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詐騙都是深惡痛絕的,我國在這方面的犯罪上更是嚴加打擊,近兩年鼓勵下載國家反詐APP,也是為了使公民儘可能避免不法分子的圈套。在有責任擔當的國家帶領下,社會才能有良好的氛圍,人民才能逐漸實現生活幸福,但是世界上有一個國家,曾完全無視國際規則和公民權益,甚至還鼓勵傳銷詐騙,使無數人走入貧困的深淵,這個國家就是阿爾巴尼亞。那麼該國為什麼會醞釀如此之大的一個騙局呢?
驚天騙局的背景
阿爾巴尼亞是位於亞歐大陸交界處的一個小國家,國內多是綿延不絕的山脈,自古以來就是軍事要塞,可使它毀掉的並不是戰爭的瘡痍,而是獨立之後政府推動起來的那場騙局。
1945年,在蘇聯的幫助之下,阿爾巴尼亞宣佈獨立,次年第一位領導人恩維爾·霍查上臺。此後幾十年,蘇聯和中國都對阿爾巴尼亞伸出了援助之手,提供大量的物資、技術和人才幫助其開展國家建設,可是由於領導人在外交上的錯誤決策,友好的國際關係也逐漸走向了盡頭。
1968年,霍查擔心阿爾巴尼亞會成為蘇聯的附屬國,便主動撕毀了援助協議,一心想著靠著中國也能實現政治和經濟的轉型。但當時我國也處於發展建設的時期,看著阿爾巴尼亞敢叫板美國又頂撞蘇聯,幾乎是持著與世界為敵的態度,多少有些忌憚,再加之1976年其國內一些激進分子惡意抹黑,中國也就此撤出了援助。
霍查的獨斷專行和封閉外交,讓阿爾巴尼亞幾十年的發展速度極為緩慢,直到1985年拉米茲·阿利雅上臺以後,才一改“閉關鎖國”的狀態。可是好景不長,1991年東歐劇變後,阿爾巴尼亞走向了資本主義的懷抱,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為騙局埋下了隱患。
此時接過總統位置的貝里沙,沉浸在大力改革經濟的美夢中,全然不顧國內薄弱的農業和工業基礎,在冒進的政策指引下,社會經濟氛圍非常浮躁,問題越積越多。
阿爾巴尼亞騙局
1994年,阿爾巴尼亞的國有銀行已經達到了壞賬率50%,人們對銀行幾乎再無信任可言,國家考慮到國庫虧空只能暫且限制貸款額度,可無論如何調整都無法平衡社會發展的窮困。這時看到發展商機的民間借貸企業更加肆虐,以高利潤吸引人們將手上的錢,大把大把地投入進去。更可怕的是貝里沙政府還助紂為虐,為了穩定政治利益直接放鬆了對金融借貸的管控,單純的民眾很快就跌入了“一夜暴富”的陷阱。
剛開始確實能夠兌現承諾的利息,但當借貸企業越來越多、貸款流出的資金又很難再收回時,利慾薰心的商人們就只能蠱惑民眾了,不斷提升利率來達成融資目的,而政府卻熟視無睹。1996年10月,民間借貸利率已經上升到了40%~50% ,想想都知道哪有這麼“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可阿爾巴尼亞的民眾已經被矇蔽了雙眼,甚至不惜賣地賣房也要拿錢進去。當年11月份,無法支付利息的情況如約而至,人民恐慌與憤怒的情緒高漲,資本家們早已捲款跑路,剩下大批被騙民眾只能當街遊行,要求政府給出說法。
腐敗無能的政府根本拿不出像樣的解決方案,不僅冷眼旁觀著這場鬧劇,還不顧南北紛亂動盪,直接開放國家武器庫,讓民眾自己解決問題。這場騙局帶來的內戰持續了三個月,兩千多人慘死、數萬人逃亡、群眾更是長久地陷入了貧窮困苦之中。
結語
這場騙局的發生,是國家的愚昧與無能,也是群眾的貪婪與無知,它毀了阿爾巴尼亞,也給世界各國敲響了警鐘。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只有腳踏實地、勤勞奮鬥,才能找到穩定發展的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