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和“簸箕”經常被老一輩人用來衡量一個人貧富的說法,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掰著自己的手指數過自己到底有多少“鬥”。而近日,一項發表在國際頂級生物學期刊《細胞》雜誌上的研究表示,指紋其實和肢體發育有基因關聯,並且可以預測疾病?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每個指頭上都有形態不一的指紋,不僅手指頭上有,就連腳趾頭上也有,正如萊布尼茨說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擁有同樣指紋的人,所以指紋也有了“人體身份證”之稱,成為了每個人驗證自己身份的途徑之一。
隨著科技發展,指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比如身份證需要指紋、手機解鎖也需要指紋。那麼我們的指紋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其實早在胎兒發育的3、4個月的時候,指紋就已經形成了,但是在成長期間會有所改變,直到14歲左右會定型。
“鬥”和“簸箕”有什麼區別?
指紋屬於我們面板的一部分,但是跟面板又有點不同,指紋早期是生物統計學主要的研究之一,從1967年9月被確定了分類,一般分為3大類:鬥形紋、箕形紋和弧形紋。據資料顯示,亞洲人和黃種人中,擁有鬥型紋和箕型紋的人佔了97%,擁有弓型紋的只有2%~3%左右。
常見的也就是“鬥”和“簸箕”,那麼這兩個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鬥”的形狀是一種渦紋,由內向外的一種螺紋,而“簸箕”是一種流紋,有點像農村家裡用的簸箕一樣,簸箕是保不住的,有一邊向外,意思是隻往外簸沒處裝,指的是不存錢。
所以從小我們就覺得“鬥”多了比較好,據民間傳說,中國歷史上的秦始皇、漢武帝、康熙、武則天等都是10個“鬥”,所以還有十鬥“皇帝命”的說法。
為了解答指紋的關係,我國科學院聯合國內外十多家科研機構,有針對性地對這項研究展開深入調查分析,這一次他們主要以種群為區分點,再次細化了不同種群指紋間有哪些不同之處,這一次,他們有了重大的發現。
研究發現指紋與肢體發育基因關聯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地認為指紋的紋路是和皮膚髮育有關的一種特徵,直到2018年,我國發起了對人類指紋做更深入的遺傳學研究計劃發現指紋其實和發育基因有關。這次研究一共採集了23000多份樣本,其中包括5個東亞人群和3個歐洲人群,分析了近百萬遺傳位點,發現一共有43個和人類指紋相關的遺傳基因座。
其實早在幾十年前的時候,人們就已經發現了人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指紋的關聯性很強,但是不明白其原因。而此次研究發現對人指紋間基因影響最強的是一種名為“EVI1”的肢體發育基因,人們發現人類胎兒在肢體發育和膚紋形成的過程中,EVI1基因在發揮塑造四肢和手指指紋的形成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透過多表型關聯分析,指紋的樣式和手指的長度也有關聯,據中科院研究員汪思佳表示:“我們發現鬥型花紋越多的人小指越長”。順著這個方向,科學家們再次進行了深入剖析,這次他們把關注點定在了指紋與遺傳基因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這方面,表示可以對一些先天性疾病做篩選和預防。
比如唐氏綜合徵,這是一種十分典型的由染色體變異引起的先天性遺傳病,常見的症狀是發育遲緩,伴有不同程度的智慧障礙。就算孕婦沒有這種遺傳病,新生兒依然有機率會患上唐氏綜合徵,據資料顯示,20到24歲之間患病率約1/1250,35歲約1/400,也就是說產婦的年齡越大,誕下患有唐氏綜合徵嬰兒的機率會越高。
而患有唐氏綜合徵的人群的指紋特徵和人類大不相同,可能會出現斷掌、眼距變大、指關節弓狀等症狀,所以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預測唐氏綜合徵的模型。
據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採集到了剛出生嬰兒的指紋特徵,可以有98%的準確率來判斷此嬰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徵,越早進行干預,孩子重拾健康的機率也會更大,不過具體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好了,今天就到這兒了,關注過客,聽過客說,我們下期見。#研究發現指紋與身體發育基因關聯##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