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二年的十月,秋高氣爽。
北京城的郊外來了一批聲勢浩大的車隊,車隊的最前面是一名騎著紫騮名馬,身穿華服的朝廷大員,他就是雍正王朝時期的撫遠大將軍,官居朝廷太保,加封一等公爵的年羹堯。
當時的北京城都統範時捷、直隸總督李維鈞等朝廷和地方大員紛紛出城迎接,跪倒在道路兩旁向這位皇帝面前的重臣行禮。
沒想到,年羹堯面對如此多的高官大員在路邊跪迎面無表情,連看都沒有看上一眼,徑直從他們中間走了過去。
就連前來迎接的皇室貴胄,年羹堯也不過是微微點頭,滿臉驕橫之色。
在雍正皇帝的寵信之下,年羹堯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連在面對皇帝時,年羹堯也肆無忌憚,史書雲:“無人臣禮”。
風頭無兩的年羹堯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短短一年之後,他就從雲頂狠狠地跌落下來。
雍正三年,朝廷議政大臣向皇帝上疏,列舉了年羹堯92條大罪,其中大逆罪5條,欺罔罪9條,僭越罪16條,其他大小罪行不計其數。
很快,不可一世的年羹堯被抓捕下獄,短短十一天後,年羹堯在獄中被雍正賜死,一代權臣從此煙消雲散。
作為朝廷重臣,年羹堯有著龐大的府邸和眾多的妻兒家人,那麼在他死後,雍正又是如何處理他的妻子和兒女的呢?
震動朝廷的年羹堯案
年羹堯引起雍正的不滿早有預兆。
雍正二年十一月,時任撫遠大將軍的年羹堯進京述職,受到雍正皇帝的接見。
君臣相見時,年羹堯自以為在之前的平叛戰爭中居功至偉,竟然當面向雍正邀功請賞。
雍正雖然答應了年羹堯的請求,卻對近臣說道年羹堯“功高自悖”,對他的無禮行為產生了不滿。
幾個月前,年羹堯曾經彈劾朝廷官員蔡珽貪贓枉法,經過刑部審議,蔡珽原本已經被判“斬監候”。
但雍正卻親自召見了蔡珽,在這次會見中,蔡珽向雍正陳述了自己的冤屈,並揭發了年羹堯的種種不法行為。
這次召見過後,蔡珽從一名死囚犯搖身一變,被雍正提拔為左都御史,身列朝廷一品大員。
種種跡象都表明,年羹堯馬上就要大難臨頭了。但此時年羹堯本人卻仍在西北執掌兵權,對自己的險境一無所知。
雍正三年正月,皇帝給幾位地方大員伊都立和袁立相等人發去密旨,讓他們與年羹堯保持距離,不要過分走近。
這些人都在朝廷做了十幾年官,如何不明白皇帝的意思?他們紛紛向皇帝上疏,表示自己與年羹堯沒有來往,當時的雲貴總督高其倬還給皇上奏請,建議將年羹堯調離邊陲,削去他的軍權。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這個時候,雍正已經成功分化了朝廷官員和年羹堯的關係,剩下的,就是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了。
一次節日中,身處西北的年羹堯向雍正上奏了一道賀章,裡面把“朝乾夕惕”誤寫為了“夕惕朝乾”,雍正以此為藉口,暗示朝廷官員上書彈劾,一連將年羹堯的官職降了十八級,罰他到杭州看守城門。
雍正三年九月份,看守了幾個月城門的年羹堯在一道聖旨下被押往北京,迎接他的是長達三個月的刑部審判。
議政大臣羅列了年羹堯92條大罪,光是死罪就有十幾條。年羹堯隨即被捕下獄,短短十一天後,年羹堯在獄中被雍正賜死,一度位極人臣的年羹堯就這樣如同流星一般隕滅了。
正所謂愛有多深,恨就有多切。雍正當年對年羹堯的寵信無人能及,甚至連調動他手下的一個官員都要親自詢問他的意見。而如今,雍正卻決意將年羹堯置之死地而後快。
那麼,年羹堯死後他的家人下場如何,而這樣一位風光一時的輔國重臣又是怎樣走到今天的呢?
