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第一次參加高考到2014年終於考上夢想的清華大學,他用了14年的時間。如果說他是高考的成功者,確實名副其實,因為在他10次高考、8年復讀的過程中,他有6次考上過國內其他985高校。但為了心中的清華夢,他一次次地放棄,選擇從頭來過,他就是“高考狂人”吳善柳。
有人說他的行為是為了賺獎金、也有人說他浪費了國家寶貴的教育資源,但吳善柳認為這只是自己的個人選擇。那麼,如今距離吳善柳考上清華已過去了7年時間,他究竟過得怎麼樣?本期就為大家帶來吳善柳圓夢清華的故事。
北京交通大學肄業後幹流水線
1982年,吳善柳出生於廣西浦北縣北通鎮的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曾是鎮上中心小學的副校長,還獲得過“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母親在父親工作的學校食堂裡上班,姐姐、姐夫分別在鎮上的其他小學裡教書。
在80年代的農村,吳善柳的家庭背景算是極好的一種。那會兒讀書改變命運的理念逐漸被人們認可,望子女成龍成鳳是無數農村父輩們的共同心願。
吳善柳的父親也不例外,他對兒子的教育十分嚴厲。在這樣的氛圍下,吳善柳也希望能夠透過讀書上大學來證明自己、改變人生。所以他平時的學習十分刻苦,成績也很優異。
然而,當2000年他第一次參加高考時,也許是對這個即將能改變命運的考試過於緊張,他發揮失常了。哪怕他曾在許多次考試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也難改這次考試帶來的結果
好在,他很快調整了心情,決心再戰。
2001年,經過了一年的學習調整,吳善柳考上了211名校北京交通大學,可就在吳善柳入學後,一次偶然去清華大學的參觀經歷無意間改變了他的人生。
當時,他對清華大學的整體學術氛圍羨慕不已。在他從小到大的認知裡,上大學要麼選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要麼就按照當時的社會趨勢,讀個經濟、金融類的專業,他理想中的職業是股票交易員,這樣的工作賺錢多還刺激。
可北交大是理工科院校,自己所學的專業是電氣工程及自動化。理想和現實的初次交鋒,讓吳善柳開始有些迷茫。
大學期間,他不再像過去那樣刻苦努力學習,反而沉迷於網路世界難以自拔,中途他還曾輟學回家。就這樣,他只能以大學肄業的身份出去找工作。
出了社會,現實一下子讓吳善柳清醒了過來。因為沒有學歷、他在北京找不到像樣的工作。去其他地方,情況也不樂觀,最後,他只好在南方一家工廠幹起了流水線的工作。
這個時候,他也發現了用人單位對於清華、北大畢業生的青睞。想到自己如今做著收入低、還不體面的流水線工作,而名校畢業生卻可以很快拿到高工資,受到刺激的吳善柳當即決心改變現狀,他要考上清華大學。
復讀8年,10次高考
就這樣,在2007年,畢業已經快3年的吳善柳開始了自己的復讀之旅。他本以為自己一次就能考上清華,可首戰卻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雖然北師大是師範類頂尖院校,但執著於清華的吳善柳對這個結果很不滿意。
2008年,他選擇了繼續奮戰。然而,他再次考上了北師大,為了理想的清華,吳善柳只好又選擇了放棄。
2009年,他考上華南第一學府中山大學;2010年,他考上北京林業大學;直到2011年他考上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的本碩連讀,大家都以為他要停下腳步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放棄。
可能是“騎虎難下”,也可能是真的為了圓夢清華,吳善柳就這樣繼續奮戰在高考一線上。
2012年他考上南京大學;2013年,他考上同濟大學;直到2014年,吳善柳終於以32歲“高齡”考入清華大學,但戲劇性的是,錄取他的專業還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此時的吳善柳開心不已,他主動對父母提出要擺幾桌酒席慶祝,一家人便低調地邀請了一些親戚朋友來恭賀他這個好訊息。
2014年清華大學開學後,吳善柳接受了學校《清新時報》記者專訪,當被問及為何會放棄眾多985名校時。
