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的一天,一架直升機在朝鮮平壤出發,朝著上甘嶺飛去,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坐在直升機上,看著下方的景色感慨萬分。這位老人就是原中國志願軍第十五軍軍長,上甘嶺戰役中的前線指揮員——秦基偉上將。
1986年,金日成邀請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秦基偉是陪同曾經的志願軍司令員楊得志受邀前往的。看著秦基偉感慨的模樣,坐在旁邊的金日成詢問道:“你想去哪裡看看”?
秦基偉回答說:“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可以再去五聖山一次,再回到當年的上甘嶺戰場看看”。
金日成明白秦基偉心中所想,所以很快便做了安排。坐在飛機上的秦基偉俯視著上甘嶺,那一草一木、一石一河,都曾給他帶去難忘的回憶。
秦基偉曾經感嘆的說過:上甘嶺戰役是我一生中,經歷過最殘酷、艱辛的戰役。相比較下,秦基偉將軍曾經經歷過的太行抗日、逐鹿中原、淮海大戰等無數硬仗、惡戰,似乎都不在話下。
從當初整個朝鮮戰局來看,上甘嶺僅是一個彈丸之地,為何秦基偉將軍要帶著志願軍在這裡,跟美軍展開驚天動地的拼殺呢?
出手就是當頭炮,容不得後退
在朝鮮戰爭中,五聖山是至關重要的戰略點,是朝鮮整個中部平原的天然屏障。如果志願軍可以佔領五聖山,可以直接威脅到聯合國軍的金華防線,將整個戰局維持在“三八線”附近。
如果是聯合國軍佔領五聖山,志願軍在北朝鮮的整個防線將岌岌可危,而上甘嶺正是五聖山的命脈,佔領上甘嶺幾乎相當於佔領五聖山。
當時中國跟美國在板門店的談判已經陷入僵局,兩國都想在戰場上獲取談判桌上的資本。恰好在那個時候,美國國內正在進行總統大選,杜魯門想要透過朝鮮戰場上的勝利,給自己增加政治資本,因此上甘嶺戰役的爆發已經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
戰役開始前,美軍司令員範佛里特制定作戰計劃,想要用兩個營的兵力,傷亡200人的代價,用5天的時間將上甘嶺拿下。這樣的想法未免太過於天真,範佛里特沒想到的是,這場戰役最後會持續43天時間,參戰人員由幾百人發展成十幾萬人,從戰鬥規模變成戰役規模,雙方都遭遇巨大的損失。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正式爆發,美軍率先出擊。美軍直接出動300門大炮、40架飛機以及220輛坦克,在上甘嶺傾瀉炮彈30餘萬發、炸彈500枚。憑藉著自身強大的火力覆蓋,美軍幾乎將志願軍在上甘嶺表面上的軍事工程摧毀殆盡。
面對美軍強悍的攻勢,秦基偉帶領15軍將士們進行頑強的抵抗,先後擊退美軍30餘次進攻,很多戰士的槍管都已經打紅,沒有水可以減溫,將士們就用尿代替。
同美軍強大的火力相比,上甘嶺志願軍的火力武器簡直讓人不忍直視,僅有老炮15門。但是就是這15門老炮,在整場戰役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經過在炮營營長王恩的指揮,15門老炮改變攻擊方式,在高地上居高臨下打俯角,直接朝著美軍的火力點以及散兵群發動攻擊,將美軍打得鬼哭狼嚎。
眼見戰局膠著,上甘嶺久攻不下,美軍開始逐漸增強進攻兵力。面對15倍以上的敵軍,我軍戰士依然是頑強抵抗,甚至出現過在兩個班各剩一人的情況下,依然打退美軍7次以上進攻的驚人戰績。
在短短一個星期時間裡面,美軍投入9個營、16個炮兵營、70輛坦克、上百架飛機,傷亡人數高達七千餘人。志願軍投入21個連隊,傷亡人數高達三千餘人,這21個連隊全部傷亡過半,戰鬥英雄黃繼光、孫佔元等人,就是在這七天的激烈戰鬥中所犧牲的。
從雙方的投入以及傷亡來看,可見上甘嶺戰役的兇險。對於這場戰役,秦基偉也曾經形象的用象棋做過比喻:這場戰役雙方都是憋足了勁,就跟下象棋一樣,一出手就是當頭炮,容不得你後退一步。
只要可以贏,15軍全軍覆沒都在所不惜
隨著戰役越發激烈,雙方投入的兵力越來越多。10月21日,當時的志願軍司令員鄧華特意給秦基偉打電話,想要知道他對這場戰役的看法。