家族隕落
年羹堯祖上世代為官,在明朝時就深受朝廷重用。清兵入關後,年家因為出身遭到朝廷清洗,家族一度淪為奴隸。
但年羹堯的祖父年仲隆卻是一個不世出的英才人物,他靠著參加科舉硬是改變了家族的命運,不僅去除了奴籍,還成為了一位不大不小的地方官。
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更是官運亨通,從一介秀才一直做到了刑部郎中,深受康熙皇帝的賞識,年家從此徹底翻身,成為了北京城的世家大族。
年羹堯身犯92條大罪,被雍正賜死後,按照歷史的發展不出意外的話,年家一定會被連根拔起,滿門抄斬都不會有人感到驚訝。
但人們想象中的局面並沒有發生,除了家產被抄,年家被處死的人只有寥寥幾個,全家上下一百七十多口人大部分都逃過了處斬的命運。這是皇帝的仁慈嗎?
其實這很大一部分都要歸功於年羹堯的妹妹年氏,她是雍正皇帝身邊的貴妃,一直深受皇帝的寵愛。年羹堯一案後,正是年貴妃在皇帝面前求情,保全了家族大多數人的性命。
對於如何處理年羹堯的家人,雍正一度十分苦惱,如果全部釋放則難以立威,不能起到震懾朝臣的效果,但若滿門抄斬,則不免引來臣民的非議,畢竟年家的婦女和小孩子們又有什麼錯呢?經過仔細考慮,雍正終於打定了主意。
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已經退休,作為一名前朝老臣,雍正並沒有過分為難他,只不過是革去了他的頭銜和俸祿,讓他在家閉門思過。
年羹堯的兄長年希堯也受到了皇帝的寬赦,只是免去官職了事,而且在短短一年之後,年希堯又官復原職,重新當上了工部侍郎。
但年羹堯的兒子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根據史料記載,年羹堯一共有十一個兒子,但臨死前只有年熙、年富、年斌等幾個兒子年紀較大,其他的兒子都尚在襁褓之中。
年熙是年羹堯的長子,在康熙五十年就考中了舉人,後來父親年羹堯出錢為年熙捐了個“副使”的閒職,到了雍正年間,年熙已經被提拔為監察御史。
雍正帝曾一度非常喜愛年羹堯的這個長子。年熙從小就身體虛弱,經常生病,雍正還特地找了一位有名的算命先生給年熙算了一卦。
算命先生給年熙的卦象是“(年羹堯)命中言刑,剋長子”,意思是年羹堯將來會有刑法之事,會妨礙到長子年熙。
為了給年熙轉運,雍正還親自做主,把年熙過繼給隆科多做繼子,還把他改了個名字叫“德柱”。
沒想到,算命先生的預言不幸一一言中,年熙在年羹堯出事一年前就發病而亡,沒有見到年家一夜敗亡的慘狀,也不知道這是年熙的幸運還是不幸。
次子年富是年羹堯兒子中下場最慘的一個。
年羹堯在西北掌握大權之時,年富是年羹堯當時唯一成年的兒子。
年富和年羹堯的性格十分相像,為人高調,不知收斂,但在年羹堯的庇護下仍然一路擢升,在年羹堯平叛論功之時,年富已經是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職(男爵)。
後來,年富一直跟隨在父親身邊為年羹堯出謀劃策,成為了年羹堯的左膀右臂。
年羹堯最初被貶到杭州看守城門的幾個月裡,年富一直東奔西走,拜訪各路官員,希望他們能上書求情,給年羹堯免罪。
但當時的朝廷百官自顧不暇,雍正要扳倒年羹堯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誰敢去捋皇帝的虎鬚?反而把年富的行徑一一向雍正作了彙報。
朝堂無情,大抵如此。
雍正知道了年富的所作所為後十分惱怒,認為他“為伊父探聽音信,且怨憤見於顏色”,暗中對他起了殺心。
年羹堯被賜死後,雍正親自點名,也將年富處死。而年富也成了年羹堯眾多兒子中唯一被判處死刑的一個。
年羹堯死後,雍正曾針對他的兒子下了一道聖旨,稱“十五歲以上之子,發配廣西雲貴邊境充軍”,而除了病死的長子年熙和處死的次子年富,十五歲以上的兒子就只剩下了年興和年壽。
年羹堯的其他幼子都被祖父年遐齡和伯父年希堯收養,並沒有被雍正趕盡殺絕。
就連被髮配充軍的年興和年壽,也只不過在廣西邊境待了短短兩年多的時間。
雍正五年,雍正皇帝念起年羹堯當年平定邊境叛亂的大功,又把在廣西充軍的年興和年壽招了回來,同樣交給祖父年遐齡照看。
由此可見,雍正並不是一個殘忍好殺的皇帝,在中華上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中,能夠做到不多殺,不濫殺,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品質了。
那麼年羹堯的妻子又是怎樣的下場呢?
