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的腸道而言,相信很多人都有所瞭解,它除了能吸收精微物質外,還能傳導糟粕。而對於這一點,無論是現代醫學還是傳統醫學,幾乎都持有相同的觀點。
當然,若是腸道所傳導的糟粕這一功能出現異常,就比如說,形成了便秘。這不僅單單只是腸道出了問題,更預示著我們身體的這一個整體也出現了問題。
具體要如何理解?
這還需迴歸到傳統醫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在傳統醫學看來,有六個方面的因素所在:
① 肺氣不降。中醫講,肺與大腸互為表裡。若是肺氣宣降有常,那麼大腸的傳導就通暢無誤;若是肺氣不降或是宣降失常,那麼大腸的傳導也會失常。反過來說,若是時常便秘,那麼肺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② 肝鬱氣滯。我們的肝主疏洩。就是說,一切臟腑功能的正常執行,都無法離開肝的疏洩之能加持。簡單來說就是,肝的疏洩就好比發動機裡的“機油”。只有加了足夠的“機油”身體的這部機器才能運轉順暢。若是存在肝鬱氣滯,那麼大腸傳導就會不暢。因此就容易引起便秘以及腸道不乾淨。
③ 脾氣虛弱。中醫講,脾和胃互為表裡。我們的脾主升,胃主降。因此,脾胃氣機的升降,可看作是一身氣機升降的中樞所在。若是脾氣虛弱,中焦地升降失常,那麼大腸的傳導就會不暢,從而形成便秘以及陳便淤積。
④ 腎陽不足。在傳統醫學裡,我們的腎司二陰。就是說,無論是大小便,都需要足夠的腎陽來氣化和溫煦。若是腎陽虧虛,寒積於內,那麼排便就會滯澀難行,導致腸道不淨。
⑤ 血虛失養。若是人體存在陰血虧虛,必然就會導致體內的津液不足。津血又源於水谷精微。因此,若是血虛,那麼陰津必然不足。而腸道失於濡養,自然容易便秘。
⑥ 內熱淤積。這就是說,若是過食肥甘厚味,就容易導致腸胃內熱淤積。內熱灼傷陰津後,就會導致腸道滯澀,這樣也會形成便秘。
所以說,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便秘,但其背後的成因卻不少。當然,也可以反過來看。時常便秘的人,也有可能引發上述這6種問題。
排便不暢、時有便秘要如何改善?
在《食鑑本草》中有記載:用蘇子和麻仁各十克,再備個人份的粳米。將炒蘇子、麻仁搗爛,用清水濾其汁。再以汁液加入粳米煮粥空腹服用。
它有什麼用?
這個方法主要針對的就是傳統醫學中所提到的“氣秘”。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氣機不暢、鬱滯,所形成的便秘。
主要症候表現就是:患者在便秘的同時,還會腹中脹痛、噯氣腸鳴頻發、或是時常排氣,食慾不振等。
組方中所用到的蘇子,性味辛、溫,能入肺經和大腸經。主要在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因為辛能行散,同時又能入肺經,令肺氣肅降如常。與此同時,蘇子還含有大量油脂,可潤腸。此外,蘇子讓肺氣通降有常,使得腸道的傳導之力進一步恢復。
麻仁,則為輕瀉藥,可潤腸通便。
總的來說,若是腸不淨,則氣行不暢。因此,我們身體的衰老或是異常,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從我們的腸道里變“髒”開始的。因此,若是時常便秘,就需要多加留意了。並且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妥善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