秦基偉回答說:“這場拉鋸式的戰役已經進行七個晝夜,表面陣地幾經易手。為了給決定性的反擊爭取時間,並且創造條件,我們建議避免跟美軍爆發大規模的戰鬥,將他們牽制在上甘嶺即可,我們抓緊時間研究戰術,調動軍隊,創造可以進行決定性反擊的機會”。
對於秦基偉的意見,司令員鄧華表示贊同,於是上甘嶺戰役就開始了殘酷的坑道戰。
相比於陣地戰,志願軍會在坑道戰裡面,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美軍對在坑道里面的志願軍採取投擲炸彈、斷絕水源、釋放毒氣等等狠毒手段,試圖將坑道里面的志願軍戰士消滅殆盡。
面對這般困境,志願軍戰士發揮英勇犧牲、戰鬥到底的精神,有的連隊在僅剩幾人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戰鬥。根據戰局的情況,秦基偉認為不能光躲在坑道里面被動挨打,他本人總結出小規模的出擊活動戰術,及時在全軍裡面推廣,將敵軍打得哭天喊地。
隨著戰鬥進入到白熱化,雙方將士們都已經殺紅眼。秦基偉也是發了狠話,說要將棺材抬上上甘嶺,自己要戰死在這裡。聯合國軍的總司令克拉克更是發誓說道:一定要將這場殘酷的戰鬥進行到底。
隨著戰事的發展,雙方繼續增兵。一時間,十萬餘大軍在上甘嶺集結,戰鬥規模瞬間發展成為戰役規模。
志願軍15軍45師根據秦基偉的部署,利用坑道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跟美軍部隊糾纏在一起,經歷過幾十次的搏殺後,取得很大的戰果。但是45師本身傷亡也非常慘重,甚至有的團都已經出現沒有戰鬥兵的情況,連司令員、通訊員、衛生員等都得打起衝鋒。
後面師作戰科長在打電話彙報傷亡情況時,都是痛哭著說話的。看著失聲痛哭的作戰科長,秦基偉的內心也非常地悲痛,但是他清楚,在這個時候他不能流淚,局面越是困難,自己的決心越是要堅定,這場戰鬥一定要打下去的。
秦基偉跟45師的師長崔建功說:“我們15軍是鐵打的,只能流血,不能流淚,誰都不可以哭!像我們15軍的部隊在國家還有很多,只要可以贏下戰鬥,15軍全軍覆沒在所不惜”。
美國人的“傷心嶺”
面對膠著的戰局,巨大的傷亡,志願軍總部也在擔心一個問題:15軍還不能堅持下去?
其實戰役進行到這個地步,就連秦基偉自己心裡都沒底,但是他非常的清楚,如果將上甘嶺放棄,或許可以儲存志願軍的實力,但是中部防線將會徹底的暴露在聯合國軍面前,到時候志願軍將有可能一潰千里。
面對這樣的情況,秦基偉召開作戰會議,詢問眾人的意見。會議上,指揮員們都表示要堅持打下去,這也堅定秦基偉將戰役進行到底的決心。
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將軍,秦基偉清楚戰爭不能感情用事,這場戰役想要堅持下去,就必須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因此,秦基偉提出打仗不能打糊塗仗的想法,要先了解敵情,抓住對方俘虜,掌握敵軍的的第一手情報。
很快,一名美軍俘虜就被志願軍戰士抓住,被帶到秦基偉的面前,秦基偉親自審問這名俘虜,盤問了美軍官兵戰鬥情緒、美軍的戰鬥序列、武器裝備等情況。
透過得到的情報,秦基偉做出總結:雖然敵軍依然在不計代價的增加兵力、傾瀉炮彈,但很明顯已經是強弩之末,情緒非常的急躁,似乎非常想要讓這場戰役結束。
從敵軍焦躁的情緒中,秦基偉看得出他們急於求勝的心理,也看到了他們在指揮上面的錯誤。敵軍以6個營的兵力不分晝夜的從多路進攻,不做出任何隱蔽,不惜暴露自己的蹤跡,這在兵家上是大忌。
敵軍在指揮上出現失誤,這對於秦基偉來說自然是好事。秦基偉及時調整戰略,改變兵力部署,讓志願軍的戰鬥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在後續的戰鬥中,甚至創造出一個班以傷亡三人的代價,殲敵四百餘人的戰績。
戰鬥一直在持續,這已經不單純是兵力、武器裝備上的較量,更是意志、智慧以及膽略方面的比拼。在最後一點上,美國將軍輸給了中國將軍,聯合國軍敗給了中國人民志願軍。