年羹堯一共有過兩位正妻。
他的第一位妻子是納蘭氏,正是出於清朝大名鼎鼎的納蘭容若家族。
年羹堯青年時風度翩翩,才華橫溢,與出身豪門的納蘭氏結合可謂門當戶對,羨煞了當時整個京城。
但不幸的是,納蘭氏在兩人婚後沒多久就生了一場重病,因為醫治無效去世了。
隨後,年羹堯又娶了第二位妻子覺羅氏。
這位妻子的身世更是不簡單,她的父親是當時的輔國公蘇燕,和當時的皇帝同屬愛新覺羅一姓,是一位貨真價實的皇家貴胄。
年羹堯死後,雍正自然不可能為難這位同室宗親,讓她“遣還母家去”,此後覺羅氏便在孃家度過了餘生,歷史上再也沒有了她的訊息。
值得一提的是,年羹堯還有一個及笄的女兒。
年羹堯獲罪之前,已經和山東孔家定下了一門親事,準備把女兒嫁給孔毓圻的兒子,孔毓圻是孔子的第六十六代嫡長孫,有著顯赫的身世背景,他的兒子也是當地有名的大才子,這本來是一門極為般配的婚事。
但在年羹堯被捕下獄後,孔家唯恐受到牽連,連夜派人退掉了這門親事,從這以後,年羹堯的女兒雖然沒有被降罪,卻一直孤獨終老,因為誰也不敢冒天地之大不韙去娶一個罪臣的女兒。
雖然年羹堯被列了92條大罪,按理說應是萬死難恕,但雍正皇帝卻對年羹堯的妻兒老小展現出了極大的仁慈,僅僅處死了他的次子年富。
在這其中,年羹堯的妹妹年貴妃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她不但極得雍正的寵愛,還給雍正生下了數個兒女,可謂寵極一時。而年羹堯的家人即是年妃的家人,雍正也不好對他們趕盡殺絕。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政治上的考量。年羹堯作為清朝重臣,在多次戰爭中領兵出征,鎮壓了各地的叛軍,曾為朝廷立下了大功。如果對他的家人痛下殺手,不免會讓其他臣子齒冷,生出唇亡齒寒之感。
最重要的因素則是雍正並非殘暴好殺之人。雖然雍正經歷了皇家慘烈的九子奪嫡之爭,不但性格果決,必要時更是能不擇手段,將異己堅決剷除。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和朝廷的穩定。從這一點看,不得不說雍正帝也有著他寬容仁慈的一面。
但輔佐年羹堯的一眾官員卻下場悽慘,他身邊的謀士汪景祺、鄒魯等人都在年羹堯一案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狼狽為奸的作用,被雍正毫不猶豫地加以處死,另有一大批人被流放充軍。他們是這起案件的犧牲品,但卻並不無辜。
敗亡之道
如果你瞭解年羹堯最初是多麼受到雍正的寵信和喜愛,就會對他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受忌被殺感到疑惑。
早在康熙年間,年羹堯就已經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朝堂重臣了。
康熙五十六年時,準格爾部入侵西藏殺掉了西藏的拉藏汗,對清朝的邊境產生了重大威脅。
就在百官束手無策的時候,年羹堯給康熙上了一道奏摺,不但提出了徵兵備戰的一系列建議,還主動請纓前往西藏平叛。
康熙為年羹堯的勇氣打動,任命他為四川總督,而年羹堯也果然沒讓皇帝失望,在後來的平藏事件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中,參與奪位的十四皇子在陝西手握重兵,對還沒有即位的雍正產生了重大威脅。
這時候又是年羹堯挺身而出,他在陝西總督的職位上控制了十四皇子的軍隊糧草,讓十四皇子有兵而不能用,為雍正成功登基立下了重大功勞。
雍正即位後感念年羹堯的擁立之功,對他加以重賞,不但把“西路軍糧餉及地方諸事”交給年羹堯管理,還封他為三等公爵,加太保銜。
