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沙漠,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就是荒涼、貧瘠等詞,不過,正如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那句經典臺詞“生命總會找到出路”一樣,雖然荒涼貧瘠,但沙漠絕非不毛之地,生活在其中的動植物,一同組成了雖然脆弱但結構完整的生態系統。咱們今天的主角,就是沙漠生態系統中的成員之一——薩維尼鬣蜥。
Jules Cesar Savigny
薩維尼鬣蜥屬於鬣蜥科草原蜥屬,拉丁學名為Trapelus savignii,正如草原蜥這個屬名的字面含義,它們主要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乾燥的沙漠和低地草原地區,薩維尼鬣蜥就主要分佈在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的上述地區,薩維尼則是為了紀念法國動物學家、首次提出將昆蟲解剖學引入昆蟲形態學領域的Jules Cesar Savigny (1777年4月-1851年10月) 。
沙漠的生活是枯燥而嚴苛的,表現在飲食方面,缺水就是對生存的一大威脅,對於薩維尼鬣蜥來說,想開懷暢飲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所以為了生存,它們也找到了出路,那就是不挑食,新鮮的植物果實、小型的昆蟲或者其它小型蜥蜴都來者不拒,而且在進食的時候就順便把水補充了,在食物短缺的時候,個把月不進食也沒關係。
吃喝的問題解決了,躲避天敵的問題也需要解決,畢竟50cm左右的體長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因此它們長著細長的尾部,便於被敵害發現時迅速開溜。但這只是下策,因為作為變溫動物,高速奔跑只能持續較短時間,而且伴隨著能量的損耗。能不讓敵害發現自己才是上策,為此,薩維尼鬣蜥全身遍佈細密鱗片,除了防止體內水分流失外,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更重要的是鱗片呈瓦片狀分佈,以淺黃色為底色,背部有黃褐色條紋,使它們與環境融為一體。
對於生物來說,生存和繁衍是永遠的主題,薩維尼鬣蜥也不例外,土黃色外表可以矇蔽敵害的雙眼,但在心儀的物件看來也同樣不起眼,這時候,雌性薩維尼鬣蜥的表現含蓄一些,僅僅是把背部的體色由土黃變為暗紅,雄性則奔放地展現出它最有魅力的一面,將下顎的鱗片變為與環境差異巨大的明亮藍色,看上去非常漂亮,也因此被稱為薩維尼藍喉小鬣蜥。
雖然環境艱苦,但只要能夠穩定地保持下去的話,薩維尼鬣蜥的日子還算過得去,然而具有改造自然能力的我們人類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對其它物種的生存造成影響,比如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就把西奈半島與埃及東部的阿拉伯沙漠地區分隔開,大幅減少了薩維尼鬣蜥的棲息地。目前,這一物種已處於易危狀態。
儘管如此,並不是說我們人類要因噎廢食,為了保護某某物種就停止一切改造自然的活動,也不是什麼都不管不顧地一味開發,因為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倡導生態文明的新時代。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