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論是網站還是微信朋友圈,充斥著關於癌症的各種“知識”,其中不乏聳人聽聞、被廣為流傳的資訊。
這些觀點和說法到底是真是假,對抗擊癌症是普及知識還是擾亂視線?
盤點一下那些曾經讓人深信不疑的抗癌謠言,讓我們能夠辨別其真假。
謠言一:腫瘤患者應少吃,以免“喂大”腫瘤
對於要不要給予腫瘤患者足夠的營養,國際上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腫瘤患者獲取營養後,其正向作用是可以肯定的。
當患者有了足夠的營養做支撐,再配以藥物治療、化療、放療和手術,可以使患者抵抗腫瘤的能力變得更強大、更堅實。
研究發現,腫瘤組織比人體更容易搶奪到由主食、甜食提供的糖分物質,作為能量需求,而由於腫瘤組織缺少利用脂肪的酶,由魚等肉類提供的脂肪更多的是被人體利用了,所以對於癌症患者的供能,需要糖分比重下降、脂肪供給增加。
而當患者無法進食時,需給予腸內營養。
謠言二:煲湯高營養,多喝總沒錯
喝肉湯可以“補營養”是人們長久以來的一個大誤區,此點無須爭論。
大量研究證明,湯的主要營養全部來自於原料,原料中有水溶性的營養素和非水溶性營養素,水溶性維生素C、礦物質會少部分進入湯中,非水溶性的蛋白質90%~93%仍留在肉裡,湯裡僅有一些“氨基酸碎片”,湯的營養素含量不足總量的10%。
正確的方法是每餐保證能量、蛋白質、維生素與膳食纖維這4種營養素的攝入。
謠言三:癌症患者忌食羊肉、海鮮、魚類
有人認為,肉、海鮮、魚類是“發物”,不能吃。
其實,西醫營養學中並不存在“發物”一說,當然有些人對海鮮、魚類等食物過敏另當別論。
在癌症患者的飲食中,正需要牛羊肉、禽類、魚類來保證優質蛋白的攝入。
優質蛋白來自於牛奶、雞蛋、瘦肉、豆製品這4大類。
在臨床上出現過癌症患者由於不敢吃這類食物,導致蛋白質大量損耗、血漿蛋白嚴重下降,而出現感染的案例。
所以,如果患者並非對羊肉、魚類等物質過敏,這些食物的給予是必要的。
謠言四:越貴的菌類、水果效果越好
含香菇多糖的菌類被證實有抗癌的功效,所以建議癌症患者在飲食中適當攝入一些香菇、平菇等菌類,但沒有證據說食用貴的菌類會比尋常的菌類更有效。
與之類似的就是有患者家屬會一味地給患者購買進口水果食用,其實各種水果的抗氧化能力都類似,進口水果反而會因其運輸週期長等因素不如本地水果新鮮。
只要保證新鮮果蔬的攝入,並注意種類的多樣化都對患者有益,並非越貴越好。
謠言五:飯後吃梨可防癌
果蔬中有許多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物質,如異硫氰酸鹽、異黃酮、葉酸、各種維生素、番茄紅素、膳食纖維等等。
這些物質都對降低癌症風險有一定作用,作用機制也各有不同。
最常出現於研究中的,被認為有益的果蔬包括但不限於蔥蒜類蔬菜、綠葉蔬菜、番茄等。
不過,比起其他增加患癌風險的因素如吸菸、遺傳、在致癌物中的職業性暴露等,果蔬攝入不足對患癌風險影響實際上相對較小。
但不同於遺傳、職業等這些我們無法控制和改變的因素,改善飲食結構來維護自身的健康則是切實可行的。
水果和蔬菜確實可以降低患癌風險,但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梨與其他種類的果蔬相比較並沒有明顯的優勢,無須將其奉為抗癌靈藥。
謠言六:防癌神仙湯
網路上流行一種“防癌神仙湯”。
就是將菠菜2~3兩、番茄1個、芹菜2~3兩、胡蘿蔔2根、洋蔥1只放在一起煮湯,並且只喝湯不吃菜。
傳言說這種湯對於癌症有神奇的效果。此訊息一出,一些人也開始跟風製作“防癌神仙湯”。
專家表示,這種所謂“防癌神仙湯”防治癌症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千萬不可輕信。
本文合作作者 歐陽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