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又稱餐桌鹽,是對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也是烹飪中最常用的調味料。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成人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根據情況針對心衰患者每人每日限攝入1-4克不等的食鹽。
目前國人普遍存在食鹽攝入超量問題,我國飲食文化有“南甜北鹹”之說,這種飲食習慣就是導致北方地區高血壓發生率比南方地區高的重要原因。除了三餐中注意控制外,還要當心零食、食材(醃製食品)和調料裡面的隱形鹽!由於很多人難以改變飲食習慣,控制食鹽中的鈉卻是一個好辦法。
各種常見鹽的營養有什麼不同?
01 加碘鹽
加碘鹽是最常見的食用鹽,根據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的規定,每1克加碘鹽可按20微克、25微克、和30微克這三種水平來加碘,不同地區的加碘鹽含碘量根據實際情況有所不同。加碘鹽適合非高碘地區的大部分居民。
高碘地區(水碘含量高於150μg/L,如渤海灣部分地區水碘含量高達1000μg/L左右)的居民因為能夠透過食物和飲用水攝取較高劑量的碘,因此不宜選用加碘鹽。
另外,患有某些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俗稱“甲亢”)的人也應謹慎吃加碘鹽,具體情況請諮詢醫生的建議。
02 無碘鹽
顧名思義,無碘鹽是不含碘的,它適合需要限制碘攝入的人,比如前面提到的高碘地區的居民、患有甲亢的人。
03 低鈉鹽
部分地區所出品的食鹽加入氯化鉀以降低氯化鈉的含量以降低高血壓發生率。
低鈉鹽是用40%的氯化鉀取代氯化鈉,降低鈉的含量,適合糖尿病、腎炎、胃炎、高血壓病人和家族性高血壓的人群。但是,低鈉鹽在人群中大範圍使用可能會造成的其他健康問題。
為了避免攝入鉀過量而造成危險,以下人群:腎功能衰竭、發熱感冒等疾病急性期、酸中毒、服用某些抗癌藥物、大量出血、手術前後和嚴重創傷等病人,應慎用低鈉鹽,或在醫生指導下食用。
長期血壓偏低、腹瀉病人,高強度運動時出汗多,炎熱的夏季等情況下,人體應適當增加鈉的攝入,故也不宜選用低鈉鹽。
對於一般人而言,長期選用低鈉鹽並沒有太大的益處。這是因為,低鈉鹽中鈉含量降低,口味較淡,人們在烹調時往往需要加入更多的低鈉鹽,才能獲得和普通鹽一樣的口感。低鈉鹽進食量增加了,增加部分的鈉加起來,與食用普通鹽相差無幾,也就失去了選擇低鈉鹽的意義。
但是,如果人們願意從心理上接受低鈉鹽,並控制進食量,也未嘗不可。倘若積極接受健康知識教育,家庭成員相互支援、鼓勵和監督,控制每天的食鹽量,以及控制含鈉或含食鹽的加工食品和鹹醃製品的攝入,用不用低鈉鹽就不重要了。
鉀鹽可以部分替代鈉鹽。鉀對血壓的影響效果與鈉相反,鉀透過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而降低血壓,還能透過增加尿鈉排出,以調整鈉鉀比值來降低血壓。所以,高血壓的飲食防治原則是低鈉高鉀膳食。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膳食每天適宜攝入鉀量是200毫克。不過,心、腎功能不良者,鉀鈉的攝入量應由醫生給以指導。
04 營養強化鹽
營養強化鹽,如加鈣鹽、加鐵鹽、加鋅鹽、加硒鹽、核黃素鹽。
為了增加鈣的攝入量,有的人就採取多吃鈣營養鹽的辦法。這個辦法是得不償失的,因為有研究發現,鹽的攝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鈣的量越多,鈣的吸收就越差。也就是說,少吃鹽就等於補鈣。
另外,由於產品生產和烹調中的實際情況,一些營養素加得過多,還可能影響菜餚質量,例如,過多地使用含鈣的食鹽可能會讓肉類變硬。
國人每日膳食的鈣攝入量很低,平均為392毫克,不足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量的一半,的確需要補鈣。補鈣的食品有很多,如牛奶、豆製品、堅果等。
儘管綠葉蔬菜沒有“補鈣”的美名,但如果合理烹調,比如在炒前焯水,那麼,吃100克青菜就可獲得100毫克左右的鈣,比吃鈣營養鹽有效得多。
營養鹽不是保健品,而是一種有助於預防營養素缺乏的營養強化食品。但是,營養鹽具體能起多大作用,要看強化的是哪一種營養素,其實際含量有多少,而且還應根據個人或家庭成員的飲食習慣及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和購買。
我們不否認營養強化鹽中所新增的這些礦物質或維生素對健康的重要作用,但也請不要對它們抱太大希望,因為我們每天吃鹽也就那麼幾克,能攝取到的營養成分是有限的。補充這些營養成分主要還是靠日常均衡膳食。我們可不能為了補充這些營養成分而吃太多鹽,最後而背離初衷。
免責宣告
本文資料更新於2022年01月14日
由「胡厚祥大夫」原創,旨在為讀者進行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排版:ZL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將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過上健康生活!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歡迎你在公眾號後臺給我留言,我看到後會儘快回覆!
關注健康的人都在看
一文解惑骨質疏鬆,內附測評,評估自身骨質疏鬆風險程度
睡覺打呼嚕?別大意,很可能是疾病來襲
脂肪肝,世界第一的慢性肝病,其實是可防可治的。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