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過大年#切脈即診脈,是醫家用手指觸按病人的脈搏跳動,體會脈象變化的一種診病方法。作為中醫“四診”之一,脈診的淵源很古,據記載,傳說中的上古醫家僦貨季、鬼臾區都討論過脈診。春秋戰國時期的醫家扁鵲,便是以精於望、聞、問、切的方法,特別以脈診診病而聞名。當時,《內經》即記載了“三部九候”脈法,而在稍晚的《難經》中,則開始“獨取寸口”而候脈言病。到了漢代,切脈診病更加普遍。如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中,便確立了“平脈辨證”的原則,由此可以看出脈診已經廣泛用於臨床,並有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到了晉代,醫家王叔和著《脈經》,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脈法,並確定了常見的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等24種脈象,而且對每種脈象作了說明,也敘述了各種切脈方法和多種雜病的脈證,使脈學成為更加實際的學問。在此之後,脈學專著代有闡述,如明代張景嶽的《景嶽全書.脈神章》,對脈神、正脈十六部、脈之常變、脈之順逆等論述甚詳。李時珍擷取明代以前的脈學精華,著成《瀕湖脈學》一書,並在《脈經》24種脈象的基礎上,增加了長、短、濡三種脈象,使中醫脈象增至27種。李士材的《診家正眼》更增定脈象為28種。此外,清代李延罡的《脈訣匯辨》,黃宮繡的《脈理求真》等脈學專著,對於脈理辨析、臨證經驗互相印證,頗為實用,也從不同程度反映了古代脈學的發展。
sponsored links
脈診的依據?
分類: 家居
時間: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