11月15日,美國美聯社公佈一個令世界震驚的訊息:上甘嶺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收復。此訊息一出,世界各國都難以相信這樣的結果,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更是狗急跳牆,組織軍隊進行瘋狂的反撲,而上甘嶺我軍陣地穩如泰山,志願軍戰士們將這股瘋狂的勢頭壓制住了。
戰後,範佛里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中國士兵是頑強的,他們的身上沒有防彈背心和鋼盔,武器也非常的落後,只有一杆步槍,腰上的皮帶上也只有兩百顆子彈,吃的軍糧是用米和雜糧混合在一起的粉狀物,我不知道依靠這樣的條件要怎麼打仗,但是中國士兵永遠都是可以向前作戰,不怕犧牲的。
聯合國軍上甘嶺戰役失敗的訊息傳到華盛頓後,美國人民的反戰情緒徹底被點燃。原本杜魯門是想要依靠上甘嶺戰役撈取自己的政治資本,結果沒想到反而為他畫上政治生涯的句號。
在板門店的談判桌上,美國代表一改此前囂張的氣焰,終於願意乖乖地坐下商談,上甘嶺至此成為美國的“傷心嶺”。
朝鮮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範圍內爆發的最大規模的戰爭,而上甘嶺戰役是朝鮮戰爭中,是最為激烈的一場戰鬥。志願軍獲得上甘嶺戰役的勝利後,朝鮮戰局從此穩定在“三八線”上,奠定了朝韓的邊界問題,換來東亞地區幾十年和平的時間。
1953年6月16日,毛主席特意接見了秦基偉,兩人交談著對上甘嶺戰役的看法。
毛主席拍著秦基偉的胳膊,微笑著對他說:“你們在上甘嶺打得不錯呀”!
“主要是主席領導得好,將士們敢打敢拼”。秦基偉由衷的回答道。
毛主席繼續詢問:“美國人好打嗎?你在朝鮮呆了三年時間,有什麼經驗教訓”?
秦基偉回答說“剛來到戰場的時候,心裡有點沒底,不知道美國人的真實情況,後面打了幾仗,心裡面也有個大概,美國人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強大。美國佬有兩個長處——裝備好,有制空權,但是他們也有缺點,那就是夜戰、近戰不行,也怕死”。
聽完秦基偉的回答,毛主席點點頭,滿意地說道:“張牙舞爪的大老虎看起來可怕,可最後還是輸給你們,看來美國也是紙老虎一隻。不過美國也是個鋼老虎,他們的鋼鐵多,憑藉著武器優勢,看起來很強大,實際上敗絮其中。我們有一股氣,靠著這股氣可以打敗他們”。
在跟毛主席的交談中,秦基偉也慢慢地不再拘束,跟毛主席介紹說道: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沒想過上甘嶺最後會打成這樣,估計美國佬也沒預料到,他們也沒有想到投入這麼多的兵力,居然連一個上甘嶺都沒能拿下來。範佛里特剛開始的時候,還吹牛皮說用5天的時間,傷亡200人的代價就要拿下上甘嶺。
“吹牛皮容易,做到難哦!麥克阿瑟剛開始的時候,不是說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嗎?日本人發動侵華戰爭的時候,還說用三個月時間滅亡中華民族;解放戰爭的時候,蔣介石也說過3到5個月就可以結束戰爭,結果呢?”毛主席一口氣將美國、日本以及蔣介石進行了類比。
最後毛主席做出總結:“現在戰線穩定在“三八線”上,打得贏跟守得住的問題都已經解決,國家也可以安心發展了”。毛主席總結完,意猶未盡的說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防線都是可以攻破的,你們能夠守住上甘嶺,這本來就是一個奇蹟,你這個將軍做得好啊”!
後面在回憶錄裡面,秦基偉這樣寫道:上甘嶺戰役是非常特殊的,這場戰役已經不單純是軍事力量的較量,更是東西方兩種不一樣的價值觀、思想體系的對拼,我們能過獲得勝利何其幸哉。上甘嶺戰役不僅在軍事上打出我們的國威,更是證明我們思想的正確。在上甘嶺戰役結束後,美國才真正的認識中國。
朝鮮戰爭結束後,秦基偉這位因為上甘嶺戰役一舉成名的將軍,在1955年軍隊授銜儀式上,被授予中將軍銜,以示對他在上甘嶺戰役中做出的貢獻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