雍正即位當年的九月份,青海省的厄魯特部又發生了叛亂。對於剛剛登基,皇位尚且不穩的雍正來說,這是一件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大事,他急需一位能力出眾的將領帶兵出征,平定這次叛亂。
這時又是年羹堯挺身而出,他率領清兵親上前線,在西寧一帶與叛軍交戰。
雙方經過四個月的大戰,年羹堯將叛軍徹底擊潰。捷報傳到北京後,雍正皇帝“手舞足蹈,欣喜若狂”,在後來的論功行賞中“評年為首功,加封一等公爵,賞賜金銀財寶不計其數”。
就連年羹堯的父親兄弟,乃至家裡的奴僕婢女都被皇上大加封賞,真正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這時的年大將軍已經是威震朝廷,功蓋天下了。在議事時,雍正每次下決定前都要詢問年羹堯的意見,不僅號召大臣們向年羹堯學習,還經常把年羹堯拉到自己的寢宮密談。
而在年羹堯的妹妹成為雍正的貴妃之後,君臣二人又成為了姑舅親家,此時的年羹堯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連皇親國戚見了他都要笑臉相迎,絲毫不敢露出不敬之色。要知道,年羹堯可是漢族人,後來才改隸漢軍“鑲黃旗”,這在看重出身的清朝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正所謂“陰陽之道,盛極必衰”,年羹堯位極人臣的時候,就是他敗亡之路的開始。
如果一個人正處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刻還能時刻保持清醒和謙遜,那麼這種人不是至聖,就是大賢。
顯然,年羹堯不是這種人。
輝煌的功績和皇帝的寵信逐漸衝昏了年羹堯的頭腦,他一天天變得蠻橫自大起來。
在給平級的將軍通訊時,他發去的函件不是表示地位相等的“諮文”,而是用的令諭。在陝西負責保家衛國的精英戰士,被他當做自己的儀仗隊和僕從一樣使喚。
更聳人聽聞的是,即便是朝廷欽封的蒙古諸王和前來勞軍的中央大員,見到年羹堯時必須下跪,而他送給下屬的物事則稱為“賜”,接見部下時稱為“引見”,要知道,這些都是臣子覲見皇帝時才會用到的禮節。
年羹堯雖然身處國家邊境,但他的所作所為還是被有心之人告發給了皇帝。
雍正大為惱怒,身為臣子卻用著皇帝的禮節,你年羹堯到底想幹什麼!
儘管如此,雍正還是念他立有大功,曾幾次私下給他去信,忠告他收斂一點。沒想到,年羹堯非但沒有領會皇帝的意思,反而變本加厲,即便在進京面見皇帝時,也大搖大擺地“箕踞而坐,無人臣禮”。
交橫跋扈的年羹堯最終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代價,他在朝堂被日漸孤立,最後一朝下獄,曾經不可一世的年大將軍最後落得了慘死獄中的可悲下場
從很大程度上講,年羹堯的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雍正皇帝並不是一個薄情寡義的人,當年奪嫡之時,雍正的處境一度十分艱難,大部分都不看好他能最終取勝。
而在他登上皇位之後,當初追隨他的那批人無一例外都受到了雍正的重用和賞賜。年羹堯既有擁立之功,又平定了邊境之亂,本應有著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但他卻日益驕縱,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這種下場正是他所應得的。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泱泱華夏人才輩出,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