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楊鳴的眼睛——虎目圓睜一聲吼,籃筐也要抖三抖
少帥楊鳴在賽場上的風格絕對是外向型的,喜怒易形於色,吼聲響徹於耳,有時候他比場上的隊員還累,吼得汗流浹背,把襯衫都給溼透。
這也沒辦法,天生就這個性子,隊員們也都習慣了。
尤其是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在吼叫的時候,往往瞪得溜圓,就跟唱京戲的“花臉”似的。
慢慢地,楊鳴瞪著眼睛吼叫成了賽場邊一景,凡遼寧隊比賽,這情景就會反覆出現,球迷們也看得樂不可支,場上的比賽緊張激烈,場邊的教練風風火火,給賽場增添了很多樂趣和花絮。
說到底,吼叫也好,瞪眼也好,只不過就是情緒的表達,無所謂好壞,每個人的性格不同,不必要求千篇一律。你讓楊鳴象王博那樣安安靜靜,他也做不到。你讓王博像楊鳴那樣吼叫,同樣也做不到。大家各有特點,這是正常的。
重點還是球隊的戰績,遼寧目前位列首位,攻防兩端都做得不錯。
2、杜鋒的口哨——驚聞場畔哨聲急,三軍領命皆奮起
廣東隊的每個隊員,必須要比別的隊多一項技能,就是能聽懂主帥的口哨聲。
“噓……”哨聲一響,場上隊員們自然心中明瞭,主帥這是下命令了,趕緊打起精神,貫徹執行。
每每到場上比賽膠著緊張的時候,杜鋒往往就會用口哨聲提示隊員,該怎麼做。這個習慣是早就養成的,那時候賽場上觀眾的呼喊聲鋪天蓋地,你部署戰術如果聲音小了,隊員們不一定能聽見,一聲口哨,簡單省事。
和楊鳴一樣,杜鋒也是“外向型”的,在場上情緒激昂,有時候還控制不住,口無遮攔,吃技犯的時候比別的教練都多。從這個意義上講,吹一聲口哨,有時候比他用語言表達效果更好。
3、馬布裡的口袋——半張“秘芨”藏胸口,好腦筋不如爛筆頭
馬布裡從上衣口袋裡掏出紙條來,匆匆看一眼,然後再投入臨場指揮,這是球場上司空見慣的。
至於紙條上到底有什麼“錦囊妙計”,別人自然不得而行,因此會產生好多聯想和猜測。
其實紙條寫的啥,並不那麼重要,這只是個人習慣而已,他到底要打什麼戰術,心裡自有小六九,事先在小紙條上記點什麼,也正常,畢竟他是美國人,對中國的好多東西都需要提前熟悉和適應。
4、雅尼斯的舞蹈——光頭老帥激情燃燒,精神振奮手舞足蹈
希臘教練雅尼斯是個腳體語言最豐富的人,他不光嗓門大,而且吵嚷的時候往往還得帶上腳體動作,以示語意的“加強效果”。
揮舞手臂,大聲叫喊,這是好多教練都做的事,但是雅尼斯和別人不同,他的動作幅度特別大,身子快速移動,手臂劇烈揮舞,就跟跳著節奏鏗鏘的舞蹈似的。
應該說,教練在場邊的言語動作,會給場內隊員以感染和警示,雅尼斯的“情緒激昂”指揮法,也會給北京隊增添點精氣神,首鋼的隊員本身年齡老化,容易打得沉悶,教練的“以身示範”,也會場上的隊員加點“興奮劑”。
5、王建軍的微笑——誰解賽場迷之微笑,蒙娜麗莎都往後靠
王建軍本賽季已經不是球隊主帥了,但是球迷們一定忘不了,他從前站在賽場邊的時候,臉上常常浮出一抹神秘的微笑。
這裡有分教,老王臉上現出微笑的時候,可不一定就是開心,相反,當你看到他面露這個“神秘莫測”的笑容,那多半是惱怒的表現。
多數教練對裁判的罰罰,或是場上的情形有意見,都會面露怒色,大聲嚷嚷,但是王建軍不同,他可能會露出“反諷”式的微笑。(這事兒也不新鮮,當初NBA賽場上的鄧肯也因為哈哈大笑被判技術犯規,那笑……不代表高興。)
王指導的笑容,很深奧,裡面包含的內容很多。比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有過之而無不及,應該說,比蒙娜麗莎更加豐富而有意思。
……
不論賽場邊的教頭們有什麼習慣或表現,只要不違反規則,都是花絮,無所謂良莠,籃球比賽是個激烈對抗的運動,場面往往火爆熱鬧,場邊的教練們形態各異,也是賽難頗有意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