他說,學習的苦其實根本不算什麼。自己第一次畢業後是在工廠流水線上班,經常12小時連軸轉,還有人專門監督,每天都會有一個量化的產品指標,那種辛苦真的很考驗人。
對於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他真的很嚮往這裡的學術氛圍,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沿著大師們曾走過的路一路向前。
在遍地都是學霸的清華大學,吳善柳再也不敢放鬆、懈怠。每天他從早上七點半開始學習,到晚上凌晨1點才休息,他的身影時常穿梭於教室、實驗室和圖書館之間。
這樣的刻苦努力,他才僅能夠把自己的成績從年級132人中的最後幾名提升到第58名。
36歲清華畢業卻連編制教師都當不了
2018年,36歲的吳善柳終於從清華畢業。但此一時彼一時,雖然此刻他已擁有了名校頭銜,在職場上卻依然不受歡迎,用人單位這個時候更青睞那些年輕的名校畢業生。
專業不對口,一時半會兒還是找不到喜歡的工作,讓吳善柳很是無奈。和當年第一次從北交大畢業的同學相比,他們中有的已經進入了世界500強工作,此刻的他還是個剛畢業的“大齡”新人。
和第二次畢業的同學相比,年輕的他們要麼直接選擇去知名企業工作,要麼選擇去國外頂尖院校深造。
而吳善柳卻不得不學會妥協,去鄭州成了一名私立高中的數學老師。因為他已經過了35歲,剛好錯過了招聘編制教師的年齡。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可能因為吳善柳有過10次高考的經驗,他對高考出題的重點和趨勢分析十分精準,因此備受學生們的好評。
如今已經39歲的吳善柳仍在講臺上耕耘,他教出來的學生,也有很多考上了名校。他也逐漸喜歡上了當老師的感覺,並開始覺得能夠教書育人,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回看吳善柳的高考生涯,從2000年第一次參加高考,到2014年終於考上清華。10次高考,8年復讀,6次拒絕其他的985高校的招收。這樣的經歷其實對於他本人而言既是一種實力彰顯,也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尤其在心理層面。
在後來他不斷地復讀過程中,身邊人都開始不理解他的行為。他的父親、老師曾勸說他放棄,可他還對父親說“把人生看遠點,他不希望自己以後會後悔”。
而且,中間每次復讀,面對學校同學質疑的目光,他這個“高齡考生”都是逃課,獨自複習的。
還有人說,他其實是為了賺取高額獎金,因為他所復讀的學校可以增加曝光度,提高升學率,吳善柳直接否認了獎金的存在。
他說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一次畢業後工作受挫,迫不得已才選擇復讀。當自己一次次考不上清華,那種心理的疙瘩還是很折磨人的,他不得不一直走下去,才能解開內心的枷鎖。
而為何要放棄與清華齊名的北大?因為北大錄取的專業是臨床醫學,他不喜歡這個專業。北大任何哲學、歷史的專業他都能接受,所以只好放棄。
關於佔用教育資源和浪費青春等說法,吳善柳並未放在心上,他認為這只是他的一個選擇,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夢想的權利。
可見,吳善柳在多次高考的路上壓力也是巨大的。
好在,現在的吳善柳經過多年的教學工作,已經逐漸理解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意義。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機會,在流水線工作,雖然起點會比較低,但如果吳善柳拿出自己奮戰高考的毅力選擇考研,焉知他在這個公司沒有更好的成就。他在高考這件事情上付出的決心再次證明了只要堅定且努力,一定能夠改變命運。
可10年的時間,社會的高速發展足以改變很多東西,而對吳善柳而言,將全部賭注押在高考一場戰役上未免有些得不償失。
我想,吳善柳奮戰高考的決心和勇氣確實值得我們學習。但人生的路上,也不止只有名校這一條道路,如果有一條路既能幫助我們找到人生價值、又恰好實現了理想,不也同樣值得人們的敬佩嗎?對此,你怎麼看?歡迎你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