉辦賞月、賞花、追月、觀潮、燃燈、祭月、拜祖先、猜燈謎、扎燈籠、燒斗香、玩花燈、舞火龍、飲桂花酒等習俗活動;至宋時達到了空前絕後的盛況程度,圍繞中秋節衍生出的文化蘊意非常豐富、厚實。
至於吃月餅的由來,相傳朱元璋率領的義軍在推翻元王朝時,約定各路義軍在8月15日起事。但封鎖嚴密,號令傳不出去,軍師劉基急中生智,將起事軍令夾在餅子裡分送出去,得到餅子的各類義軍按時舉兵圍剿元軍,攻陷了蒙元王朝。為了褒獎士兵,朱元璋吩咐廚子做了很多月餅犒賞三軍,士兵在中秋之夜吃餅賞月,非常高興。後來中秋節吃月餅賞月就成了民間約定俗成的習俗被傳承下來。也有傳說是中秋祭月拜神的祭品,後來就成了中秋月餅。
據《東京夢華錄》所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遙聞笙竿之聲,宛若雲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熱鬧氣氛和場景可見一斑。
到了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以全新面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秋節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於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正式確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中華文脈綿延不絕,並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光大。
中國古人盼望的登月之夢,也在中國人後裔子孫手裡實現了嫦娥飛船登月。當我們以新的視角去審視中秋節時,當我們以新的文化元素滋潤中秋節時,我們站在歷史的新起點,從歷史的長河一路回瞻,既欣喜又唏噓不已。
林新華/文 圖片均為自拍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