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下放農村
作者 劉仲興
1968年和1969年全國出現了幹部下放熱潮,到處敲鑼打鼓歡送下放幹部去農村,石碴廠也奉命要下放一批幹部,每個人都得寫申請表示願意去農村走“五七道路”,願意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華州張橋村風光 王成供
說起蓮花寺監獄幹部下放,還有一段故事是我後來聽說的:那年省上動員幹部下放,是根據毛主席5月7日的講話,主要是下放領導機關的幹部。勞改隊(監獄)本來就是第一線,不存在下放任務。聽動員報告的幹部主動問省革委會幹部:“我們單位下放不下放?”省革委會幹部查了一下省上各單位下放各縣名單,發現沒有省公安廳勞改局,詢問了具體情況後說:“你們自己決定吧。”聽報告的人回來彙報說:“讓咱們下放幹部哩,咋辦?”當時勞改局“文革”負責人說:“那就執行吧!”就這樣,我們蓮花寺監獄下放的幹部就下放到監獄門口的柳枝公社和蓮花寺公社,共40多人,兩年後,發現錯了,趕快向回收。
當時,我的兒子寄養在河南洛陽親戚家,已經開始上學,第二個孩子即將降生,沒有家屬房,妻子在工廠是運轉班,白天晚上輪流上班,身體很不好。根據這些實際困難,我申請向西安調動。當時軍管會張政委已調離石碴廠了,另來了一名極左派軍人。這位領導打著官腔說:““文革”中幹部不能調動,再一個原因是你的工作很好,單位離不了你。”過了幾天,他又在幹部會上說:“有些人不考慮國家利益,只考慮個人利益,成天想著他媽他爸、他老婆他娃,哪裡像個革命者?”
我聽了以後,知道他在說我,我看問題解決不了,剛好遇上幹部下放,是個離開的機會,而且,幹部下放既帶工資,又在廠子周圍農村,非常方便。
為了爭取下放農村,我積極參加學習班,積極申請下放農村勞動鍛鍊,每天寫一次申請,共寫了六份申請書,是石碴廠寫申請最多、態度最堅決的一個。就這樣,如願以償,我下放到離廠子3里路的吝家河村去了。
吝家河村很小,只有30戶人家,還分南北兩個小隊。南隊下放幹部張傳之,拖家帶口共四人,北隊我和陳勤貴同志二人,都是單身漢。另一位下放幹部張新民是政工科副科長,住在李家堡小隊,也是單身漢。這幾個小村都是柳枝公社梁堡大隊的下屬小隊,梁堡大隊是皮影之鄉的重要刻制點,歷史悠久。現在這裡可不簡單,經常有外國人去參觀,梁堡的皮影製作人在西安大唐西市開有商業網點,皮影製品已遠銷國外。
梁堡村 劉煥民攝
我所在的吝家河北隊,雖然在西潼公路之南,秦嶺之北,但屬於半山區,當時村子唯一經濟作物是杏林和竹林。吝家河的大杏歷史悠久,杏樹都一人多粗,過百年曆史,大杏質優香甜,“咬一口流一手”。我有幸在此居住兩年,享受了這些過去的貢品。新中國成立後,香港每年有人來收購大杏,火車皮停在柳枝車站,農民採摘裝筐後,送到車站裝入冷藏車皮。下放第一年我跟著農民去送大杏,參觀了這一勞動場景。
下放勞動我不害怕:第一,我是農民出身,自小在家中勞動,農活我都會操作;第二,我身體好,幹什麼活都不怕出力;第三,1958年下半年我在西安市雁塔區東八里村已下放過半年;第四,1956年至1958年在上大學時學校給每個班都分了一塊菜地,讓學種菜、澆水、施肥,然後把菜交給學生食堂,當時我是班上種菜的學生之一。
我穿了一身工作服、一雙黃軍鞋,每天按時跟著社員出工勞動,不計工分,不分報酬,無償勞動,農民幹啥我幹啥,收工後自己做飯吃。山砍柴、挑水劈柴、撿糞種菜、收麥拉麥、摘杏送杏、澆地整地、挖防空洞······我都幹過。
過了四個月,公社將我抽去,讓去公社上班,不到一星期,縣革委決定我去縣下放幹部辦公室上班,有四名幹部,我記住孫志中和李曉白二位的名字,他們派我去金堆城鉬礦動員知青下鄉,安置在蓮花寺公社的南馬大隊、北馬大隊和西馬大隊,並負責插隊管理和日常教育工作,後來又增加了柳枝公社張家山大隊插隊知青的管理工作。到冬天徵兵工作開始了,又把我抽去徵兵辦協助徵兵工作,與一名姓義的接兵軍人認識了,一起協助徵兵的還有劉建文、毋喜良和騫邦啟三位。工作有時在公社,有時在大隊,有時在知青點,但住宿仍在梁堡大隊吝家河村趙發宏家,大部分時間在公社食堂吃飯,早出晚歸,成了走讀下放幹部。
梁堡村 張文攝
我最後是從吝家河村離開的。群眾熱情地派了四個青壯年,一直把我送到西安,幫我搬傢俱,一切安排好了之後才離開。1972年5月大杏成熟後,村裡又派兩名女社員,提了一籃子大杏送到西安我家。我在吝家河北隊時間不長,但和社員結下了深厚情誼,永遠難忘。
後來我專門回訪過兩次,一次是1973年春節大年初三,我帶兒子去給全村農民兄弟拜年,給每家送了點心。第二次是2000年夏天我去華縣公安局上課,利用下午專門去村裡看望,與上次隔了28年,許多老年人都去世了,認識的人已不多了,與幾位老年人坐了一個多小時,敘敘家常。後來在《陝西老年報》看到一位姓餘的老人過百歲大壽,華縣老齡委派人去祝賀的訊息,由於我不瞭解老人的具體年齡,錯過了這次機會,還遺憾了好幾天。
吝家河大杏在50年代被蘇聯農業專家拍過電影紀錄片,名字叫《華縣大杏》,後來果樹苗子已傳到蘇聯和朝鮮等地。
至今,我已離開吝家河村40多年了,還不時想著那裡的父老鄉親,惦記他們日子過得怎麼樣,總想再去看看。最後,賦詩一首表達心情:
吝家河是神地方,依山傍水好風光。
樹多林密空氣鮮,最宜居住一村莊。
2014年12月24日
原文來源:《崇盛風雨錄》
原文作者:劉仲興
整理編輯:華州文史薈萃